陽新黃顙口鎮:老手藝的傳承 磨刀老漢的堅守

2019-10-24     陽新新陽網

「劉師傅,等你好長時間了,我這把菜刀刀口太厚了,要你戧一下。」24日上午,黃顙口鎮中心小學對面的一早點店前程婆婆對正在磨刀的劉合銀老漢說道。

劉老漢今年72周歲,是黃顙口鎮泵站村人。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騎自行車駝著磨刀工具走村竄戶,跑遍陽新縣周邊的大冶、黃石、武漢、蘄春等地。那時磨一把刀只收兩角錢,現在磨一把刀收兩元錢。

劉老漢看著桌子上面的幾把刀,先看刀口鋼是軟還是硬,硬的用砂輪機打磨,軟的用戧刀戧,最後再用磨刀石收口。他說:「以前的菜刀、剪子是鐵匠師傅手工打的,鈍了、銹了,戧一下、磨一下,刃口就鋒利了,光亮如新,還很好用。現在的刀、剪都是機器做的,是不鏽鋼製品,有的好看不好用,太硬,得用砂輪機打磨還可以,純手工戧磨,有點難!」

劉老漢在磨刀石上磨時,一邊磨一邊往刀上淋水,他磨一會兒,就用手在刀刃上輕輕刮一下,有眯起眼睛看看刀鋒。他一邊磨著刀,一邊同街坊聊著天,一把再鈍的刀,在他手裡,只需一袋煙的功夫,就改變了原來的面貌。有鬆動的刀柄,他還會重新箍緊,將刀上面的銹跡用砂輪機將其清除乾淨,讓人看著心情舒暢。

據劉老漢講:「幾個子女都在外省市落戶,要他到那去住一段時間。但沒沒忘記帶上磨刀工具,海口市、深圳市都留下他磨刀、磨剪子的身影。現在是新老職業更迭的時代,再過幾年,像剃頭匠、彈棉花、磨剪子戧菜刀這樣的老手藝都會淡出人們的視野。」

劉老漢的磨刀石,記錄著老漢長年累月的旅程,那深凹下去的磨痕記錄著重重疊疊的歲月。

(來源:陽新新陽網通訊員 曾邦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PFyAW4BMH2_cNUgbA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