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秋冬第二波疫情是肯定的···班級有學生髮燒,不必恐慌!

2020-06-01     深圳衛視

原標題:張文宏​:秋冬第二波疫情是肯定的···班級有學生髮燒,不必恐慌!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全國多地高校及中小學開始復學,其中,正在備戰2020中高考的考生們,尤為牽動社會各界的心。

學生返校後如何防疫?備戰中高考的學生是否要進補?報考醫學專業前要考慮哪些問題?5月31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為廣大師生、家長答疑解惑。

張文宏:班級有學生髮燒,不必恐慌!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全國多地高校及中小學開始復學,其中,正在備戰2020中高考的考生們,尤為牽動社會各界的心。

學生返校後如何防疫?備戰中高考的學生是否要進補?報考醫學專業前要考慮哪些問題?5月31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為廣大師生、家長答疑解惑。

01.學校怎麼做?家校配合防疫 一校一策

為何現在各地都開始陸續復學了?張文宏解釋,復學的信心來自於第一階段的復工復產。 第一階段的復產復市以後,整個的疫情控制得非常的好,今天防控體系也比較有序,沒有看到疫情反彈現象。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開展復學。

復學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一定要杜絕校園傳播。「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校內的傳播它是怎麼發生的,基本是因為某一個同學從家裡帶來了病毒。 因此,首先家長要做好自己的防疫工作,做好家校之間的一個配合,家庭如果做得不好,才會把病毒帶到學校。」張文宏說。

在做好家庭防疫的基礎上,學校要做哪些事?張文宏指出, 課桌儘量保持一米間距,做到教室常通風,聚集的時候大家戴口罩。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出現了一例病例,但是因為大家採取了很好的防護措施,課桌一米、勤洗手、戴口罩、通風,避免飛沫傳播。

針對有的學校條件有限,做不到課桌間隔一米,張文宏建議,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條件來做,做好一校一策,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 比如說校內課桌隔開得越遠越好,但是如果做不到,每個學校自己都要考慮好,在這個策略上有所放鬆,可以用別的策略來彌補。

02.家長擔心啥?秋冬第二波疫情 不必恐慌

有家長擔心,秋冬會不會有第二波疫情,張文宏回應: 「秋冬第二波疫情是肯定的,因為國外疫情仍舊比較嚴重,並且一旦國外復工復產的防疫不到位,疫情還有蔓延的風險。」

張文宏認為,只要做好基本的防護,就不必要過度的擔憂。 國內建立閉環的疫情防控體系,已經非常完整,為輸入性疫情做了準備。未來,疫情防控做好常態化的管理,病毒或許還會與人共存一年、兩年,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是非常小的。

「每年開學以後,班級都會有發燒的人,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不必引起恐慌。」張文宏認為,感冒發燒一般是季節性流感所致,是新冠肺炎的機率很小。一旦有人發燒,醫校聯動很關鍵,學校應按照流程, 第一時間啟動流程預案,讓學生去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做檢測,做好隔離工作,避免接觸其他同學。

對於如何準確地測量體溫,張文宏為大家劃了重點。量體溫時,測額溫比測手腕溫度測量更準確。測量體溫不能在自己吃了飯以後量,吃了飯以後,體溫會升高半度。也不能在運動以後量,體溫也會高半度。 所以,一般來說,給學生測量體溫,要避開運動後,適合在飯後一小時測量。

學生如何科學地戴口罩?張文宏介紹,教室里, 大家戴一個外科口罩就行,薄薄的那種,不需要佩戴N95口罩。體育課的時候,學生間距拉大,此時再佩戴口罩,就是防護過度,對小孩子身心健康不利。

03.中高考學生怎麼準備?把疫情徹底忘掉

對於今年的中考高考衝刺學生,張文宏也給出了建議。「關鍵是要調節好心態,把疫情忘記掉,心理上完全擺脫疫情的影響。吃好喝好睡好,就像疫情從來沒有來過, 專心準備考試,我們現在防疫工作,就是為了你們好好考試創造條件。

備戰中高考的學生是否要進補?張文宏回答, 科學地飲食用餐,蛋白質的攝入一定要保障,每天保證攝入等同於3到4個雞蛋的蛋白質攝入量,除了雞蛋,雞鴨魚肉都能提供優質蛋白質。此外,還要保證食材的多樣性,一天食品種類要10種-12種。第二,一周內要攝入25種以上的食材。

04.想報考醫學專業?真正喜愛才去從事

疫情之後,不少學生想要報考醫學專業。在醫學領域從業幾十年,張文宏對這些同學提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你要想清楚,不是為了賺很多錢來做醫生的,醫生的職業也非常辛苦。

「這麼一個治病救人的行當,既有高技術含量,整體上也比較穩定,也非常受人尊重。你如果喜歡做這樣的事,那麼這個職業是非常好的。」同時,張文宏也表示,這個職業的要求非常高,既需要強大的專業本領,又要跟社會有廣泛的溝通。 如果你的文科也不錯,擅長與人溝通,理科也不錯,自然科學的素養好,那麼醫學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我也不希望因為疫情一來,我們醫生都像英雄一樣的, 我們事實上醫生最喜歡做的還是普普通通的,能夠服務於大眾,讓我們的專業得以體現,同時能夠獲得一份應有的報酬,我覺得這就是非常好的一個職業了。」張文宏坦言。

對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選擇專業?張文宏說,如果你想讓小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 一定要讓他多看書,書看得多了,見過世面多了,他會越來越有可能確定自己長大要做什麼。「醫學這樣非常嚴肅和神聖的專業,我希望大家是通過長期的了解,能夠真正喜愛這個專業,才去從事這個職業。」張文宏說。

來源:綜合澎湃新聞、深圳衛健委

編審 | 張丹 主編 | 閆嘉祺 責編 | 斯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Ezpb3IBiuFnsJQVrNI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