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預計2024年竣工

2019-09-24     橋樑網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預計2024年竣工

近日,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北岸海底基床拋石工序正式啟動,標誌著北岸出入口建設即將開啟沉箱圍堰主體施工階段,為明年首節沉管安裝對接創造條件。預計今年年底,北岸工程50個大型沉箱將全部安裝完畢。按照計劃,2024年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將全部竣工,並具備通車條件。

在甘井子區工興路、大連外輪航修廠碼頭附近海面上,記者看到,兩條施工船上的石料正被拋入海中,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北岸工程建設如火如荼。目前,這兩條船正在做有關圍護結構的基礎拋石,從今年5月開始啟動挖泥,基床的爆破、炸礁,然後清渣,現在進行的是第三道工序,是為將來首節沉管安裝提供條件的一個關鍵工序。

據悉,北岸工程為大連灣海底隧道的北出入口,隧道主體結構總長430米,包含380米暗埋段和50米敞開段,全部採用陸上現澆施工工藝。為滿足現澆隧道的乾地施工條件,陸域與海域要形成完整的止水體系,海上則由50個大型沉箱組成圍堰,包括26個臨時沉箱和24個永久防護沉箱,未來海底沉管的第一節就要與北岸現澆隧道在這裡實現對接,而海底基床拋石就為沉箱的安裝打下基礎。

據介紹,到今年年底,所有結構都要出水,主要節點任務就是進行沉箱的安裝,形成圍護結構,搶在冬季施工之前,把這些混凝土結構全部施工完,明年進行止水結構施工,以及現澆隧道結構的施工,儘早創造對接條件。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是繼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後,我國北方第一個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工程,全長約5.1公里,南接中山區主幹路人民路,北至規劃的梭魚灣20號路。主要施工內容包括海底沉管隧道工程、陸域段隧道工程、接線道路工程等。該沉管隧道共需安裝大型沉管18節,標準管節長180米,單節沉管重量約6萬噸。全線設計標準採用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

截至目前,大連灣海底隧道作為沉管加工廠的乾塢建設已完成工程總量的70%。(來源:大連晚報)

海滄隧道主線已完成67% 預計明年通車

作為省市的重點工程,廈門「兩環八射」快速路系統中內環重要道路———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主線隧道已完成67%,按計劃,第二西通道預計在2020年通車。

據悉,今年1月至8月,廈門88個在建省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同期投資計劃,完成投資372億元,完成同期投資計劃進度的112.4%,超同期投資計劃41.1億元,完成年度序時進度的72.9%。

第二西通道正開展主線隧道及服務隧道施工,主線隧道完成67%,豎井完成94%,樁基完成80.9%,服務隧道完成94%,C匝道完成100%;濱海東大道一至三標段進展順利;翔安機場快速路南段(翔安南路—大嶝段)樁基、承台、墩台、箱梁施工均已進入收尾階段。

海滄隧道連接廈門本島與海滄區,是廈門「兩環八射」路網「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跨島發展戰略的重大項目,更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海滄隧道項目起點位於海滄馬青路與海滄大道交叉口東側,路線穿越西海域後沿興湖路前行,穿過石鼓山立交,終點位於火炬北路,路線全長7.1公里,其中隧道長6.3公里,跨海域長度為2公里,隧道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下約73.6米。

海滄隧道主線設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日設計通行能力是8.5萬輛。海域段左右線間設服務隧道,全線設地下互通1處,風塔2座,主線收費站1處。交通運輸部批覆項目投資概算為56.4億元。

海滄隧道整個工程分為A1、A2、A3三段同時施工。據介紹,A1標段從起點至象嶼碼頭附近海域,A2標從象嶼碼頭附近海域至悅華酒店附近,A3標從悅華酒店附近至終點。A3標還預留了未來第二東通道(翔安大橋)的接口。連接島內外多條主幹道,建成通車後利好頗多。(來源:廈門網)

商合杭鐵路裕溪河特大橋主跨無砟軌道施工完成

近日,華東地區第二條快速客運通道——商(丘)合(肥)杭(州)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裕溪河特大橋工程主跨無砟軌道施工順利完成,此舉意味著商合杭鐵路南段全部滿足鋪軌條件,很快鋪軌可以順利到達蕪湖站,為實現2020年全線通車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悉,在我國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大跨度斜拉橋建設中,商合杭鐵路裕溪河特大橋首次使用鋼箱桁梁結構形式,首次在300米以上跨度橋樑中採用無砟軌道結構形式,大橋主跨跨度達324米,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無砟軌道高速鐵路橋樑。橋面鋪設採用擁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RTS Ⅲ型板式無砟軌道,無砟軌道灌注及設計精度均在3毫米以內。(來源:大江晚報)

全國最大規模鐵路既有橋樑換梁完成

9月23日,(北)京通(遼)鐵路錫伯河特大橋順利結束搗固作業,標誌著全國最大規模的鐵路既有線橋樑換梁施工完成。

據介紹,京通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對既有線13座橋樑的46孔92片混凝土箱梁進行了拆除、更換。13座橋位於燕山山脈,施工組織難度大。

全長804公里的京通鐵路始建於1972年,是我國溝通山海關內外的3條鐵路幹線之一。隨著時間推移,京通鐵路逐漸老化,2015年12月,京通鐵路正式開始電氣化改造。

本次電氣化改造工程完工後,京通鐵路列車將由內燃機車更換為電力牽引機車。整體貨運能力由現在每年5830萬噸提升至7430萬噸,客車由每天8對提升至16對。(來源:經濟日報)

龐公大橋纜載吊機安裝完畢

9月23日,龐公大橋4台纜載吊機順利安裝,標誌著大橋即將進入加勁梁吊裝階段。據了解,龐公大橋84片加勁梁吊裝到位後,通過吊索懸掛到主纜下面,成為橋面。此次,龐公大橋4台纜載吊機順利安裝就位,為主橋加勁梁架設和年內全橋貫通提供了堅實保障。(來源:襄陽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AVHZW0BJleJMoPMRZ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