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進入宿舍要明白的「潛規則」,道理很現實,但事實如此

2019-08-02     山河的意外

大學生的宿舍和高中生的宿舍不一樣,對於大部分大學來說,學生們都可以在大部分時間段待在宿舍里。很多同學如果課比較少,可能一天大多數時間連宿舍都不會出。所以宿舍可以說是所有大學生最重要的一個據點。然而,寢室作為一個集體生活的地方,難免會有很多不順心的事情發生,所以在大學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會明白幾個道理,在寢室里一定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才能好好地在宿舍里生活下去。

從最近一些年的案例來看,宿舍的矛盾發展成為重大事件的例子還是層出不窮的。比如十幾年前的雲南大學馬加爵殺害室友的案件,再到復旦大學復旦大學研究生投毒殺害室友一案我們都會發現,很多案件都是由室友之間的小矛盾產生的,而寢室由於是集體生活的地方,幾個人擠在小小的空間裡,很容易產生很多矛盾。

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在宿舍中生活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第一:做人做事有分寸,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很多同學一進入寢室生活,就自動把自己代入了室友的朋友的位置,說話做事都不顧及室友的感受。比如很多人認為室友的東西自己就可以隨便用,所以經常不經過室友同意使用他們的東西,還有些同學自認為自己是室友的好朋友,便隨意翻看室友的隱私。以上這些行為都是非常不道德的,因為室友和朋友畢竟還有很多區別。很多同學認為自己和室友的關係不錯,實際上只是室友之間表面的禮貌罷了。所以對於將要進入宿舍過集體生活的同學而言,我們建議這些同學進入宿舍要保持禮貌,同時要和室友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分寸,畢竟距離產生美,這樣才能保證寢室的氛圍良性發展。

第二:不要人云亦云,隨意從眾隨大流

很多室友從剛入學開始都在一起行動,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回寢室,在旁人的眼裡他們關係似乎非常不錯。但是對於某些不太想和室友進行這些活動的同學而言,這種行動實際上是比較痛苦的,因為室友喊你去做某件事,如果你不去做這件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別人冠上孤僻,不合群的帽子。但是對於很多上進的同學而言,和室友在一起行動行動勢必會影響自身目標的達成,所以我建議這些同學們,勇敢起來,不要隨大流,不要逆著自己的願望去做一些自己並不想做的事情。在大學期間,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一定要注重個人的衛生

如果說噪音是影響寢室關係的第一大殺手,那麼第二大殺手非個人衛生莫屬。很多同學由於獨立性比較差,或者個人習慣原因,非常不注重個人衛生問題,導致寢室其他同學苦不堪言,因而造成寢室關係惡化。所以在進入寢室開始集體生活之前,一定要自我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是否會給他人帶來麻煩,如果自己不是特別衛生,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讓其他同學為自己的衛生習慣感到厭煩。

總的說來,在寢室和室友相處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不給他人帶來麻煩。在上大學之前大家都來自天南海北,誰也不認識誰,進入了同一個宿舍屬於緣分,但也要注重自己的分寸,不要給室友帶來麻煩,這樣才能維護良好的宿舍環境。這樣才能度過舒適的大學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ATSWmwBUcHTFCnf8k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