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讀完標題,你的腦袋中可能就出現了兩個問題,什麼是菲爾普斯成功法則,什麼又是"挫折演習"?
別著急,先講一個關於美國著名游泳運動員麥可菲爾普斯的故事:
菲爾普斯是奧運會歷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他獲得了23枚奧運金牌,創造了39項世界紀錄。他的教練有很好的訓練方法,總是喜歡在訓練中給菲爾普斯製造麻煩。比如,突然切斷訓練館的電源,讓他在黑泳池裡訓練;
有時,菲爾普斯在訓練時,會故意往他身上扔東西,甚至提前把護目鏡弄壞,這樣他就無法在水下睜開眼睛。
這些看似美妙的訓練方法,恰恰鍛鍊了菲爾普斯的抗干擾能力。後來,在一項重大比賽中,菲爾普斯的護目鏡掉進水裡,眼睛睜不開,但他沒有急於游完全程,並且奪得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
一位記者問他為什麼下水時會打破記錄。菲爾普斯漫不經心地說:"我經歷過無數次這種情況。"這便是菲爾普斯菲爾普斯成功法則,而法則的基石顯而可見便為"挫折演習"。
每個孩子的人生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這些情況是在孩子意料之外的,它們就像是一個個挫折。但遇到挫折時,孩子的表現也相當重要。如果孩子有"抗挫力",那麼孩子就能夠很好地面對挫折;如果孩子沒有"抗挫力",那麼孩子就會被挫折打倒。
但一般來說,孩子是不會主動為自己進行"挫折演習"的,因為這個過程非常痛苦,他需要孩子去模擬各種挫折,同時也要想辦法克服這些挫折。對於孩子來說,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才能順利的完成這個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說,"挫折演習"是一種特殊的學習過程。如果想讓孩子進行"挫折演習",那麼孩子必須主動走出"舒適區",進入"挫折學習區"。
由此可見,"抗挫力"對孩子很重要。如果你想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可以通過菲爾普斯的"挫折演戲"來達到目的。
通過"挫折演戲"模擬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思考相應情況下的解決方案。這樣,孩子不僅可以從"挫折訓練"中獲得一些經驗,還可以培養對挫折的冷靜態度。只有通過這樣不斷地積累才能離成功越來越近。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最高級的安全感,就是自己去吃生活的苦。"。只有當一個孩子經歷了生活中所有的艱辛,他才能在遇到真正的困難時保持冷靜和無所畏懼。""挫折演習"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自然而然,通過之後具有較強的抗挫折能力的兒童會具有許多同齡兒童所不具備的良好品質。
其實,"挫折演習"是一種對安全中的危險進行思考的表現。有些孩子認為根本沒必要去想什麼。這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低。這些孩子有僥倖心理。一旦這些事情發生,孩子們將面臨巨大的挫折。
這也是一種沒有僥倖心理的表現。沒有僥倖心理,孩子們可以更加認真、踏實、細緻。曾經問過一個正在學習的勤勞的孩子:"你怎麼不出去玩呢?"孩子說:"我會努力學習,否則我將來進不了好大學。"孩子當然能玩,但他能想到未來,然後用實際行動去做到,這是十分可貴的。
"挫折演習"可以訓練孩子臨危不亂,不懼挫折的能力。
因為孩子在"挫折演習"中經歷了很多可能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所以孩子們已經有了經驗和解決辦法。當遇到真正的挫折時,孩子便表明他可以應付的過來。
遇到挫折時,孩子之所以會表現得心慌意亂,是因為孩子沒有經驗,對這種挫折完全是一種陌生茫然的態度,不知道如何克服。其實,孩子們在"挫折演習"的時候會感到慌亂和無法開始。但在一段時間之後,孩子也可以自然平靜的地面對未來的一些挫折。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堅持從"挫折演習"中走出來,"挫折演習"的痛苦過程是需要時間與耐心去克服的。當其他孩子興高采烈的玩耍時,這些孩子卻要在自己"編織"的"挫折"苦苦掙扎。
因此,能夠堅持進行"挫折演習"的孩子們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孩子們敢於走出舒適區受苦受難,這對孩子來說是一段很長的時間。
首先,要讓孩子們明白生活的殘酷,世界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美好與一帆風順。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構想出一些生活的打擊,並根據未來可能出現的打擊做出一些假設。
做假設也需要一定的勇氣。孩子要有良好的觀察力,敢於面對不敢面對的問題。這是"挫折演習"的第一步。
"挫折演習"的第二步是實踐,這是在假設之後進行的。孩子們必須根據假設的情況去思考和相處來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孩子們可能會因為現實的殘酷而悲觀。因此,孩子們首先要理清情緒,給自己面對挫折的勇氣。同時家長們也要細心的觀察,在適當的時間進行鼓勵。
在練習中,孩子應該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時,孩子應該充分利用一切資源,比如父母或前輩,但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的所思所想與行為。
實踐結束後,就是總結自己做的如何。
孩子們應該根據他們在練習中想出的方法來思考和總結,以及他們應該做些什麼來克服這種挫折。可以寫在紙上。根據這些方法,孩子們應該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慢慢地去利用這些方法。
有些解決方案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磨合與適應。所以孩子們必須學會充分利用他們的時間慢慢地完成這些解決方案
歸根結底,挫折演習是自我反覆的過程。通過主動去吃生活的苦澀,自學自練,儘量避免犯錯,讓孩子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靜。
我也知道沒有多少人喜歡這種"挫折演習"。因為它是如此的殘酷和疲憊,我們要把孩子放在殘酷的想像中,還要想辦法去處理它。
但是記住,如果孩子不主動去吃生活的痛苦,生活的痛苦總會降臨到孩子的身上。巴頓將軍說:決定人生層次的,並不在於他巔峰時期的高度,而在於觸底反彈時的硬度。
孩子今現在的日積月累,一定會變成明日別人的望塵莫及。
父母要好好利用"挫折演習",培養和提高孩子的"抗挫力"。有"抗挫力"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才能表現地臨危不亂。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