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一朋友在萬科買了精裝房,但因為資金有限沒有買車位;現如今有錢了,想買車位也買不到了。
買得起車,買不起車位,這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買房時到底要不要狠狠心買車位,大部分人都會糾結。不過,相信在你看完這篇分析之後,心中就有答案了。
1 小區停車位的種類
首先,我們要知道目前小區停車位主要分為三類:
產權車位
產權車位可以買賣,能夠辦理產權證。辦出《房地產權證》後作為物權擁有其期限是無限長的,根據物權法規定住宅使用土地使用期限屆滿後自動續期,並且可以買賣。
人防車位
人防車位是人防工程的規劃車位。按照《物權法》和《人民防空法》立法中「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在不妨礙防空功能和滿足業主需要的前提下供業主使用,並可按約定收取一定的費用。開發商只擁有使用權,不擁有產權,只能出租,但租期不得超過20年。
公攤車位
根據現行小區規劃相關法規,小區共用場地、計入公攤面積的車位和車庫屬全體小區業主所有,開發商或者物業公司沒有出售的權利。出租收益也歸全體小區業主所有。
2 車位為何那麼貴?
地下車位公攤多
一般車位的面積大概是12.5平方米(2.5米×5米)。但是地下車庫需要大量的通道、柱子,平均一個車位大概要公攤到25平方米左右,所以平均到一個車位上的建築面積在35~40平方米。這些出入口、車道,都是算了咱們錢的。
車位配比嚴重不足
如果開發商在樓盤剛開始規劃的時候,沒有計劃好車位的配比,例如一個小區有1000戶住戶,但車位只有500戶,供不應求,車位價格自然會漲。
個別業主或物業屯車位、炒車位
車位價格高漲可能還跟屯車位、炒車位有關。我們有時候會聽說某某樓盤徹夜排隊買車位的事情,這說明開發商與業主車位信息不對等,開盤時不賣車位,等了解到一定有車業主比例後,乘機因供需不平衡抬高車位價格。
3 買與不買各有利弊
現在能買得起房的,基本上也都有車。即便沒有,也是暫時的。有時候,車比房更是剛需。
不買車位
好處:省錢,緩解資金壓力;
壞處:如果停在停車場,每天的停車費日積月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停在大馬路上,自己的愛車飽受風吹日曬,影響壽命不說;還要時刻擔心會不會被刮蹭、或被叫去挪車,或貼罰單等,甚至有時候運氣不好,連車位都找不到。
買車位
好處:不用擔心停車問題,愛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帶車位的房屋更容易轉讓等。
壞處:資金壓力大。
其實,從各方面來看,買車位是更划算的。尤其是如果小區車位配比過低,資金再緊張,也建議大家想辦法購買。如果小區規劃合理,比例達到1:1甚至更高,而且入住率不高,那麼可以考慮緩一緩再買。
4 選購車位注意事項
看能否辦理產權證,不能辦理產權的車位,就和漲值扯不上關係,這個時候購買的原因就是,方便;
買車位時務必將車位相關細則寫進合同;
車位越早買越好,不僅可以優先選擇車位,價格也相對便宜;
建議選擇單獨又離電梯口近的車位,單獨的車位空間大,離電梯口近搬東西很方便;
不要靠近轉彎處,那裡容易被拐彎的車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