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還在想,要不要孩子學樂器嗎?

2019-07-28     哆啦A夢育兒

文/哆啦A夢育兒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是每一位家長和教師的願望。在眾多的教育中,藝術教育對中小學生具有沒有辦法超越的優勢。它能進一步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提高孩子對情感的感受和體驗能力,陶冶孩子的惰操,提高孩子的文化修養,並能促進大腦兩半球的協調發展,促進思維能力的充分提高。藝術教育能起到開啟智力、陶冶情操、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如激昂的音樂能使孩子克服懦弱膽怯,變得勇敢,優雅的音樂能使粗暴的孩子變得文靜。音樂能訓練大腦進行高層次思維,提高空間--時間推理能力。也有家長不理解,現在正是無憂無慮玩耍的時候,孩子還這麼小,為什麼非得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到底能學到什麼?是不是指望他成為演奏家?又或者指望他當成一種職業?還是,擔心孩子萬一將來文化課不好,可以考藝術院校,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其實不是的!對於家長來說,學習一門樂器,不僅僅是掌握一門特長,更是一種生活的品味,是在培養一生的愛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逐漸學會堅持、克服困難、沉澱……

孩子學習樂器的好處有哪些?

1、學習一種樂器可以改善大腦和整個神經系統的發展,也開發大腦的行為動作系統

學習音樂、樂器最顯著的方面是充分調動了大腦的兩個半球。孩子們聆聽古典音樂的時候,大腦右半球受到刺激,當他接觸樂器的時候,大腦左半球、右半球都會活躍配來,尤其突出的是,音樂所刺激的大腦區域與分析性數學性思維所刺激的區域相同,音樂調動了大腦,和聲、旋律、節奏可以引起獨特、有規律的大腦活動。

2、學習樂器還可以提高協調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從而增強視覺和聽覺的靈敏度

音樂上的視唱、視奏,往往必須既看曲譜又看歌詞、音符,從而培養了眼摘的速視能力和耳朵的審美判斷水平,鍛鍊了腦神經的接受能力和反應能力。而良好的視、聽功能及神經反射,是發展智力的基礎,有助於發展想像力、注愈力、理解力和記憶力,增長人的智力。因而,音樂不同層次地調動了大腦,當整個大腦被調動起來,就會大幅度地促進學習。

3、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或學習效率

現在,在工作、學習場所播放優美、舒緩的音樂,可以幫助大家提高效率。在閱讀時,把注意力集中在書本上,輕柔的樂曲就會不知不覺地刺激右腦,產生情感體驗,發展形象思維,促進左腦抽象思維能力,使兩半腦得到均衡的活動。由於音樂強化了人的神經系統功能,使視覺記憶、聽覺記憶都得到鍛鍊,所以可以增加記憶的敏捷性、持續性和準確性。

4、鍛鍊耐力和信心、幫助學習

樂器的學習和技巧的提升,需要長時間有規律、科學又系統的訓練,這個過程需要有更強的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氣,堅持學習樂器對培養這些良好的性格和品質有幫助。學過音樂的人,思考和處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視野和境界也不同於一般人。

5、提升個人修養、充實精神生活

音樂帶給人的不僅僅只是美妙的享受,更能提高音樂素養和藝術修養,對一個人的文化素養、道德風尚、情操、性格等的形成都會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另外,音樂還能深入到人心,充實人的精神世界。

6、開發智力、培養協調性

樂器的練習和演奏,要求聽覺的專注、手指各自獨立前提下的靈敏積極活動、雙手不同動作及其與全身肢體的協調配合,這對促進大腦發育、增加互相協調的能力有幫助。從小學習樂器的孩子,入學後在理解能力、想像力、創造思維等方面都會更進一步。

7、調節心態、排除煩惱

成長到成熟,人的一生會經歷無數的煩惱、困擾、無奈、孤單、誤解……各種各樣的情緒,總會有難以與人訴說的時候,彈奏樂器能彌補這個空缺!

當對自己、對生活感到失望,對任何事情失去興趣時,它能幫助你重新發現自己的興趣並且在其中得到安撫;當工作不順心、任何事都感覺不盡如人意時,它是幫助能找回自信、重新鼓起勇氣面對生活、工作的一種方式;當自己開心、高興時,演奏喜歡的音樂,能更好地抒發出自己的情感,分享自己的快樂,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情感表達方式;當遭遇背叛、與曾經相愛的人分手、與親人離別而痛苦不堪時,它是一種心靈的慰藉,能幫助你回歸平靜;當時光慢慢老去,身邊人漸漸離開時,它能充實那些漫漫時光,也能是美好的回憶,每次演奏都能回想過去。

8、音樂可以陶冶情操,調節情緒

其實我們可以利用節奏舒緩的音樂來刺激大腦,達到消除心理的緊張感,使音樂節奏、生理節奏與信息輸入的節奏協調起來,從而在集中注意力、增強大腦活力的狀態下學習。音樂其實可以幫助學生輕鬆而有效地學習知識,也可應用於法律、軍事、工程、醫藥等職業練習之中。音樂能毫不費勁地喚醒語言能力和以前的記憶,讓大腦更加聰明,更加快速地學習,能增強記憶,解除壓力,幫助孩子集中精力和學習形象化想像,開啟內心的意識,同時還有助於聽力的提高。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對樂器的喜歡?

所有人天生就有音樂感,會對音樂有反映,特別是孩子。通過音樂訓練可以打開通向聰明、智慧的大門。今天,許多父母、老師都非常重視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認識到音樂在陶冶情操、開發智力、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等方面的作用。

一、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

在日常生活中,讓音樂伴隨著孩子的活動,如起床時,播放一些活潑、有力的樂曲;吃飯時,播放一些優美、舒緩的樂曲;臨睡前,播放一些輕鬆、安靜的樂曲;在遊戲時,可以讓孩子跟隨音樂的節拍有節律的做動作,如打拍子、踏步、跳舞替。這可以訓練孩子的節奏感和對音樂形象的感受力。給孩子講故事時,也可選擇和諧的樂曲做伴奏,增強情感的渲染。

二、可讓孩子學點音樂知識,使其更好地感受音樂作品

在各種藝術形式中,音樂最抽象,只能靠聽覺感受和想像,要真正懂得音樂並非易事。為此,要注意給孩子介紹一些音樂常識,讓其理解音樂的特性。

三、為孩子選擇好的音樂作品,使孩子能多欣賞優美的樂曲

欣賞音樂的首要步驟是多聽好的音樂,給孩子播放音樂時,可先選用一些優秀的兒童作品,如兒童聲樂、動畫片中的音樂等,思想內容健康、形式活潑、優美明快的作品。

四、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規範性音樂教育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讓孩子學一件樂器或進行一些聲樂、舞蹈方面的訓練,這應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音樂教育。對於孩子接受藝術薰陶是很有意義的,但在這之前要先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興趣,如不顧及孩子本人的興趣,強迫她們去學,就違背了音樂教育的初衷。

小編有話說:

通過音樂來加強孩子的學習,不僅發展了孩子自身各種類型的智力,而且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特性,當孩子掌握了演奏樂器或歌唱的技能時,自信便開始在孩子的腦海中增強。學習樂器,為的是將來它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堅持、有自信、有毅力、有趣的人,也為了將來幫助孩子重拾面對生活的勇氣、面對工作的自信,能釋放各種壓力,能讓自己平靜下來。這是一種獨特、屬於自己的陪伴方式,也是將來面對生活的一種寶貴方式!

(本文由哆啦A夢育兒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您的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uNTQmwB8g2yegNDeUL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