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導盲犬日:讓更多人了解和尊重導盲犬的使命

2020-04-30   新華社客戶端

導盲犬「淡定」引導主人張盛登上西安城牆。新華社記者周永穗攝

新華社西安4月30日電(記者周永穗)張盛牽著一隻白毛拉布拉多犬,一步一步登上西安城牆。每上幾級台階,狗便會停下來等候主人,直到登頂。張盛是名盲人,這隻拉布拉多犬名叫「淡定」,是一隻導盲犬。

「淡定」的日常工作是引導主人張盛前往工作地點,去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出入家周邊的公共服務場所。「『淡定』現在不僅是我的眼睛,還是我的夥伴,我的生活離不開它。」張盛說。

張盛還帶著「淡定」乘坐地鐵、公交,受到工作人員的引導和幫助。據西安地鐵永寧門站當班值班站長蔣倩介紹,西安地鐵允許導盲犬進站乘車,只需要檢查狗鏈是否拴牢以及相應的殘疾人證和導盲犬證,便會有工作人員協助進站乘車。

導盲犬「淡定」隨同主人張盛乘坐西安地鐵。新華社記者周永穗攝

「淡定」的訓練師梁延方說:「從幼犬的挑選開始,整個過程的訓練都有嚴格的要求。適合培育成導盲犬的幼犬祖系六代都不能有主動攻擊人的記錄,且性格安靜服從性好,所以導盲犬在工作時不會對路人及其他乘客造成傷害 。」

29日,陝西省殘疾人輔具中心導盲犬發展服務中心在國際導盲犬日組織「你是我的眼」活動,旨在讓導盲犬走進人們的生活,讓民眾更加了解和尊重導盲犬的使命任務。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個周三被定為國際導盲犬日。中國現有1700餘萬名視力障礙患者,導盲犬是幫助他們無障礙出行的工作犬。

張盛和其導盲犬「淡定」在西安城牆景區。新華社記者周永穗攝

殘疾人保障法第58條規定:「盲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國務院頒發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第16條也明確提出:「視力殘疾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無障礙服務。」

然而,時至今日,不少視障人士都有過帶導盲犬進入公共場所被「一拒了之」的尷尬,有的公共場所雖然未明確拒絕,但導盲犬進出其中卻遭遇「重重關卡」。

「希望能夠向公眾普及導盲犬的知識,提高大家對導盲犬的認知,讓社會更加尊重導盲犬的工作。」張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