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鈴聲響了,發現還少了一位同學,老師看向窗外,忍不住笑出聲

2019-10-04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上學,意味著要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加入到集體生活之中,這對於孩子說來是一個嶄新的開始,也是一個挑戰,家長若是不提前給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孩子可能會排斥上學。

​孩子不願上學,哭鬧不止,雖然父母感到挺頭大的,但是有時候又忍不住被孩子的舉動逗笑,對孩子的行為感到哭笑不得。

上課鈴聲響了,發現還少了一位同學,老師看向窗外,忍不住笑出聲

一位老師在網絡上分享了這麼一個視頻,上課鈴聲已經響了,發現班裡還少一個孩子沒有到教室,轉頭瞥向窗外的時候,看到了父女有趣的一幕。

​原本孩子應該是可以按時到達教室的,但是沒有想到孩子一下車,撒腿就跑,別看孩子個頭不高,跑起來還是有兩下子的,爸爸在後面追著,甚至有點吃力,孩子久不久還轉過頭,故意給爸爸做鬼臉,逗得這位爸爸哭笑不得。

​終於,孩子來到教室門口,但是爸爸早已累得不行,即使再不情願,孩子還是乖乖走向自己的座位,安靜地坐了下來,老師看到這一幕,也忍不住笑了。

也許是爸爸沒有提前給孩子做好上學的思想工作,才導致孩子如此排斥上學。家長畢竟不能一輩子陪伴著孩子,家長學會跟孩子溝通,對孩子的成長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孩子初上學,家長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呢?


做好思想工作

在孩子還未開始上學之前,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學校看看環境,讓孩子理解什麼是「上學」,除此之外,可以適當地跟孩子說一說,要上學的理由。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說這些孩子也聽不懂,認為沒有必要。其實,孩子畢竟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難免會感到不安,家長跟孩子說清楚了,孩子才不會以為是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才送去上學的。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加入到集體生活,首要是先學會照顧好自己,畢竟一個班裡的人數比較多,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所有的孩子,所以家長要提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可以更快的適應新環境。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排斥上學嗎?你是如何處理的?歡迎留言交流。

——————————————

我是文竹媽媽,家有兩寶,大寶5歲,小寶3歲。一人帶兩娃的艱辛讓我更懂得如何照顧寶寶。

文竹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分享,為寶爸寶媽排憂解難。歡迎各位與我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小問題小確幸。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RV8FW4BMH2_cNUgerl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