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一個山村醫生的33年+

2019-09-17     大眾融媒

「患者的需要就是我工作的目標。無論白天黑夜、雨天雪天,只要一個電話,我保證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翼城縣澆底衛生院院長52歲的宋青虎這樣說。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鄉村,醫療條件落後,十里八鄉的鄉村醫生都是赤腳醫生,沒有接受過正規醫學培訓。「我14歲喪母,16歲時父親又突發心肌梗死未能及時救治而離開人世,山區醫療水平的落後讓我深有感觸……」宋青虎告訴記者,從父親離世那時起,他就立志做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改善山區的醫療現狀。1986年,宋青虎在縣衛校畢業後進入澆底鄉衛生院工作,這一干就是33年。





120+主治醫

治病救人,再苦再累,宋青虎也從未有過怨言。在他工作的三十多年裡,一直堅持24小時值班,無論何時,只要患者有需要,他總會第一時間趕去救治,有時候還充當120角色。今年6月份的一天晚上,宋青虎突然接到急救電話。「聽說患者孫文奎胸痛,汗多……我立刻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隨即帶上了心電圖儀器,備上急救藥品,駕駛救護車向病人家中趕去。」宋青虎說,心電圖提示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當時,病人冷汗、肢冷。他立即給病人含服急救藥品,緊急處置後,親自開車把病人送到縣醫院胸痛中心,經過溶栓治療後,病人轉危為安。

去年10月的一天,一位70多歲的老年患者來到醫院,便秘導致其痛苦不堪。值班醫師立即給他用開塞露灌腸,但是,100毫升開塞露灌腸後無濟於事,看著患者痛苦的表情,宋青虎立即戴上醫用手套,把糞便一點點地摳了出來,老人痛苦的面容舒展開了……「宋大夫真是一位好大夫……」患者的兒子感嘆道。

「在鄉村衛生院做醫生,必須是全科醫生,而且還得中西醫結合,否則在儀器水平達不到的情況下,一些病真的看不了。」宋青虎感嘆道。記得20年前,澆底鄉青城村的劉振河,在縣人民醫院診斷為肺癌。當時,病人日漸消瘦,家屬及本人對治療已失去信心。宋青虎按照中醫辨證的方法,嘗試開了幾服中藥。沒想到,經過幾個療程的治療,劉振河身體日漸好轉,現在他已90歲高齡,還能從事體力勞動。

面對病人發自肺腑的感激,宋青虎更加感受到「治病救人是醫務人員神聖職責」這句話的分量。為了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宋青虎先後到太原針灸研究所、省中醫學院學習進修,2016年獲得中醫主治醫師證書;2017年榮獲「翼城縣名中醫」稱號。

365+全天候

澆底鄉總面積92.5平方公里,總人口6850人,地廣人稀。澆底鄉衛生院為全鄉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十六項公共衛生及健康扶貧服務。可是,多年來,衛生院大部分房屋年久失修,無法使用。僅能勉強使用的幾間平房也都是危房。更讓人擔憂的是由於衛生院工作人員先後退休、調離,衛生院只剩下3名正式員工……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一定要帶頭干,改變現狀!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2015年,宋青虎接任院長後,下決心一定要改善衛生院破舊的窘況。沒有資金,就自己干,每天天剛亮,宋青虎就起床,打掃醫院衛生,清理死角,轉運生活垃圾,當同事八點來上班時,他已經乾了兩三個小時了。平時最髒最累的活兒,宋青虎總是自己干,帶頭干,大家在他的帶動下,一起加入改善醫院環境的義務勞動中。這一年,宋青虎吃住在醫院,帶著醫院的職工,把唯一能使用的危房進行加固改造和裝修,還硬化了500平方米醫院地面。醫院的整體面貌一下有了改觀。

2017年,宋青虎多方努力,爭取到專項改造資金,新建了周轉房140平方米,同時也招聘到2名醫護工作人員。隨後的兩年里,宋青虎想方設法,新增了煎藥機、艾灸儀、蠟療機、牽引床、電針儀、神燈儀等中醫設備,還將所有危房進行了重建,新建業務用房達到了450平方米。2017年,該院被山西民意測評中心評為「村民滿意示範醫院」。2018年,順利通過省級中醫特色鄉鎮衛生院驗收。

240+痛和遺憾

這幾年下來,宋青虎長期以院為家,忙於工作,醫院的條件改善了,業績也上去了;「優秀院長」「優秀醫生」等榮譽也接踵而至……但是,在忙於工作的宋青虎,無暇關愛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兒子在初中升高中時被提前錄入縣重點高中實驗班,可是三年過後,孩子高考240分……

宋青虎的妻子也是一名鄉村醫生,由於兩口子每天忙工作,沒時間抓孩子的學業,孩子高考失利,讓兩人自責不已。看到孩子的成績後,宋青虎徹夜未眠。「子不教,父之過。我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管教職責,我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那些日子,他的白髮又增添了不少,孩子高考的失利成了他一生最大的痛和遺憾。

「衛生院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事再大也是小事。一遇到家裡的事情,他總是這樣說。剛開始也埋怨過,可後來也理解了他的不容易……」宋青虎的妻子說,在衛生院修房子那幾年,家裡的水管漏水,他都沒時間管,致使房屋地基下沉,房子裂縫6米長……「衛生院是他的事業,我們也只能舍小家為大家了。」

今年暑期,宋青虎在家裡忙了幾天房子的事後,又急急忙忙返回了醫院。今年是扶貧攻堅的關鍵年,精準扶貧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衛生院日常的工作還要推進、一些病人還要去回訪、醫院的各項功能和職責還有待完善、人才隊伍還需要繼續培養、基礎醫療設備還存在短板……

秋日的天空瓦藍而深遠,夕陽的晚霞正艷,雖然已是下班時間,宋青虎繼續往辦公室走去。

臨汾日報全媒體記者 郝海軍 文/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MMLQm0BJleJMoPM-X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