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香港無視加泰羅尼亞,看「雙標」西方媒體集體翻車現場

2019-10-19     長安觀察

自香港「修例風波」以來,西方媒體日日群嗨,忙於將暴力示威美化粉飾為「民主集會」。然而,這份「苦心」與「專業」最近正面臨「翻車」,因為越來越多人發現,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其他國家,西方媒體的表現卻大相逕庭。比如,面對加泰羅尼亞的騷亂示威,這些媒體卻一夜失聲。

加泰羅尼亞發生了什麼?前幾天,近萬名「獨立運動」支持者包圍了巴塞隆納機場,並高喊「將加泰羅尼亞變成新的香港」。可是這場「西班牙最嚴重的政治危機」,不少媒體卻視而不見。有英國網友質問BBC,你們怎麼不報道了呢?其實BBC也報道了,但與支持香港暴徒的立場相反,堅決批判起了加泰羅尼亞的獨立分子。兩相對比,醜陋的雙標嘴臉又一次暴露無遺。

如果說「只報道我想說的」是西方媒體的慣用伎倆,那麼「封鎖我不想聽的」就是另一大「殺器」了。前兩天,一位美國小哥的YouTube帳號被封,因為最近他在帳號上發布多個視頻,向世界傳遞香港真相。無獨有偶,此前,因「在香港的示威運動中挑撥製造不和」,數千個中國帳戶被推特、臉書公司永久關停。「定向刪除」的行為,荒謬得不值一駁。種種行徑也再次提醒我們,許多西方媒體對異己者的壓制異常赤裸,哪有什麼「透明開放」「自由客觀」可言。

西方媒體一次次撕下偽裝,也讓世人認清了所謂的「言論自由」。「一個人揮舞胳膊的自由止於別人鼻子的地方」,任何社會都沒有絕對的自由。列寧就曾指出,不要把新聞自由看作是一種「絕對的東西」,而應採用「一般階級分析和評價」的方法,深刻認識其階級實質。西方媒體雖然整日自詡「客觀」「中立」,但實際上無一例外地深受西方意識形態、國家利益及商業力量影響。

而且經過長期的磨合,西方媒體與政府之間早已形成了微妙的政商關係。某些西方國家熱衷於充當別國內政的教師爺,甚至處心積慮點火藥桶,進而坐收漁翁之利,這種時候媒體就成了衝鋒陷陣的馬前卒;而一旦輿論場上出現有悖於自身國家利益的言論,媒體就馬上以「新聞專業主義」來挽回顏面,自覺充當「看門狗」。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讓某些西方政客看紅了眼,不惜動用一切手段,在輿論上抹黑中國、在各個領域遏制中國。在這樣的狹隘的政治立場之上,「雙標」的媒體言論不過是其中一環而已,為的就是,以國際傳播的霸權來鞏固維護「列強」的顏面和強權。

可多行不義必自斃。如今,鼓動、支持暴力的危害也正在顯現出來。「美麗的風景線」不僅在西方頻頻上演,模式也愈發趨同。加泰羅尼亞示威者向警察投擲汽油彈和燃燒瓶、污損西班牙國旗、街頭縱火,連蒙面都與香港暴徒如出一轍;英國、澳大利亞的環保主義者也試圖學習香港的「戰術」占領機場;而這些,竟讓香港街頭的廢青認為自己得到了「國際認可」……

引火燒身已成現實,惡性循環令人憂慮。人間正道是滄桑,世人應該明白,站在正義的一邊,才能緩解各種危機。然而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會收回黑手嗎?還是要等自家後院火光熊熊才知悔改?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LcD420BMH2_cNUgb-H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