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又上熱搜了:孩子,不要嘲笑那些傻傻努力的人

2019-11-16     愛知教學園地

衡水中學又上熱搜了:孩子,不要嘲笑那些傻傻努力的人

前幾天,衡水中學又上熱搜了,因為一段不到一分鐘的視頻。

視頻中,衡水中學的孩子們在食堂排著整齊的隊伍,每人舉著一本書,一邊讀書一邊等著打飯。晨讀的教室里,大家也都站著背書,因為害怕打瞌睡。

視頻一傳開,頓時評論里又炸了。

支持的網友說,越努力越幸運,付出一定會有收穫。

反對的網友說:太傷害青少年心理健康了,知識是學習和實踐,不是背誦。

不過更多人覺得:知識改變命運!窮人家孩子只能通過高考來出人頭地,這是最公平的機會。

其實,這已經不是衡水中學學生第一次因為拚命走紅了。

紀錄片《衡水中學24小時》就曾經刷爆朋友圈。

在衡水中學,早上5點半起床,晚上十點睡覺,無論是吃飯還是上廁所,只要有閒下來的時間,孩子們都在讀書,哪怕是幾分鐘的時間,也絕對不浪費。

每天固定的三點一線,固定的安排,毫無樂趣的日子,孩子們卻在日復一日地堅持。

目標只有一個:要上好大學。

這樣一張作息表,曾經讓很多人驚嘆過,怎麼可能有人這麼拚命。

可對於衡水中學的人來說,這些卻根本不值一提。

《一站到底》中,北大學霸金炎霏就曾經就讀于衡水中學,她在回憶高中生活時說:「希望大家不要把我們過於妖魔化,我們只是很努力而已。」

看吧,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你所認為的不可能,卻是別人習以為常的生活。

你總是羨慕別人帶著光環,卻忘了,他們為了這光環,付出過多少異於常人的努力。

孩子,努力要趁早

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這些年優秀的人年齡越來越小了。

還記得前段時間網上瘋傳的15歲少女科學家談方琳嗎?

上初中的時候,談方琳就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然後憑藉優秀的學習成績和對數學的興趣,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是現場最年輕的科學家。

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的談方琳。圖片來自網絡

當別人還在為函數發愁的時候,談方琳就在父親的幫助下,請大學教授教她數學。

她說,她喜歡追科學巨星。而科學巨星最可貴的品質就是腳踏實地、淡泊名利。

說到未來,她比一般的高中生目標更明確,「做研究肯定不會一帆風順,好的研究成果肯定是「十年磨一劍」,但我願意嘗試。」

當大部分人還在尋找理想的時候,談方琳已經做好了長期為科學奮鬥的準備,忍不住讓人拍手叫好。

有人說童年是用來玩的,青春是用來浪費的。

可是這看似美好的自由,背後是長大成人後巨大的代價。

你不曾做足準備,迎來的,就是生活的無情暴擊。

同一所大學畢業,有的人考研成功,有的人高薪就業,還有人卻做起了無業游民。而更殘酷的是,十年後的差距,十年前就有了。

俞敏洪曾說,當你比別人掙得錢少的時候就是在浪費生命。

雖然,錢不能代表一切,但人生中你真正想要的東西都是很貴的。

所以,孩子,與其長大後再後悔,我寧願你早點努力,才能不被這個世界欺負。

衡水中學又上熱搜了:孩子,不要嘲笑那些傻傻努力的人

孩子,努力不是結果,而是習慣

這幾天,沸沸揚揚地流傳著王思聰被限制高消費的消息,因為欠債1.5億。含著金湯匙長大的王思聰這一次也敗了。

很多人都曾經相信,以王思聰的財力,沒什麼難關是過不了的。所以,熊貓直播遭遇經營危機的時候,高管們依然在度假。

可最終也沒能逃脫倒閉的命運。

王思聰自己也說過:「我不認為自己很成功,我只是起點高。」

可無論起點多高,無論是你出生在羅馬,還是奮鬥到了羅馬,想要過好一生,都不能懈怠。

努力,不是一種結果,而是習慣。

因為《奇葩說》而走紅的辯手詹青雲,就完美詮釋了普通人如何靠讀書改變命運。

詹青雲來自小縣城,從小父母為了讓她能夠上個好學校,不斷給她轉學,從小鄉村到鎮,從鎮到市重點,再從市重點到省重點,每一次的轉學,她都要經歷一番痛苦的煎熬。

因為她和同學們的起點不一樣,想要追趕上自己的同學,她必須要付出更多努力。

上大學的時候,一邊熱衷與打辯論賽,一邊還要努力的讀書;

畢業以後和朋友合夥開過青年旅社、也在政府機關實習過,這些在別人眼裡看來已經不錯的機會,並都沒有讓她放棄繼續讀書的念頭。

為了去哈佛讀書,她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工作,還借了100萬。

於是才有了今天舞台上侃侃而談的詹青雲,也會被別人羨慕地說,她的底薪可能是自己的極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個老套又淺顯的道理,卻是改變很多人的金句,誰不想拼搏出一個未來,誰不想有個不受限的人生,但這些都不是想一想就能實現的。

衡水中學又上熱搜了:孩子,不要嘲笑那些傻傻努力的人

北大畢業的陸步軒因生意失敗,開始賣豬肉。被媒體曝光之後,一時間輿論譁然。他自己也說,「我給學校抹了黑。」

如今20年過去了,他還在賣豬肉。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已經身價過億。因為他後來和學長一起創立的品牌生鮮,去年的銷售額已經高達18億。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讀書一定能改變思維。」

所以,孩子你要明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熬出來的。

你得到的,都是理所應當

如果你覺得考上大學就快樂、自由,那就錯了。

曾經的湖北高考狀元常書傑,今年再次刷屏了。考入北京大學以後,他便沉迷遊戲不去上課,到了大三的時候,因為掛科太多被北大退學了。

當他復讀今年又考了第一名的時候,很多人說,學霸依舊是學霸。

對,但是因為一時的迷失,丟失了本該燦爛綻放的三年,不覺得可惜嗎?

十年前曾有個叫吉劍的雲南考生,因為嚴重偏科,對高考制度非常不滿。

以至於他在高考試卷上寫滿了對高考制度的抨擊。結果正如他所願,考試得了零分。

從此他開始了打工生涯,吃過苦受過罪,後來他做起了電商,如今身價百萬。

可他卻依然非常後悔,如果不是當初的一時衝動,可能自己也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而吉劍的故事並不是個例。

和他同樣交過白卷的考生,不是早早的結婚生子,就是穿梭在城市或鄉村的角落裡為生計奔波。

他們都後悔,但也已經太遲了。

衡水中學又上熱搜了:孩子,不要嘲笑那些傻傻努力的人

人生這場比賽,其實很公平,你所得到的,都是你應得的。

你可以成為高空作業的清潔工,也可以成為站在世界舞台上的科學家,你可以成為閃閃發光的明星,也可以做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人。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應該掌握在自己手裡。

人生的路很長,也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擇,但是唯獨沒有回頭路,青春年少可以拿來揮霍,只是年輕時種下的因,到年老了才會嘗到苦果。

孩子,人生是場馬拉松,任何時候說放棄都會顯得太早,不要嘲笑那些傻傻努力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精彩。

更多學習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愛知教學園地,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LaMdG4BMH2_cNUg-Z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