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曙光西路改造,廣西柳州這個最繁華片區要變樣

2019-09-12   陸川街



龍城路是柳州最具特色的一條路

這裡彙集了柳州最繁華的商圈

近日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布了

《柳州市龍城路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

龍城路將迎來「大變化」


我市現行《柳州市龍城路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在2012年經柳州市人民政府審查通過並批覆實施。



規劃批覆實施以來,在該控規的指導下片區的城市建設得以合理有序推進,城市用地布局趨於合理,也逐步改善了城市環境,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隨著柳州市龍城路片區舊城改造建設推進,結合片區已批建項目,本次規划進行如下調整:

1、柳州市龍城中學周邊道路規劃建設線型有所調整,需要對控規內的局部路網進行優化。



2、進一步和片區已批建項目對應銜接。




3、為推進曙光西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順利實施,需結合改造設計方案,對原控規局部用地進行調整。為完善龍城路片區的城市功能,梳理交通系統,保證該片區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將有關內容及時納入相應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對原編制的龍城路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局部用地、路網及控制指標等進行調整和完善。

調整後控規主要規劃內容:

1、規劃範圍:規劃範圍由蓮塘路、五一路、文惠路、彎塘路、友誼路以及濱江路圍合的區域。規劃區總面積為159.48公頃。



2、片區的功能定位



3、規劃空間結構為:一軸、一帶、五區

一軸:龍城路城市發展軸。

一帶:濱江旅遊休閒帶。

五區:分別是中山路周邊傳統商業區、東門廣場周邊文化娛樂綜合區、青雲路傳統商業區、彎塘路居住區、蓮塘路居住區。



4、道路系統規劃

規劃結合現狀地形、用地形狀、城市道路以及整個片區的發展方向,形成「兩橫三縱,環網結合」的道路網絡體系結構。

兩橫:五一路、友誼路構成的東西向交通主次幹道。

三縱:蓮塘路、文惠路、龍城路構成的南北向交通主次幹道,將片區內部以及片區與其它片相互聯繫起來。

環網結合:支路的設置呈網狀溝通片區的各個部分。



5、綠地系統規劃

以濱河、道路綠地為主體構成的綠色網絡與公園綠地有機聯繫,由濱江綠帶、沿路綠化、街頭綠地組成城區綠地系統結構。

柳州高樓網小編注意點,在今年8月柳州市住建局公布了徵求《柳州市曙光西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公眾意見的通知。曙光西路屬於本次規劃龍城路片區規劃範疇。

按照規劃,這個活力滿滿的街區將要打造為市井生活的新體驗中心和人文遊憩的生態博物館,如果你有意見,可要趕緊提出來。


根據廣西自治區相關文件,2018年9月,柳州市曙光西路歷史文化街區、東門歷史文化街區被確定為第二批自治區級歷史文化街區。曙光西路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柳州市城中半島,柳江大橋西側,街區南臨柳江,西臨紅光大橋,北鄰中山西路,主要以曙光西路、小南路為骨架,串聯多條巷道,與東門歷史文化街區以柳江大橋為中軸線對稱分布於城中半島,是柳州市城市發展的見證之地。



該街區內有很強的商業活力,已是柳州最具活力地區之一,現主要為馬路市場,早、中以賣菜為主;晚為夜市,以餐飲、服飾為主。保護意識淡薄、文化特質的缺失,導致這個活力滿滿的街區管理成為難題,道路擁堵,基礎設施落後,歷史文化保護與街區發展出現了衝突。



按照規劃,該街區按照「故俗新雅」總要求,打造成市井生活的新體驗中心和人文遊憩的生態博物館。在社區生活上,通過提升街區內的公共服務設施及相應的基礎設施、公共空間的塑造等,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在城市空間上,通過對古城街巷格局的完整保留與進一步提升,加強街區與外圍山體、柳江的直接與間接聯繫,打造百里柳州的又一顆璀璨明珠及柳州城市新名片。



現有的商業、居住的功能應予以傳承,遠期則要結合旅遊開發,積極引入新型態地方文化、休閒、創意研發、旅遊展示等功能;傳統市井生活及小商業的業態也應予以保護,遠期應對形態、經營內容進一步提升,應突出歷史延續性、宜居性、文化性、功能綜合性的特點和要求。通過文化的聚集效應,推出「曙光西」品牌。



按照空間結構,該街區分為,小南路騎樓文化展示區、中山西騎樓文化展示區、書院文化展示區、商埠文化展示區、傳統居住生活體驗區、 沿江生活居住區。目前,片區西北以及東邊,已經設置了兩塊牌坊。根據景觀節點要求,遠期將設置西門公園、城牆公園、水運廣場等景觀點。



從近期和遠景鳥瞰示意圖對比可以發現,近期主要以對建築物的加固和修繕為主。遠景規劃中,靠近江邊的比較高的住宅樓,不具備使用條件後將考慮拆除,變成綠地和休閒區域,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開敞空間與視線通廊。

龍城路片區是柳州最繁華、最中心、最黃金的地段,相信有了這個規劃,市中心片區,一定會比現在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