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捧露盤》詩詞18篇大全集 暗魂斷。天涯望極長安遠

2020-01-31   顏淵山莊

金人捧露盤,詞牌名,又名「金人捧玉盤」「銅人捧露盤」「銅人捧露盤引」「上丹霄」「上西平」「上西平曲」「西平曲」「天寧樂」「凌欹」「上平西」「上平曲」「上平南」「蘆花雪」。以高觀國《金人捧露盤·梅花》為正體,雙調七十九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九句四平韻。另有雙調七十九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九句四平韻;雙調七十八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九句四平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高觀國《金人捧露盤·水仙花》、納蘭性德《金人捧露盤·凈業寺觀蓮有懷蓀友》等。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云:「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鐮,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南北朝時佚名的《三輔黃圖·台榭》引漢魏間的《漢武故事》載,漢武帝時祭太乙(天神),升通天台以俟神靈。上有承露盤,仙人掌擎玉杯,以承雲表之露。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序云:「魏明帝青龍五年(237)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致(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其詩中有「天若有情天亦老」句,後來樂家據此製成樂曲,聲調多蒼涼、激越之音。該調是從此曲中截取一段前奏引曲而成,故又稱「銅人捧露盤引」。《詞譜》卷十八:「一名《銅人捧露盤》。程垓詞名《上平西》,張元干詞名《上西平》,又名《西平曲》,劉昂詞名《上平南》,金詞注『越調』。」賀鑄詞名《天寧樂》,又名《凌歊》,王喆詞名《上丹霄》。

北宋新聲。北宋後期晁端禮元宵詞為創調之作。晁詞乃長調,與此體相異。賀鑄兩詞為《銅人捧露盤引》,八十一字體。南宋初年曾覿詞題為《庚寅歲春奉使過京師感懷作》,於北宋故都抒寫亡國之痛感。韓玉改調名為「上平西」,詞題為《甲申歲西度道中作》,詞云:「折腰勞,彈冠望,縱飛蓬。笑造化、相戲窮通。風帆浪槳,暮城寒角曉樓鍾。暗借霜雪鬢邊來,驚對青銅。蕭閒好,何時遂,門橫水,徑穿松。有無限、杯月襟風。區區個甚,帝堯堂下足夔龍。不如聞早問溪山,高養吾慵。」此詞感悟人生,風格曠達。此調應為「金人捧露盤引」,通行者兩體,均七十九字。另一體首句用韻,前後段結兩句為一個四字句,一個上三下四之七字句。高詞三首格律相同,此首乃詠梅之作。宋季羅志仁《丙午錢塘》抒寫懷念故國之情,風格奇崛悲涼,最能體現此調之聲情特點,詞云:「濕苔青,妖血碧,壞垣紅。怕精靈、來往相逢。荒煙瓦礫,寶釵零亂隱鸞龍。吳峰越讞,翠顰銷、若為誰容。浮屠換,昭陽殿,僧磬改,景陽鍾。興亡事、淚老金銅。驪山廢盡,更無宮女說元(玄)宗。角聲起,海濤落、滿眼秋風。」此詞首句未用韻。此調用平韻,三字句較多,結句為四字句,或為上三下四之七字句,其中插入四字句和七字句,故調勢奔放又歸於收斂,音韻甚為和諧,宜用於祝頌、懷舊、感時傷世、詠物、言志等題材。

金人捧露盤(水仙花)

宋代:高觀國

夢湘雲,吟湘月,吊湘靈。有誰見、羅襪塵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銖輕。娉娉裊裊,暈嬌黃、玉色輕明。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怕佩解、卻返瑤京。杯擎清露,醉春蘭友與梅兄。蒼煙萬頃,斷腸是、雪冷江清。

金人捧露盤

宋代:高觀國

楚宮閒,金成屋,玉為闌。斷雲夢、容易驚殘。驪歌幾疊,至今愁思怯陽關。清音恨阻,抱哀箏、知為誰彈。年華晚,月華冷,霜華重,鬢華斑。也須念、間損雕鞍。斜緘小字,錦江三十六鱗寒。此情天闊,正梅信、笛里關山。

金人捧露盤(越州越王台)

宋代:汪元量

越山雲,越江水,越王台。個中景、盡可徘徊。凌高放目,使人胸次共崔嵬。黃鸝紫燕報春晚,勸我銜杯。古時事,今時淚,前人喜,後人哀。正醉里、歌管成灰。新愁舊恨,一時分付與潮回。鷓鴣啼歇夕陽去,滿地風埃。

金人捧露盤(庚寅歲春奉使過京師感懷作)

宋代:曾覿

記神京、繁華地,舊遊蹤。正御溝、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驄。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綠花紅。到如今、余霜鬢,嗟前事、夢魂中。但寒煙、滿目飛蓬。雕欄玉砌,空鎖三十六離宮。塞笳驚起暮天雁,寂寞東風。

金人捧露盤(梅花)

宋代:高觀國

念瑤姬,翻瑤佩,下瑤池。冷香夢、吹上南枝。羅浮夢杳,憶曾清曉見仙姿。天寒翠袖,可憐是、倚竹依依。溪痕淺,雲痕凍,月痕澹,粉痕微。江樓怨、一笛休吹。芳音待寄,玉堂煙驛兩淒迷。新愁萬斛,為春瘦、卻怕春知。

金人捧露盤 鳴鶴餘音卷一

元代:王志謹

喜樂山村,風月知音,信任歲華交換。終日掩柴門,處幽軒,閒看古書慵倦。住坐從容,獨行獨步,都把聲名斷。抱守元陽,情忘境滅,氣神和沖,升沉無礙,玉爐煉至寶,欲結清涼,重生溫暖。寂寂空空,沒空色養,真源返撲,默默熟慣。靜靜與清清,覺心猿意馬,沒絲毫亂。放曠無拘,恣情散誕。自在逍遙,行滿與功成,得無生,盡他鳥兔走,飛騰休管。世情遠。修真之士休宜晚。

金人捧露盤

宋代:晁端禮

天錫禹圭堯瑞,君王受厘,未央宮殿。三五慶元宵,掃春寒、花外蕙鳳輕扇。龍闕前瞻,鳳樓背聳,中有鰲峰見。漸紫宙、星河晚。放桂華浮動,金蓮開遍。御簾卷。須臾萬樂喧天,群仙扶輦。雲間,都人望天表,正仙葩競插,異香飄散。春宵苦長短。指花陰,愁聽漏傳銀箭。京國繁華,太平盛事,野老何因見。但時效華封祝,願歲歲聞道,金輿游宴。暗魂斷。天涯望極長安遠。

金人捧露盤(送范東叔給事帥維揚)

宋代:高似孫

下明光,違宣曲,上揚州。玉帳暖、十萬貔貅。梅花照雪,月隨歌吹到江頭。牙檣錦纜,聽雁聲、夜宿瓜州。南山客,東山妓,蒲萄酒,鷫鸘裘。占何遜、杜牧風流。瓊花紅葉,做珠簾、十里遨頭。竹西歌吹,理新曲、人在春樓。

金人捧露盤 庚寅歲春,奉使過京師,感懷作

宋代:曾覿

記神京、繁華地,舊遊蹤。正御溝、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驄。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綠花紅。到如今、餘霜鬢,嗟前事、夢魂中。但寒煙、滿目飛蓬。雕欄玉砌,空鎖三十六離宮。塞笳驚起暮天雁,寂寞東風。

金人捧露盤·天錫禹圭堯瑞

宋代:晁端禮

天錫禹圭堯瑞,君王受厘,未央宮殿。三五慶元宵,掃春寒、花外蕙風輕扇。龍闕前瞻,鳳樓背聳,中有鰲峰見。漸紫宙、星河晚。放桂華浮動,金蓮開遍。御簾卷。須臾萬樂喧天,群仙扶輦。雲間,都人望天表,正仙葩競插,異香飄散。春宵苦長短。指花陰,愁聽漏傳銀箭。京國繁華,太平盛事,野老何因見。但時效華封祝,願歲歲聞道,金輿游宴。暗魂斷。天涯望極長安遠。

金人捧露盤·念瑤姬

宋代:高觀國

念瑤姬,翻瑤佩,下瑤池。冷香夢、吹上南枝。羅浮夢杳,憶曾清曉見仙姿。天寒翠袖,可憐是、倚竹依依。溪痕淺,雲痕凍,月痕澹,粉痕微。江樓怨、一笛休吹。芳音待寄,玉堂煙驛兩淒迷。新愁萬斛,為春瘦、卻怕春知。

金人捧露盤·越山雲

宋代:汪元量

越山雲,越江水,越王台。個中景、盡可徘徊。凌高放目,使人胸次共崔嵬。黃鸝紫燕報春晚,勸我銜杯。古時事,今時淚,前人喜,後人哀。正醉里、歌管成灰。新愁舊恨,一時分付與潮回。鷓鴣啼歇夕陽去,滿地風埃。

金人捧露盤 水仙花

宋代:高觀國

夢湘雲,吟湘月,吊湘靈。有誰見、羅襪塵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銖輕。娉娉裊裊,暈嬌黃、玉色輕明。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怕佩解、卻返瑤京。杯擎清露,醉春蘭友與梅兄。蒼煙萬頃,斷腸是、雪冷江清。

金人捧露盤·濕苔青

宋代:羅志仁

濕苔青,妖血碧,壞垣紅。怕精靈、來往相逢。荒煙瓦礫,寶釵零亂隱鸞龍。吳峰越巘,翠顰鎖、苦為誰容。浮屠換、昭陽殿,僧磬改、景陽鍾。興亡事、淚老金銅。驪山廢盡,更無宮女說元宗。角聲起,海濤落,滿眼秋風。

金人捧露盤·楚宮閒

宋代:高觀國

楚宮閒,金成屋,玉為闌。斷雲夢、容易驚殘。驪歌幾疊,至今愁思怯陽關。清音恨阻,抱哀箏、知為誰彈。年華晚,月華冷,霜華重,鬢華斑。也須念、閒損雕鞍。斜緘小字,錦江三十六鱗寒。此情天闊,正梅信、笛里關山。

金人捧露盤·下明光

宋代:高似孫

下明光,違宣曲,上揚州。玉帳暖、十萬貔貅。梅花照雪,月隨歌吹到江頭。牙檣錦纜,聽雁聲、夜宿瓜州。南山客,東山妓,蒲萄酒,鷫鸘裘。占何遜、杜牧風流。瓊花紅葉,做珠簾、十里遨頭。竹西歌吹,理新曲、人在春樓。

金人捧露盤 凈業寺觀蓮,有懷蓀友

清代:納蘭性德

藕風輕,蓮露冷,斷虹收,正紅窗、初上簾鉤。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此時畫閣垂楊岸,睡起梳頭。舊遊蹤,招提路,重到處,滿離憂。想芙蓉湖上悠悠。紅衣狼藉,臥看桃葉送蘭舟。午風吹斷江南夢,夢裡菱謳。

金人捧露盤(丙午錢塘)

宋代:羅志仁

濕苔青,妖血碧,壞垣紅。怕精靈、來往相逢。荒煙瓦礫,寶釵零亂隱鸞龍。吳峰越山獻,翠顰鎖、苦為誰容。浮屠換、昭陽殿,僧磬改、景陽鍾。興亡事、淚老金銅。驪山廢盡,更無宮女說元宗。角聲起,海濤落,滿眼秋風。

《金人捧露盤》詩詞18篇大全集 暗魂斷。天涯望極長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