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推進人力人才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深化產教融合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舉措。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試點布局建設50個左右產教融合型城市,在試點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內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型行業,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
建立改革新路徑新機制
為更好地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全國統籌開展產教融合型城市、行業、企業建設試點,並通過試點,在產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創新上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借鑑的經驗。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統籌產教融合型城市、行業、企業等3類試點對象,就是要發揮城市承載、行業聚合、企業主體作用,建立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改革新路徑新機制。
城市試點是基礎節點,就是要發揮政府統籌市域內資源和政策作用,壓實試點任務和責任。行業試點是重要支點,就是要推動產教融合在特定領域集聚發展,更好落實教育、人才政策和產業政策組合疊加。企業試點是核心重點,就是要激發企業微觀主體活力,讓更多企業積極參與,發揮重要主體作用。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認為,提出「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改革推進機制,明確「創新產教融合重大平台載體」,以重點帶動全局,標誌著深化產教融合改革正由「破冰期」邁入「深水期」,成為引領新時代教育、人才、產業、經濟變革的戰略方向。
創新產教融合重大平台載體建設
產教融合實現資源、人員、技術、管理、文化等全方位實質性深度融合,需要在物理空間上建立和優化一批平台載體支撐。方案提出,創新產教融合重大平台載體建設,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產教融合創新平台,就是國家「十三五」期間支持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項目的方向和內容凝練。
《實施方案》主要從兩方面對試點工作進行支持:
一方面,落實組合投融資和財政等激勵政策。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投資、企業投資、債券融資、開發性金融和產業投資基金等多種渠道,支持產教融合重大項目建設。
另一方面,強化產業和教育政策牽引。鼓勵製造業企業為新增產能和新上技改項目配套建設實訓設施。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企業在崗職工以工學交替等方式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校企共招、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以完善「雙一流」建設評價為先導,探索教育評價體系體現產教融合發展導向。對先行先試、成效明顯的地方和高校在招生計劃安排、建設項目投資、學位(專業)點設置方面予以傾斜。
陳鋒表示,產教融合天然的跨界性決定了產教融合的平台化發展。《實施方案》有效統籌城市承載平台、行業聚合平台與企業主體平台互聯互通,為產教融合綜合性改革與制度創新提供試驗平台,為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融合發展創造交匯點,為打造行業創新生態體系構建骨幹神經網絡。
部署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試點
《實施方案》提出,在試點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內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型行業,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
一是發揮產教融合型城市的重要承載作用。通過試點在全國建設50個左右的產教融合型城市,初步考慮力爭每個試點城市建設培育100家左右產教融合型企業(東中西部可結合實際有所區別),帶動其他地區建設培育5000家以上企業。
二是發揮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的主體帶動作用。在建設實施中,要注重發揮開發區重點企業、優勢產業集聚作用,努力爭創「千區萬企」的有利局面。
三是與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公共服務「補強提」工作有機結合。在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過程中,引導各地加大對主動推進位造業轉型升級的優質企業以及現代農業、智能製造、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研發設計、數字創意、現代交通運輸、高效物流、融資租賃、工程諮詢、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急需產業領域企業以及家政、養老、托幼、健康等社會領域龍頭型企業的支持力度,符合條件的優先納入建設培育範圍。
根據《實施方案》要求,國家發改委、教育部還將部署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試點,積極支持中央企業、全國性特大型民營企業發揮全國範圍內行業帶動引領作用,整體開展試點。
----------------------------------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綜合報道。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台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