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曉峰
出品:Odaily星球日報
編者註:本文作了不改變作者原意的刪減。
新十年的開局,糟透了。
2020 年前 3 個月,不少人做過的最「了不起」的一件事,就是見證歷史。
新冠肆虐與原油價格戰,為全球經濟蒙上陰影。美股三大股指全線走低,多次熔斷,季度跌幅均在 10% 以上。A 股收衝擊略小,但上證指數的季度跌幅也達 10.31%,深圳成指季度跌幅 5.2%。黃金曾不負眾望,在逆境中最高漲了 12.2%,不過 3 月起,其避險屬性也短暫失靈,最終季度微漲 3.7%。
背負著「避險」和「減半利好」的比特幣流年不利,遭遇價格減半,甚至險些歸零,讓本不富裕的散戶雪上加霜。不過作為一套獨立的貨幣體系,比特幣從「外傷」中康復迅速。屏蔽掉剛遭重創的合約用戶的哀嚎與迷失信仰者的恐慌情緒,客觀數據告訴我們,比特幣 Q1 不過跌了 10%,在加密市場的占比始終維持在 60% 以上。
望向其他板塊,穩定幣市值逆勢增長,頻繁增發;減半幣的代表、最「妖」的 BSV 季度漲逾 73%;平台幣中,OKB 的 Q1 漲幅達到 66.53%;DeFi 同樣迎來繁榮。此外,加密資本在迴避二級市場周期,抄底一級市場,更「精緻」地分配資金給頭部項目。
在本文中,Odaily星球日報將從數據面回顧 2020 年 Q1 的幣市、股市與黃金。我們從中發現,數字貨幣市場在「超速去槓桿」後呈現出韌性與彈性。Odaily星球日報也衷心希望,走進 Q2,疫情結束,經濟復甦,幣圈騰飛。
加密市場總體表現
(加密總市值變化)據 CoinMarketCap,2020 Q1 加密貨幣總市值收報 1779.2 億美元,季度增幅為 -7.07%,環比上漲 5%;總市值最高突破 3000 億美元大關,達到 3087 億美元(2 月 15 日)。
過去三個月,總市值增幅呈現逐漸遞減趨勢:1 月增幅 32%、2 月增幅 -4.61%、3 月增幅 -26%。
另外,整個 Q1 日均交易量達到 1457 億美元,環比上漲 32.1%;其中 1 月日均交易 1121 億美元,2 月日平均交易 1758 億美元,3 月日平均交易 1492 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單日交易量的峰值並未出現在 2 月,而是 3 月 13 日的 2500 億美元。
市值前十中:BSV漲幅最高,波動也最大
BitUniverse 數據顯示,市值前十的幣種中,2020 年 Q1 增幅只有四個幣種呈正向增長,分別是:BSV(+73.11%)、OKB(+66.53%)、BCH(+6.95%)、ETH(+2.35%);跌幅前三的分別是:EOS(-14.84%)、BTC(-10.31%)、BNB(-8.54%)。
整個 Q1 ,BSV 最高漲幅最大,達到 373%;BTC 最高漲幅最小,只有 45.94%。
但從振幅來看,除了 BTC 之外其他幾個加密貨幣振幅都超過 200%,價格波動劇烈;其中 BSV 振幅最高,達到 460%;BNB 緊隨其後,振幅達到 326%;BTC 振幅最小,只有 176%。
具體到單個月份,各幣種表現不同。一月份 BSV 表現強勁,增幅最高達到 185%;二月份 OKEx 銷毀未流通的平台幣,推動 OKB 上揚,2 月漲幅達到 87%;3 月份的下跌行情中,ETH超跌,達到40%。
比特幣的「基本面」變化不大
Q1,比特幣的價格表現並不算好。2 月 15 日,比特幣創下年內新高 10500 USDT,最大增幅只有 45.94%,遠遠落後於同期的 ETH 以及其他主流幣。
僅僅過了一個月,比特幣價格腰斬,最低下探到 3800 USDT。
據 Skew,在過去 7 年中,BTC第一季度收益多為負數。今年 Q1 也是 BTC 連續第三個季度收益為負。短期數據顯示,Q2 比特幣或許會迎來一波反彈。
(BTC各季度收益率)
另據 The Block 統計,Q1 比特幣交易量相比上一季度增長了 61%,從 960 億美元增至 1540 多億美元。
(交易量)
不過,比特幣鏈上交易價值比上一季度僅上升 11%,從 1610 億美元增長至 1780 億美元,日均 19.8 億美元。
(鏈上交易價值)
與 2019 年 Q4 相比,2020 年 Q1 的比特幣手續費基本沒有大的變化,微降 0.05%。
(手續費)
過去一個季度,比特幣在總市值中的占比沒有明顯變化,從年初的 68.1% 降至目前的 65.4%,降幅不足4%。即便是 2 月份其他加密貨幣開始有所反彈,但比特幣的市值占比始終維持在 60% 以上,最低達到 61.1%(2 月 15 日)。
比特幣在總市值占比穩定,意味著比特幣「吸血行情」可能一直持續,其他山寨幣仍缺乏上漲動力,「山寨季」遙遙無期。
(比特幣占比)
Q1,比特幣挖礦難度不斷攀升,從 13.79 T一度上漲至 16.55 T,漲幅高達 20%,創下歷史新高;但在 3 月 26 日,挖礦難度下調了 15.95%,這是史上第二大難度下調。目前挖礦難度暫報 13.91 T,Q1 整體增幅為 0.8%。
(挖礦難度)
如下所示,Q1,比特幣每月塊平均大小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季度增幅 12.5%。
(每月塊平均大小)
另外,比特幣每月總交易數量卻在不斷下降,從 1 月份的 9612337 筆跌至 3 月份的 8904203 筆,降幅為 7.37%。
整個 Q1 季度交易數量之和為 27956008,相比 2019 年第四季度下降 2.1%。
行情波動為平台幣帶來機會了嗎?
今年第一季度,OKEx 宣布銷毀全部尚未發行的 7 億 OKB,短時掀起平台幣「銷毀潮」,多家交易所跟進。
Odaily星球日報選擇了六家交易所,分別為 OKEx、幣安、火幣、Gate、ZB、抹茶,比較各家平台幣在第一季度的價格表現。
總體而言,OKB 在 Q1 整體漲幅最高,達到 66.53%,遙遙領先 HT 以及 ZB;Q1 暫時落後的是 BNB(-8.54%)。
從波動性來看,MX 振幅最大,接近 350%;ZB 振幅最小,只有 150%。
六家平台幣在不同的月份表現各異,其中 ZB 和 BNB 在 1 月表現強勁,增幅分別是 48.1%、33.1%;MX 與 OKB 在 2 月表現亮眼,增幅分別是 115%、87%;但到了 3 月,MX 後勢不足,跌幅領先,OKB 跌幅最小,只有 27%。
穩定幣不斷增發,逆勢增長
總體而言,Q1 季度穩定幣總量在持續增長。Dapptotal.com 數據顯示,總量從年初的 58.2 億美元增長至 77.9 億美元,漲幅達到 33.8%;相比於 2019 年 Q4 穩定幣總量的增幅(11%),2020 年 Q1 增幅環比上漲 22%。
(穩定幣總量變化)
實際上,穩定幣增發主要集中在 3 月,前兩個月總量保持平穩,如下所示:
其中,USDT 總量從 1 月初 47.6 億美元增長至 62.6 億美元,漲幅達到 31.5%;USDT 在穩定幣總市值中的占比,也從季度初的 81.7% 下降至季度末的 80.3%,降幅 1.4%,但始終維持在 80% 以上,霸主地位不可撼動。
整個 3 月,Tether 總計增發了 14.2 億美元,增幅達到 29.3%,直接將 USDT 市值推向全榜第四。
實際上,3 月上旬,Tether 增發量也只有 1 億多。頻繁的增發始於「312暴跌」,共計增發 19 次,增發量接近 13 億。
數據顯示,USDT 場外溢價也從季度初的 99.1% 上漲至季度末的 102.59%,漲幅 3.4%;其中,3 月 14 日,USDT 場外溢價最高達到 106.92%,創下歷史新高。
(USDT 場外溢價)
衍生品市場:期權崛起
衍生品交易近兩年備受追捧,加槓桿被散戶用得愈發熟練,今年一季度的小牛市也被稱為「槓桿牛」。
數據顯示,BTC 多空槓桿比從季度初的 1.82,一度上漲至 32.99,漲幅超過 1700%,做多情緒劇烈;但在 3 月 12 日暴跌之後,多空槓桿比低於 1,最終收於 0.43,季度跌幅 76%。
(BTC 多空槓桿比)
Skew 數據顯示,BTC 期貨日交易量從季度初的 79.93 億美元,增長至季度末的 81.95 億美元,漲幅 2.5%;其中,3 月 12 日期貨日交易量達到最高 471.44 億美元,3 月 13 日達到 425.1 億美元。
(比特幣期貨日交易量)
值得注意的是,Q1 日交易量始終能保持在 10 億美元以上的交易所只有:BitMex、OKEx、火幣、幣安。
從比特幣期貨持倉量來看,季度初持倉量為 26.62 億美元,一度上漲至 54.18 億美元(2 月 14 日),最大增幅 103%;隨後持倉量緩慢下降,並在 3 月 13 日達到低谷(18.35 億美元);季度末持倉量收於 20.08 億美元,季度跌幅 24.5%。
(比特幣期貨持倉量)
從單個交易所持倉量來看,只有 BitMex 以及 OKEx 日持倉量可以達到 10 億美元級別。
第一季度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期權市場。今年第一季度,OKEx、CME 相繼入局期權市場,推出比特幣期權交易。
(期權日交易量)
根據 Skew 數據,比特幣期權日交易量從季度初的 706.6 萬美元增長至季度末的 3579.1 萬美元,增幅高達 406%;另外,期權日交易量也曾一度創下歷史新高,達到 2.94 億美元(3 月 13 日)。此後,期權日交易量呈明顯的遞減趨勢。
(比特幣期權持倉量)
期權持倉量從季度初的 3.05 億美元,增長至季度末的 4.72 億美元,漲幅超過 50%;其中, 2 月 14 日,期權持倉量最高,達到 9.7 億美元;從 2 月 12 日到 3 月 11 日的一個月時間內,期權持倉量基本維持在 7.5 億美元以上。
從交易所分布情況來看,Deribit 始終占據期權交易 80% 以上的市場份額;Bakkt 以及 CME 排名靠後,平均日交易量分別是 2 萬美元以及 100 萬美元。
DeFi:BTC鎖倉量引人注目
第一季度,去中心化金融也同樣迎來繁榮。
數據顯示,鏈上鎖定加密資產總價值從季度初的 6.7 億美元,一度上漲至 12.35 億(2 月 15 日),最大漲幅達到 84.3%;隨後鎖定資產價值下降,一度跌至 4.87 億美元(3月 23 日);季度收於 5.38 億美元,季度跌幅達到 19.7%。
(DeFi 鎖定總資產變化表)
值得注意的是,DeFi 上鎖定 ETH 數量變化與總趨勢變化保持一致,但 BTC 鎖定量卻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並創下歷史新高:從 1452 個上漲至 1883 個,季度增幅 29.6%。
(DeFi 鎖定 BTC 總量變化)
從單個項目來看,MakerDAO 上抵押品總價值一直維持在 7.5 億美元以上,但在 3 月 12 日暴跌清算中中抵押品價值一度跌至 3.7 億美元,季度末收於 4.2 億美元,季度跌幅達到 60.3%。
(MakerDAO 上抵押品價值變化)
MakerDAO 原生管理型代幣 MKR 價格也在 Q1 劇烈動盪:從年初的 433 美元一度上漲至 730 美元,最高漲幅 68.5%;但受到清算以及近期拍賣影響,MKR 價格直線下跌,一度跌至 170 美元,季度收於 293 美元,季度跌幅 32.3%。
(MKR 價格變化)
除去 MakerDAO 之外,過去一季度,也有一些 DeFi 項目表現出彩。Skew 數據顯示,Synthetix 在 2 月 10 日之前鎖定的 ETH 價值最高;2 月 10 日之後,Compound 開始發力,其鎖定的 ETH 價值開始超過 Synthetix;季度收官時,Synthetix 以 8400 萬美元略微領先 Compound(7900 萬美元)。
(DeFi 鎖定 ETH 價值,不包含 MakerDAO)
對比股票&黃金,或許能讓我們更了解比特幣的屬性
受疫情衝擊與石油價格戰雙重影響,傳統金融市場遭受重創。
(1)股市
由於 A 股在農曆新年前便已休市,疫情對股市的影響直到 2 月 3 日才顯現。當日上證指數收跌 7.72%,深證成指收跌 8.45%,均創下年內新低,創業板指收跌 6.85%;次日,A 股開始反彈,並一直延續至 2 月 25 日,隨後跟隨全球股市再次下探;上證指數 Q1 收於 3000 點以下,季度跌幅 10.31%;深證成指收於 1 萬點以下,季度跌幅 5.2%;創業板指季度收漲 3.35%。
總體而言,疫情對 A 股的衝擊較小,但美股就沒那麼好運了。整個 3 月,美股 10 天之內熔斷 4 次,而美股歷史總計才熔斷過 5 次。
在 Q1,道瓊斯指數單日下跌超過 1000 點的天數有 6 天,最大單日下跌 2997 點。
數據顯示,美股三大股指季度跌幅均超過 10% 以上,標普500指數以及道瓊斯指數更是超過 20%。
相比之下,比特幣的跌幅只有 11%,似乎更加「抗跌」。
(2)黃金
黃金的避險屬性在今年前兩個月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次次的危機事件持續推升了黃金價格,從年初的 1517.7 美元,一度上漲突破 1700 美元關口(3 月 10 日),最高漲幅 12.2%;但從 3 月 10 日開始,黃金也短線一度跌破 1500 美元關口;最終,黃金季度收於 1574.77 美元,季度微漲 3.7%。
(3)比特幣與股票以及黃金的相關性
當黑天鵝扎堆時,比特幣和黃金會呈現出相關性嗎?
Skew 數據顯示,1 月 9 日之前,比特幣與黃金相關性為負數;1 月 10日之後,兩者呈正相關,但多數時候相關性低於 40%,即低度線性正相關;目前,相關性呈遞增趨勢。
(比特幣與黃金相關性)
比特幣與股票的關係,則更加複雜。3 月 12 日大跌之前,比特幣與標普 500 相關性為正數,但小於 40%(低度線性正相關);3 月 13 至 3 月 23 日,兩者為顯著性負相關;3 月 23 日之後,兩者為低度線性負相關。
從收益的角度,比特幣今年暫時跑贏美股、 A 股。但從波動率來看,比特幣的不確定性依然很強,Q1 季度比特幣波動率始終維持在 75% 左右;3 月 12 日的大跌,推動比特幣的波動率再次上漲至 88% 左右。
(波動率:比特幣、黃金、標準普爾500)
另外,從 2 月 25 日開始,標普500 的波動率開始上升,維持在 35% 左右;而黃金波動率雖也有所上漲,但始終不超過 25%。
由此可見,黃金最為避險,比特幣也還算抗跌。
看到這裡,「一度失去了夢想」的幣友們,對 Q2 的資產配置是否有了新的思考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互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GYFRHEBnkjnB-0zRN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