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最初的確有些恃寵而驕,幫沈眉莊時就能看出

2020-01-30     陽光丫丫話影視

孫儷飾演的《甄嬛傳》裡面的甄嬛深入人心,從少女時期一直到年老,每個階段甄嬛的感覺,孫儷把握的非常到位,所以即便說這部劇已經過去八九年了,到今天來看依然值得觀看,裡面透出來的一些處世哲學仍然值得反思學習。

甄嬛進宮後的起起落落,看似是因為某件事情引發的,其實不然!比如甄嬛盛寵到失寵,那次因為甄嬛懷孕,皇帝為了嘉獎甄嬛準備封妃,奈何封妃大典上甄嬛卻誤穿了純元的故衣,惹得皇帝大怒,隨後甄嬛得知了她得寵不過因為純元,皇帝對甄嬛這種利用純元爭寵的行為十分生氣,甄嬛的境遇一落千丈,從盛寵到失寵,大家都以為是純元故衣惹得貨,其實不是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甄嬛一開始得寵的時候還算謙卑,到後來隨著皇帝的寵愛,甄嬛的確有些「恃寵而驕」了,我們拿沈眉莊假孕風波這件事情來說說。

沈眉莊跟甄嬛是好朋友,自始至終都是,所以假孕中甄嬛知道沈眉莊是冤枉的,所以一直在尋找機會洗白沈眉莊的冤屈,然後證明這一切都是華妃的陰謀,當時宮裡正在鬧時疫,皇帝一個腦袋兩個大,正在為國家大事發愁,一個妃子禁足與否這種小事,皇帝根本沒有閒暇的心思去管。

可是甄嬛當時依然抓著這個事情不依不饒,抓著人證逼著皇帝給沈眉莊一個公平交代,當時皇帝其實是心有疑慮的,但是為了趕緊平復這件事情,也勉強採信了甄嬛的說法,華妃這個時候都在研究藥方,即便是後來是偷的藥方,不管這藥方怎麼來的,但解決了時疫是真的!這皇帝才不管藥方怎麼來的,只要能解決了當下最大的問題,那麼華妃就是功臣。

可甄嬛仗著皇帝對自己的寵愛,非逼著皇帝給個說法不行,那麼易位而處,你要是皇帝會覺得誰懂事呢?皇帝其實是不想動華妃的,生華妃的氣,那是因為年家功高震主,但是皇帝的確對華妃是有感情的,當時皇帝的處置是立即下旨惠貴人復位的,而卻讓蘇培盛「明日再去宣旨華妃降位」,其實皇帝這樣做已經表明自己了解了真相,但甄嬛還是有些不依不饒,當時皇帝已經很生氣了,只不過不好發作,後來皇帝說「今日之事朕實在是失望」,此時皇帝失望的大概不是因為華妃,可能是對甄嬛失望吧,大局面前卻只想著給皇帝添亂。

後來鬥倒了華妃,見好就收可以了,皇帝處置了年家其實有心保全華妃的,但是甄嬛揪著華妃一路窮追猛打,最後還親自送華妃上路,皇帝要是不愛華妃的話,怎麼會都褫奪封號降為答應了,翊坤宮還是讓她住著,可見皇帝心裡是真的疼惜華妃的,反觀甄嬛被囚禁,皇帝的旨意卻是「只許按答應份例給莞嬪,新鮮的吃食也不許給」,後來還是流朱拼了性命才換來太醫。

​皇帝都明確告訴甄嬛只要她不再生事,就給她貴人的位分讓其安度餘生,只可惜甄嬛太把自己當回事了,說到底!甄嬛的確有些「恃寵而驕」,都進宮了,還想什麼「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的夢想呢,殊不知伴君如伴虎,所以說甄嬛失寵,絕對不是只因為誤穿了純元故衣,還有之前積累的這些事情,皇帝早就在心裡對甄嬛不滿了,故衣的事情不過是個導火索而已,你們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GA1928BjYh_GJGVAXn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