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葡萄的繪畫技法

2019-06-11     藝術929

葡萄,屬木質藤本植物,品種繁多,營養豐富,歷史悠久。《漢書》記載:自張騫出使西域,得其種還,中國始有了葡萄。《本草綱目》說:圓者名龍珠,長者為馬乳,白者像水晶,黑者賽珍珠……

葡萄之所以能入詩入畫,除了上述的不凡來歷,還因其形色美,象徵性強:如珠如玉,琳琅滿目,碩果纍纍,既吉祥又喜氣,宛若人生奮鬥之天道酬勤。那麼在中國國畫中,葡萄的繪畫技法究竟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們一起來了解葡萄結構以及作畫技法:


國畫葡萄的繪畫技法 (圖1)


一、葡萄的結構

1.果:中國國畫中的葡萄漿果形狀有圓形、長圓形,果臍長在下方正中。勾畫時用小狼毫中鋒從左至右行筆,一串葡萄中靠左的葡萄果臍點在左側,靠右則點在右側,背面的葡萄只見枝不見臍。葡萄串的外形應有錯落,忌左右對稱。

2.葉:中國國畫中的葡萄葉呈掌狀,三至五出。葉根部內凹,接較長的葉柄,自葉柄到葉尖生有主葉脈,主葉脈兩側生附葉脈。葉有正、側、仰、背的各種姿態。行筆要有提按,忌平均用力。

3.藤:葡萄藤蔓為多年生木本,有老乾也有新枝。木本枝幹多年生,表皮粗且皺,生長彎曲,用長鋒筆中鋒勾畫出枝幹曲線,要穿插自如,飄逸多姿,起到收氣作用。

國畫葡萄的繪畫技法 (圖2)


二、葡萄寫生

寫生不是照相,需要刪繁就簡,在中國國畫的繪畫技巧中如有的葡萄串形狀不美,可剪除部分;串與串之間太平均、分散,需加以調整,突出重點。葉子太多,同樣要刪除,注意留足空白。

國畫葡萄的繪畫技法 (圖3)


三、葡萄的畫法

1.果

中國國畫紫葡萄畫法:紫葡萄由曙紅、花青、藤黃調成。花青的多少決定顏色的深淺,下筆要有深、中、淺變化,畫淺淡的葡萄時,筆尖蘸汁綠(用藤黃和花青調成),或蘸清水。用中號羊毫筆,中鋒行筆.由左至右畫半圓,同樣筆法從右至左略帶側鋒,完成另一半。三五個一組。再由幾組連成串,每組均有深淺變化,依照順序圍襯,注意色彩的遞變,層次分明。畫最亮的葡萄,筆尖均需蘸水或汁綠。葡萄串各組之間一般都挨得很緊,幾乎沒有空隙畫梗;這就需要剪裁,有意留些空隙,以顯得透氣空靈。在半干時用深紫色點葡萄的果臍。

國畫葡萄的繪畫技法 (圖4)


中國國畫綠葡萄畫法:用藤黃、花青、曙紅、三綠調成。畫淡色葡萄時藤黃偏多,曙紅少許;畫深色葡萄時花青偏多,曙紅少許。用中號羊毫筆調淡綠,筆根蘸深綠,筆尖蘸曙紅加少許藤黃,或蘸清水,靈活使用。先畫各組中突出的幾個較亮的葡萄,再用深色葡萄去襯托。各組之間的顏色,由淺至深,自然過渡。用長鋒筆調赤墨或中墨畫果梗,使葡萄連成串。

學習國畫紫色葡萄的畫法:

國畫學習紫葡萄技法的是在宣紙上將整串紫葡萄可以分為若干小組,一般分為三、五組,每組六、七枚紫葡萄。每一枚紫葡萄的國畫技法,是將大白雲筆在筆洗中蘸濕,筆中的水擠干,然後用筆尖蘸紫色在色盤中調至毛筆中部,此時毛筆上的紫色為筆尖深、筆根淺,再用筆尖蘸汁綠色少許,在色盤中調至汁綠與紫有過渡,此時毛筆上的顏色變化應為:綠——綠紫——紫——淡紫。

國畫學習用左右兩筆畫整串紫葡萄時,左一筆細短,用筆鋒畫,右一筆寬長,用筆鋒和筆腹畫,畫成半圓形。由於筆尖有清水而且含有汁綠,畫出的紫葡萄應該是左上部明亮泛綠色,右下部灰暗呈紫色,彼此形成了極強的明暗立體感和微妙的色彩變化。

用此國畫技法畫的紫葡萄亮部已含有高光,所以不必留出或再點高光。高光太強則像玻璃球,反而會破壞紫葡萄應有的質感。紫葡萄的形狀可以畫圓形,也可以畫成長圓形,每枚的大小要有些變化。

整串紫葡萄中,特別是邊緣,一定有被遮擋而只能看到半個的紫葡萄,也應該畫出來。整串紫葡萄的外形應有錯落,有變化,有密集,也有鬆散。要避免形成左右對稱,或有規則的幾何形。用濃重顏色畫的紫葡萄托裱時顏色容易脫落,可以在重顏色紫葡萄周圍畫一些淺色紫葡萄,即使托裱落色也對畫面影響不大。

一串紫葡萄中的一組有兩三枚淺的,畫時筆中水分要多些,各枚紫葡萄之間的位置要有錯落,避免形成直線。可在淺紫葡萄的一側,畫中間色和深顏色。雖深色紫葡萄的用色量大,但筆中仍然需要含有一定的水分。每枚紫葡萄之間的空隙要用比紫葡萄稍重的顏色充填。紫葡萄珠相臨或空隙間要填上色,顏色相接而滲化是正常的,要有渾然一體的感覺。如此完成一串紫葡萄中的一組,這樣的三、五組合在一起便組成一串。

在一幅畫中要注意紫葡萄的虛實,要近實遠虛。虛的紫葡萄顏色淺淡而且不需要有很強的立體感。紫葡萄小枝、果臍不可畫得太清楚。有時在半干時罩染一遍淡石青(石綠)水,既可畫虛推遠又可將顏色統一。

紫葡萄生有果臍。果臍位置長在紫葡萄下方的正中,在寫生觀察時,果臍並不明顯,畫時有所誇張。畫果臍可用深紫色在已畫的紫葡萄七成干時點圓點。為了表現透視關係,一串紫葡萄中靠左的紫葡萄果臍點在左側,靠右則點在右側,下方的點在下面。背面的紫葡萄只見枝不見臍,畫時用調有深淺顏色的筆一筆畫出。

紫葡萄的小枝用調有深淺的綠色,用書法中的起筆、收筆的國畫技法,以中鋒寫出。在枝與枝相交處用筆要粗壯,要筆筆送到。紫葡萄串上的小枝雖然不多,但是最見筆,要注意畫好。紫葡萄的小枝較軟,果實較重,所以紫葡萄在生長成熟時下垂著。小枝左右兩側紫葡萄的多少,重心要考慮周到。

將調好色的毛筆用筆尖蘸吸清水,在色盤中微調,使筆尖的水吸入毛筆,但是不可破壞毛筆上已調好顏色的順序。如果覺得筆尖清水不夠,可以再次用筆尖蘸清水。這一調色過程是畫出紫葡萄立體感和豐富色彩的關鍵,比實際畫紫葡萄的過程更為重要。


國畫葡萄的繪畫技法 (圖5)

2.葉

中國國畫中葡萄葉為掌狀形,用大號提斗筆,先蘸飽中等墨色,行筆前再蘸濃墨,從左至右分五筆完成。掌握水分不宜過多,收筆時略帶回鋒,方顯得厚重飽滿有質感。最後待半干時用長鋒筆勾葉脈,注意葡萄葉脈和其他葉脈勾法有所不同。

畫側面葉片時,先從背面的淡葉畫起,根據朝向角度不同再畫正面部分。

在中國國畫中畫多葉重疊時,注意用筆表現多種姿態的朝向。可用墨色調花青,筆尖蘸些許赭石畫出有濃淡、疏密變化的葉片,葉與葉之間留些空白。以增強空間感。


國畫葡萄的繪畫技法 (圖6)

3.藤

在中國國畫中牽藤拉線條,其目的是為了將上下左右分散的組葉和葡萄串有機地組織起來,既建構了整幅畫的骨骼,又因其自纏與互纏的生機勃勃而成為一幅作品的「生命線」,也是一幅畫的靈魂。平時多觀察,勤寫生,熟悉老藤新蔓形象。畫時起筆宜用中淡墨,再蘸點濃墨,纏繞的藤分其前後層次,頓挫與轉折間的不規則互換,使老藤更有滄桑感。


轉自:工筆畫

【 版權聲明 】

我們尊重原創,《藝術929》所推內容和圖片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將及時改正並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9prO2wB8g2yegNDQp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