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腳」的風氣在我國歷史上存在了上千年,甚至在一些史書中曾提到早在隋朝時期就有女子裹腳。但是讓人詫異的是,這一風俗傳入民間後,千百年不衰退,直到民國時期還有女子裹腳,這些女子出門的時候有人抱,很多人一年都不洗腳,還有人靠著小腳嫁入了豪門。
在大多數的史書中認為,這種風氣起源於北宋時期,當時的人們十分保守,覺得女子的腳只有丈夫才能看,因此還沒出嫁的女子就會將自己的腳緊緊的裹起來。後來,人們又覺得裹腳之後,女子走路搖擺不穩的樣子有一種婀娜的美感,還有一些士大夫公然宣揚裹腳的好處,漸漸的,腳的大小就作為了美女的標準。很多大腳的女子,在當時都很難嫁出去。
後來到了明朝,這種風俗達到了鼎盛時期。隨著滿清的建立,當時的統治者曾經下令要廢除這種沒有人性的習俗,但是這一習俗已經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幾次三番下令禁止都無濟於事。很多家庭依舊會給女孩裹腳,很多男子還會將腳的大小看作一個女子是否美的標準。
因此到了民國時期,即便新的思想大量湧入,但是在一些不太發達的地區,人們依舊堅守著裹腳的傳統。當時的人們對於「腳」有一種病態的審美,覺得越小的腳越美,因此很多家庭會在女孩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纏上一層又一層的布。這個時候的女孩,還沒完全學會走路卻已經開始裹腳,這就使得她們之中的很多人長大以後無法行走。而那些有錢人家的小姐,每次出門只能由僕人抱著,並且美其名曰「金貴」。
在當時很多貧困的家庭更樂意將女兒的腳裹的越來越小,這樣的話,到女兒該成婚的時候,就會更加容易被有錢人家選中。曾經有不少女子,就靠著自己的一雙三寸金蓮順利嫁入了豪門當中。但是,對於她們來說,裹腳的日子每一天都極其痛苦,她們的腳早已變形,傷口長年裹著長布,10個女孩中有9個都是潰爛的。
而且對於這些女孩來說,洗腳也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首先洗的時候要確保沒有人看到,包括自己的丈夫也不能看。隨後,她們會解開一層一層的布,有的布可能還和傷口黏連,傷口沾到水後十分痛苦,洗完後還會給自己上藥。因此對於很多女子來說,洗腳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很多沒有條件的女子可能一年都不洗一次,其味道可想而知。
所幸,這樣的習俗早已在我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