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在幼兒園吃法?得知原因後,寶媽自愧不如

2020-02-15   福娃談育兒

孩子出生之後,父母都非常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加之營養補充、飲食健康對於孩子的身體影響比較明顯,所以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大部分的家長常常也會向幼兒園老師打聽自家孩子在幼兒園吃飯是否正常?有沒有剩飯的情況?

前幾天和閨蜜聊天的時候,說到了孩子是否上幼兒園的問題?她想讓自己的孩子去上幼兒園,但是又害怕孩子在學校吃不好。畢竟在她看來,大鍋飯必然而然不會像爸爸媽媽所做的飯那樣美味可口,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加上孩子三歲多又正是長身體的階段,一旦飲食健康出現問題就會影響他們的成長發育,甚至讓孩子長得矮。當時在討論的時候,周圍有一位寶媽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們要是向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的寶媽打聽,就會知道家裡面的專屬廚娘可能比不過幼兒園的大鍋飯。我家孩子之前在家裡面吃飯,基本上只能吃上多半碗,但是一去幼兒園差不多吃一碗多。之前老師說的時候我還不信,直到有一次看視頻才發現真的是這樣。"

確實聽完這位寶媽所說的話,我們也感到十分的震驚,但是後來了解了在幼兒園之中的生活,也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差異化的狀況。

孩子為什麼在幼兒園吃的多,這幾個原因不可忽視

孩子在幼兒園和家裡面的飲食環境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加之孩子在吃飯的過程之中也會受到老師的監督,自然而然他們的飲食習慣也會產生一定的變化,根據一定的觀察,我們發現孩子在幼兒園吃的多主要和以下幾點有關:

1、吃飯有時間限制

在家裡面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也不會限制孩子吃飯的時間。基本上孩子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孩子想吃多久,就吃多久。畢竟父母也不願意催促著孩子吃東西,害怕他們的腸胃受到一定的傷害。

可是在學校,大家都是固定在某一時段,所以孩子也會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相比於平時比較懶散的吃飯狀態,在學校吃飯時候的專注,會使得孩子腸胃大開、食慾更佳。

2、不會有零食的存在

有一部分寶媽為了讓孩子吃得更多,可能會選擇以零食為誘惑。比如孩子多吃一口飯,就給他一袋小零食。雖然這樣的情況會讓孩子吃得比之前多一些,但實際上也已經影響到了孩子的食慾。

或許在他們的想法之中,認為飯菜食之無味,對於零食的期望超過了飯菜。可是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必然不會給孩子準備好零食。孩子明白這樣的情形,自然而然不會有太多的要求。好好的吃飯,集中注意力於這一件事情,比之前吃的更多。

3、比拼的過程

大部分的老師在吃飯之前可能會給孩子們說:"這次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吧,看看哪個小朋友吃得最快,吃得最多我們就給他獎勵。"

小孩子的世界是比較單純的、天真的,在和別人吃飯的過程之中,他們也會注意其他人的速度,生怕自己落後。就是因為這種競爭心理的存在,也使得孩子慢慢的改變了自己吃飯的習慣。

相比於平時家裡爸爸媽媽追著喂的狀態,孩子會非常的自覺,同時具有一定的勝負欲。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吃的更多是比較正常的狀態。

想讓自家孩子吃得多 快速成長發育,聰明寶媽這樣做

當然說到了上面的情況,很多寶媽在開心之餘,也會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得多,滿足身體所需營養。實際上,我們可以這樣做:

1、立規矩

家是一個讓孩子感覺十分放鬆的場所,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會具有專注力。吃飯過程還要想要看電視,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想要吃得多是不太可能。所以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必須定時、定點、定量地吃飯,慢慢地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使得飯菜花樣化

有一部分孩子喜歡吃幼兒園的飯菜,還是因為這些飯菜花樣非常多。廚娘在給孩子做飯的過程之中,考慮到了孩子本身的性格,所以會想辦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比如蒸一些五顏六色的饅頭,利用純天然的材料。寶媽想要讓孩子吃得更多,也必須懂得抓住孩子的胃。

幼兒園廚娘和寶媽所做的飯菜確實存在巨大的差異,但是我們也相信寶媽通過一定的努力,了解到上面所說的5種情形,一定能夠讓孩子吃的健康、吃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