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的記憶,離不開珠江,更離不開珠江啤酒

2019-11-13     廣州直通車

「喂老友 你幾耐冇飲過老珠了」

酒,在中國一直以來就是社交利器,由此也催生出了一個龐大的市場,但是在現如今的聚會社交中,朋友們對於啤酒的選擇似乎會更傾向於百威,而作為廣州的本土品牌,珠江啤酒已經好久沒有出現在視野當中了,不僅是消費者不去選,酒吧,飯店也似乎很少會將珠江啤酒作為主打。就像上面說的,各位你們已經有多久沒有喝珠江啤酒了?

Part.1 廣州人的驕傲

1985年11月,珠江岸邊的磨碟沙東部,出現了一條特別的風景線,一個個高大的發酵大罐和麥芽倉被建立起來,它就是珠江啤酒廠。而屬於廣東人的一代啤酒傳奇,也是從這一天開始的。

要知道廣東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大省,同時還是一個啤酒消費大省。但直到珠江啤酒出現之前,廣東一直都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本土啤酒品牌。而珠啤的誕生不止帶給廣東人不一樣的新鮮體驗,更是成為大排檔,食肆餐桌上的必備品

雖然珠江啤酒起步較晚,但是得益於廣州「親兒子」的地位,珠江啤酒得到了許多政府方面的支持,再加上自身的努力,珠江啤酒僅用了5年時間,便實現產銷量與創匯量全國第二的優秀成績

之後,珠江啤酒為了增加自身競爭力,開始涉足「純生啤酒」。這裡和不了解啤酒的朋友介紹下,所謂純生啤酒,是只靠純培養的啤酒酵母發酵而成,口感更好,但在當時全世界也就幾家能生產。而珠江啤酒廠在「不具備生產純生啤酒的技術和管理條件」下,完全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中國純生啤酒的創始者,誕生了中國生產的第一瓶純生啤酒。1997年「珠江純生」正式面世。

正是因此,珠啤正式確立了「華南王」的地位,在當時更是有「北有青島,南有珠江」的說法,可想當時珠江啤酒在當時華南地區的影響力。

Part.2 近十年的停滯不前

雖然珠江啤酒靠著自己的實力在市場上獲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啤酒行業一直都是資本的遊戲,從90年代開始,外資啤酒巨頭就開始入股、收購國產品牌,布局中國市場。不僅是國外品牌,國產品牌青島、雪花等也在這一年瘋狂的擴張。

其實,珠江啤酒在當時也感到了市場競爭的激烈,因此很早就布局好了全國擴張的版圖,但是受限於資本以及體制僵化等問題,珠江啤酒在那幾年除了在外省多做了幾個銷售中心外似乎就沒有更大的動作。

此外,珠江啤酒當時還引進外國資本,出售了公司24%股份給到了比利時啤酒巨頭英特布魯,然而即使如此,對於珠江啤酒本身的發展也沒有太大的提升。2008年,英特布魯以520億美元的價格合併了擁有百威品牌的全球啤酒巨頭AB公司,成立了百威英博集團。然而早在2004年AB公司就已經收購了哈啤的全部股權。

此外,在本土市場,隨著百威和燕京的入侵廣東,珠江的優勢也在慢慢褪去,對於年輕人來說,雖然同屬於一個母公司,但是青島百威更加時尚,品牌更好,對於收入較低的人的打工者來說哈爾濱燕京之類價格更加的便宜。

最後,在廣告營銷方面,哈啤與百威在全國方面的廣告投入都很大,「一起哈啤」、「百威敬真我」,這些廣告詞設計的也極其出色。於是慢慢的,別說全國或華南市場了,在廣州這個本土市場,珠江啤酒也在逐步失掉自己的陣地。

Part.3 珠江啤酒的復甦之路

當然,珠江啤酒並不會就這麼沉淪下去,面對國內不斷崛起的新興品牌,以及不斷進口的外國啤酒,珠江啤酒積極迎戰,不僅革新了傳統舊包裝,還推出了不少新產品。

珠江零度

雪堡系列

比如主打精釀的雪堡系列、菠蘿啤、零度系列,此外還邀請了華晨宇、易建聯等當紅明星,作為品牌的代言人。

不僅如此,珠江啤酒還建立了,珠江-英博國際啤酒博物館,以及在此基礎上搭建的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這些建築的建造及開放,可以讓大家真切地,領略珠江啤酒的獨特魅力,成功吸引到眾多遊客的光臨,甚至成為年輕人當中的「打卡聖地」。

還是希望這個老廣品牌能再一次的崛起,畢竟當年十塊錢三瓶的老珠江的記憶會在我的心中永遠不會抹去。

最後,對於珠江啤酒你有什麼好的回憶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6VYa24BMH2_cNUgasC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