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博腦科醫院供稿
身體不適怎麼辦?在現今這個網絡高度發達的社會,我們把症狀放到網上一搜索,便能第一時間知道出現這些出現身體不適可能的原因,但帶來便利的同時,鋪天蓋地的信息也如洪水猛獸般讓我們無法分辨其真假。
小丁一家來自美麗的彝鄉楚雄,初次看到小丁一家,黑瘦的丁爸,滄桑的丁媽和飽受癲癇疾病折磨的小丁,主管醫生田楊大夫正在給小丁換藥,小丁父母在一旁安撫著小丁,「小丁剛做完顳後、頂後、枕部病灶及致癇灶離斷術,手術挺成功的」田楊醫生對我們說,小丁媽媽關切的眼神中似有一絲疑慮,在跟媽媽仔細了解下得知,這是一個深受「虛假醫療信息」毒害的家庭......
回憶起小丁的病情,媽媽泛紅的眼眶總是濕潤的,原來,小丁在出生時因為窒息,出生3天便出現抽搐,檢查發現顱內出血;到1歲半時,甚至出現了意識喪失,雙眼上翻,臉色及口唇青紫,牙關緊閉,口吐白沫,雙手握拳,四肢強直僵硬性抽搐等一系列癲癇發作症狀,到當地醫院就診,因當時醫療水平有限,未診斷明確,之後小丁也沒有出現這些症狀,直到5、6歲時,小丁再次出現之前的症狀,還有加重的表現,在當地醫院診斷為「癲癇」,醫院予藥物治療,就這樣維持了兩三年,小丁病情再次加重,普通藥物治療已無法控制,一家人帶著小丁到過北京,跑遍雲南大大小小的醫院,求醫路本就不易,這一路還深受「虛假醫療信息」毒害,「伽馬刀、背部切開埋線、脊柱穴位注射、機器人手術、納米技術治療」這些你聽過沒聽過的治療在這個孱弱的孩子身上都做了一遍,「我們家前前後後已經被騙了100多萬」一旁的丁爸氣憤的說到;小丁是家裡的獨生子,丁爸丁媽是失地農民,因為小丁生活無法自理,丁媽只能在家照顧小丁,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就靠丁爸一個人打工掙錢,為了給孩子治病,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已經負債纍纍。
術前影像資料
幾經輾轉,抱著最後的希望,一家人來到我院,找到了任傑副院長,任惠教授和任傑副院長共同查看了患者,為小丁安排了詳細的檢查,在一病區功能神經外科醫護團隊、神經電生理、神經心理、影像科等科室的同理配合下,為小丁提供了詳細的檢查評估和手術方案,結合檢查結果和病史,任傑副院長表示:患者影像學病變範圍廣,考慮與新生兒期腦缺血、缺氧及新生兒期顱內出血有關;腦電圖提供了重要信息,通過幾天的連續監測,捕捉到了數次小丁的臨床癲癇發作,均顯示放電來自右側後枕部放電,且入院前4種抗癲癇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通過手術治療可較好地控制癲癇發作,離斷手術屬於創傷較小的癲癇手術技術,通過手術對放電的大腦組織進行離斷就像把壞人送進監獄終身監禁,但並不實行死刑。這樣能夠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失血。
腦電圖檢查資料
經過幾個小時,為小丁施行的「右顳頂枕開顱顳後、頂後、枕部病灶及致癇灶離斷術」順利結束,小丁生命指標一切正常,已經順利出院。
術後CT檢查
任傑副院長表示,對癲癇患者要及時診斷,及早治療,治療越早腦損傷越小,復發越少,預後越好。新生兒產傷是癲癇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避免產傷對預防癲癇有重要意義。去除或減輕引起癲癇的原發病如顱內占位性疾病、代謝異常、感染等,對反覆發作的病例也有重要意義。
離斷術是一種適用於頑固性癲癇的治療方法。對於以往的常規腦葉切除術而言,離斷術手術創傷小、術後併發症少、致死致殘率較低。昆明三博神外一病區功能神經外科開展的致癇灶多腦葉離斷術,不需將腦組織切除,只需要將病側半球傳導至同側丘腦的各種纖維徹底離斷,使大腦異常放電不能擴散,從而更好的控制癲癇發作。腦葉離斷術對於由單側大腦半球顯著功能障礙導致的癲癇患者,特別是兒童來說,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在確定診斷具有明顯手術適應證後,應抓住時間儘早手術,病人年齡越小、腦功能可塑性越強,隨著年齡增長,大腦可塑性會逐漸降低。正因如此,腦葉離斷術比同類手術更具複雜性和挑戰性,目前整個西南地區甚至全國能開展此類手術的醫院和診療中心並不多。
所以,在明確診斷後,就醫選擇也很重要,要學會分辨虛假信息,挑選正規、權威、有公信力的醫院就診,減輕家庭負擔,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早日擺脫疾病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