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八歲前有這些「節儉」行為,將來容易沒出息,父母不值得炫耀

2020-10-18     群美育兒

原標題:孩子八歲前有這些「節儉」行為,將來容易沒出息,父母不值得炫耀

引言:

以前的家長,尤其是老一輩,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喜歡把「勤儉節約」四個字掛在嘴邊。當然了,能夠教會孩子節儉肯定是件好事,但是節儉過了頭,孩子就容易變得小氣吝嗇,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試吃」就要吃飽,免費的便宜為啥不占?七歲孩子語出驚人

生活案例:小李是一家大型購物超市的促銷員,主要負責糕點專區的試吃貨架管理,只吃不買光占便宜的顧客見的多了,小李也無所謂,但是這天,她的三觀又一次被刷新了。

一對母女來到小李負責的貨架前,試吃了台子上所有的糕點,但是卻沒流露出想買的意思,吃完就走了,小李就沒有在意。

誰知道過了一會,這個媽媽又帶著孩子來了,又是新一輪的試吃開始,還催促小李擺放新的糕點,因為之前的要吃完了。

小李問她;「小妹妹喜歡吃這個糕點嗎,這裡量少,可以讓媽媽多買一點帶回家吃哦。」

誰知道這個年僅七八歲的小女孩卻回了這樣一句話:「我不買,免費的東西就能吃飽,為啥要花錢?」而她的媽媽就在旁邊站著,完全沒有制止孩子的意思。

這讓小李大跌眼鏡,居然還會有這樣教育孩子的家長?真的難以預料她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這位媽媽可能還在為孩子的「節儉」沾沾自喜,殊不知這樣可能會毀了孩子!

8歲之前,千萬別讓你的孩子養成這些「節儉」的習慣,否則會影響他的一生!

占小便宜式「節儉」

總有些人覺得,不花錢=節儉,所以會打著節儉的口號去占別人便宜。超市試吃,只吃不買;買東西要捎頭,不給就自己拿。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是從小養成了愛占小便宜的孩子,長大不僅會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失了大局觀,還有可能走入歧途。

那些愛占小便宜的人,很容易掉進別人用「餡餅」設下的騙局,比如商家用免費送奶粉的形式套取孩子的出生證明信息,騷擾家人售賣產品等等,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有愛占小便宜的毛病,一定要及時糾正他。

葛朗台式「節儉」

吝嗇、摳門,成了這些人的代名詞。他們不會主動去占別人便宜,但是別人也別想占他們便宜。

同學借個鉛筆橡皮他都會拒絕,感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就連最親密的朋友需要幫助,他們也會再三衡量利益得失再選擇是否幫忙,極其影響人際交往關係。越吝嗇,朋友越少,孩子最終會變得孤僻自閉,被其他人孤立。

鑽空子式「節儉」

有些家長帶孩子出門,為了省下幾百塊的車票門票,恨不得把孩子壓縮到一米之下。過了130cm的孩子,也被父母教著在檢票時屈膝,說白了,就是逃票,是一種非常沒有道德的行為。

從小就學會鑽道德空子,長大了會不會鑽法律空子走上歪路?答案我們不得而知。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勤儉節約價值觀?

教會孩子什麼是物權意識

從兩歲孩子開始初步形成物權概念,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逐步給孩子培養物權意識,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你的」,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公共的」,讓孩子產生基本的所有權概念。

提升孩子的眼界:該省省,該花花

貪小便宜的人,往往很難獲得成功,幫助你的孩子樹立大局觀,不要因為一千塊放棄一萬塊,該大方的地方絕對不能省。

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做到了勤儉節約而不吝嗇,那麼孩子肯定會跟著父母學。如果父母我行我素卻給孩子立下種種規矩,也是起不了作用的。

結語:

我們提倡勤儉節約,卻也要把它和小氣吝嗇區分開來,正因為孩子沒有辨識能力,家長才更應該以身作則,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他們將來有作為。

你家的孩子有節約的好習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討論。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yRUPXUBd8y1i3sJ5k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