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死灰復燃,從未經歷過的爸媽如何保護寶寶?

2021-05-10     兒科醫生魚小南

原標題:猩紅熱死灰復燃,從未經歷過的爸媽如何保護寶寶?

猩紅熱?

你是不是覺得「聽上去很遙遠」?也是,現在很多爸媽確實沒經歷過,也壓根不會去關注。

但現在不關注不行呀,近年來國內外猩紅熱死灰復燃、重出江湖、打不死的小強……像去年,青海玉樹某中學就發生了猩紅熱聚集性疫情,被感染的學生還不少。

(來源:北京青年報社)

國外中招的兒童更多,英國一周內就480名兒童感染。畢竟,猩紅熱曾經是西方世界兒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快狠准。

(來源:新聞看看)

所以,爸媽不要因為自己沒得過,也很多年沒聽說過它了,就放鬆警惕了,專家的呼籲還是要看看的,在疾病高發的季節保護好寶寶。

猩紅熱是啥?

猩紅熱是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小兒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也是一種出疹性傳染病。

就是從頭到腳發滿的紅疹子,老實講,看著有點瘮人。

冬春兩季是猩紅熱的高發期,因為它主要是靠空氣飛沫傳播,這兩個季節也剛好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猩紅熱就來湊熱鬧了。

所有人都可能被感染,但寶寶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成人,尤其是5-15歲的。

猩紅熱的症狀:

症狀主要有發燒、咽峽炎、全身都發出皮疹,皮疹消退後會脫皮或脫屑。

爸媽就有疑問「咦,這些症狀其他病也有啊,怎麼確定就是猩紅熱?」拎重點:

出疹——猩紅熱的皮疹來得比較快,第1-2天就會發出來,先從耳朵後面、脖子、上胸部開始,一天之內疹子自上而下橫掃全身,還是針帽大小、密集均勻的那種點狀充血性紅疹,一般2-4天就會消失(重症會持續5-7天)。

手感——按上去很粗糙,砂紙一樣的手感,皮疹退掉後會脫皮。

發熱——先是突然發熱,剛出疹子時體溫還會升高,等到疹子發滿全身了,「盛極必衰」體溫逐漸下降、疹子也慢慢消退。

舌頭——舌頭上有腫脹的白點點,有點像草莓,也叫「草莓舌」。

通過周圍血象和病原學檢查來輔助確診。

如何治療?

一旦確診是猩紅熱,隔離+治療雙管齊下。

因為猩紅熱容易傳染,隔離至少7天,咽拭子培養3次陰性+無併發症才能解除。

早期一般用抗生素,青黴素是首選藥物,對青黴素過敏就用紅黴素或頭孢菌素(嚴重的還要掛水)。用了抗生素,還能防止猩紅熱引起急性風濕熱。

其他的就是高燒要退燒,如果發生感染性休克,還要抗感染、擴容、糾正酸中毒,以及並發的中耳炎、鼻竇炎、腎炎、心肌炎……來湊熱鬧一個治療一個。

以及,多休息、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勤洗手,保持口腔和皮膚的清潔衛生。

只要遵醫囑服藥,基本不用住院,1個月後複查就行。重點:遵醫囑,不要看看病情好轉了就擅自停藥。

同時,還要在家多觀察寶寶的尿尿,一旦顏色變濃、尿量減少、寶寶臉也腫了,就要去醫院,可能並發了腎炎。

「疹子和脫皮怎麼處理?」看到有脫皮,你和寶寶都不要手欠去撕,這跟撕倒刺一樣,很容易撕出血或感染,剪刀剪掉就行。

如何預防:

別指望疫苗,目前還沒有針對猩紅熱的疫苗,爸媽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把這些事做到位吧:

  1. 猩紅熱主要靠飛沫傳染,少帶寶寶去人多且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比如大型室內商場等地。
  2. 如果要去,要戴口罩,特別是去醫院候診時。
  3. 外面浪浪回來,洗手洗臉換外套……一氣呵成。
  4. 如果班上有小朋友傳染了,要隔離。生病的小朋友就暫時別上課了。
  5. 多鍛鍊身體,飲食科學合理,保持充足睡眠,增強抵抗力。

總之,少湊熱鬧,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勤洗手、戴口罩,真的是啥啥都管用的「萬金油」,也祝寶寶們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yHXVHkBrsvY2_UuPF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