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出台這個《意見》:劃定疫情分區,實施分區分級防控

2020-02-24     活力玉泉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關於實行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意見》,統籌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日前,呼和浩特市制定《關於實行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全市要按照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原則,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以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為抓手,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在全力阻擊疫情的同時,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打好三大攻堅戰,落實好推動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要求,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把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完成好,確保我市「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精準劃定疫情分區

《意見》要求,以縣域為單元,動態研判不同區域風險等級,分類實行差異化策略。

自治區根據疫情風險程度由高到低分為4類地區。

一類地區:短期內疫情迅速傳播、出現社區流行的旗縣區。

二類地區:發生聚集性和暴發疫情的旗縣區。

三類地區:有輸入性散發病例或相鄰省份有較重疫情的旗縣區。

四類地區:無病例或最後1例病例治癒出院且14天後無新發病例的旗縣區。

根據自治區對4類疫情地區的評估劃定,呼和浩特市目前暫無一類地區;新城區、玉泉區為二類地區;回民區、賽罕區為三類地區;土左旗、托縣、和林縣、清水河縣、武川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四類地區。為爭取早日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將呼和浩特市列為三類地區的回民區、賽罕區和列為四類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金川、如意兩個片區與列為二類地區的新城區、玉泉區,全部按照二類地區的標準和規範進行管理,實現城區統一部署、聯防聯控。今後根據各地區疫情變化,動態調整各旗縣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防控類別。


實施分區分級防控

各類地區都要緊緊圍繞「提高收治率、治癒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認真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要求,抓好各項防控政策措施的落實,織密織牢三道防線。一是要守住交通卡口防線,加強航空、鐵路、公路等重點出入口管控,落實體溫檢測排查等各項措施,把好外來人員進入我市第一道關口。二是要守好社區(村)管控防線,實施網格化、專業化、地毯式排查管控措施,群防群控、聯防聯控,追蹤和集中管理重點人員,落實機關企事業單位防控責任和個人防護措施,嚴防疫情擴散和蔓延。三是要把住就診篩查防線,加強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規範化服務,落實新冠肺炎診療規範和防控方案,儘快檢查、及早排查、及時轉診。強化醫療機構內部防控,嚴防醫療機構內交叉感染和疫情擴散。在落實以上共性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對4類地區按照以下次序累加實施疫情防控策略。四類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精準預警」防控策略,保證正常經濟社會運行。三類地區,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入輸出、精準預警、精準救治」防控策略,保證國計民生相關經濟社會活動有序運行。二類地區,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入輸出、精準預警、精準救治、精準處置」防控策略,確保重大經濟社會活動正常運行。一類地區,在二類地區防控策略基礎上,實施疫區封鎖等最嚴格防控策略,確保人民群眾基本民生和涉及全局的重大經濟活動運行。


抓實防控重點環節

圍繞「四率」抓好疫情防控。即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加強定點醫院能力建設和診療管理,加快疑似病例檢測速度,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統籌各類醫療機構、人員、物資,實施分類管理、梯隊部署,做好防大疫準備。


加強流動人員管理。做好流動人口監測,嚴格執行機場、火車站、公路卡口進出人員體溫檢測、人員登記全覆蓋,將公路卡口、「一場兩站」進入的新返呼人員數據App平台給旗縣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開通後台埠,由旗縣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專人實時分類監管,守住疫情輸入輸出關口。


加強社區管控。提高網格化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重點加強來自疫情高發地區人員的排查,紮實做好密切接觸者和重點疫區往來人員追蹤,切斷疫情傳播途徑,落實「四早」措施,降低感染率。將外國人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關注其合理關切,做好相關服務管理工作。


加強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認真執行《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機關幹部職工實行「雙實名、雙報到 」等管理工作的通知》,嚴格實行機關單位人員管理日報告制度,加強對機關單位的防控和協調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強化傳染源管控。對重點人員登記造冊、上門觀察,對密切接觸者全面落實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支持企業有序開復工

推動企業分類分批覆工復產。各地區各行業主管部門迅速組織開展企業工作人員、疫情防控、物資儲備摸底調查,結合地區分類、產業特點和企業實際,統籌制定分類分批覆工復產方案,細化復工流程,嚴格落實復工標準,實行復工企業備案管理,全面加強監督檢查。四類地區要做好各種要素保障,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和經營單位開復工。二類三類地區要堅持防護用品生產優先導向,推動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儘快達產,全力保障能源供應、交通物流、城鄉運行、市場流通和生產生活必需品等涉及重要國計民生領域復工復產。要分類指導駐呼及市屬國有企業率先復工復產,帶動其他企業復工復產。工業企業復工復產要認真落實《呼和浩特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其他企業如商貿流通、文化旅遊等企業開復工要參照此方案執行。


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市本級成立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專班,建立企業應對疫情專項幫扶機制,堅持「一企一策」精準扶持。各行業部門、各地區要繼續牢固樹立全方位服務企業意識,既要積極執行落實國家在市場保障供應、財稅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的政策措施、自治區《關於支持防控疫情重點保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和我市《關於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十五條措施》,又要主動上門服務,指導企業用足用好相關政策,下大氣力幫助企業解決用工短缺、資金鍊保障、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等現實問題。


抓好春季農牧業生產

切實保障農資供應。將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生產企業納入復工復產重點企業名單,並強化春季農資市場監管,加大專項整治力度,保障重點農資質量安全、供應充足,並且確保農資運輸暢通。


強化畜牧業生產和管理。加強以接羔保育為主的春季畜牧業生產,保障種畜禽、飼草料、獸藥等物資調運暢通,推動乳品加工企業正常生產。組織做好春季集中免疫工作,抓好鼠疫、非洲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布病等疫情防控工作。加強養殖場、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場、畜禽交易市場等重點場所和關鍵區域監測排查和清洗消毒,開展好活禽宰殺攤點的清理整治行動,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加強農牧業生產服務。及時發布氣象信息,密切關注農資供應、農產品銷售、墒情變化等情況,組織科技人員開展線上生產指導、種植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等技術服務。


抓好備春耕生產。二類三類地區要以村為單位加強管理和動態排查,指導農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幹活。抓好高標準農田和鹽鹼地改良,提前做好招投標等前期工作。穩定春播面積,實現應種盡種,提升糧食產能。加強在田設施蔬菜生產管理,抓好閒置溫室恢復生產,農機服務原則上要求就近作業。抓好生態建設、農田水利等相關工作。


保障人流、物流有序通暢

積極應對返鄉、返學、返工人員回流高峰。四類地區特別是與市域外其他地區交界的旗縣區要持續做好防輸入工作,全面恢復境內公路班線客運、城市公交等服務。二類、三類地區要在防輸入的同時加強外出人員管理,有序恢復公路班線客運、城市公交等服務。做好農牧民工等重點人群返崗的對接和服務。開闢員工返崗綠色通道,優先保障復工企業核心員工、技術骨幹及時到崗。做好返流態勢分析、防控能力評估、交通卡點排查、企業責任落實等工作,糾正對外來車輛和人員「一刀切」勸返等簡單做法。


確保物流渠道暢通。切實保障重要交通幹線及關鍵物流樞紐正常運行。按照「三不一優先」、「一斷三不斷」要求,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物資和重要生產生活物資「綠色通道」政策,對執行緊急運輸任務的運力給予優先保障、優先通行。在全市高速公路、國省幹線、主要道口加強人員部署,優化工作流程,統籌管控疏導,確保通道暢通。堅決糾正各類「硬阻斷」交通行為,禁止隨意設卡、挖斷道路、阻礙正常行駛車輛等行為。


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全力以赴穩住就業。通過緩繳社會保險費、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加大創業載體獎補力度等方式強化穩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可與職工集體協商,採取協商薪酬、調整工時、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保留勞動關係。對疫情期間企業新招錄的職工,相關部門免費組織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多措並舉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支持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網際網路進行供需對接。建立企業復工應急協調機制,組織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企業緊缺用工提供精準服務。積極引導因疫情無法外出的農牧民工參加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


持續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制定下發全市《企業復工復產後城市運行物資保障工作方案》,繼續按照「摸清底數、密切監測、暢通渠道、強化保障、從嚴監管、合理引導」的原則,狠抓生產、流通、銷售三個環節,強化儲備、監管、調控三項舉措。抓好重要民生商品生產,全力做好物資儲備、確保供應渠道暢通,嚴厲打擊哄抬物價、制售假劣商品、囤積居奇等違法犯罪行為,必要時投放政府儲備用菜用肉、調用內貿流通服務業發展資金,緊急啟動3400畝左右的溫室種植,確保重要民生商品不斷檔、不脫銷、價格不大幅上漲。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加大公共衛生服務設施的投資,加快推動市第二醫院遷建、內蒙古敕勒川醫院、市疾控中心升級改造等重大項目建設,強化重要醫療物資採購和專業人才培養,提升公共衛生防疫和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縣域綜合醫改工作,全面落實分級診療政策,著力提升旗縣區、鄉鎮、村醫療衛生水平。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要認真遵守開學規定,落實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要求,根據疫情發展情況組織安排網上授課,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平台保證教學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學校正常教學的影響,待疫情結束後及時恢復教學秩序。同時要制定應對大規模返學的工作方案,確保平穩有序、防控有力。


全力以赴穩投資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紮實做好地鐵二號線、巴彥路高架橋、金海路高架橋、昭烏達哲里木路提升改造工程等項目復工前各項準備工作。推動新機場開工建設。提前做好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業產業園等千億元級產業項目和恆大、祥生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確保按時落地開工。四類地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面推進項目開復工建設;二類三類地區重點要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準備,確保在具備條件時及時開復工。要做到疫情防控措施齊全到位,經疫情防控部門對其措施及方案評估符合要求後方可開復工,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開復工項目的管控。


加強重大項目服務管理。成立重大項目專項推進組,編制重大項目台帳,強化「周報告、月調度、季分析」工作機制,實行重大工程項目一項一策,及時研究解決項目開復工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問題。全面推開「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推行「不見面」審批,推廣網上收件、網上審批和網上出件。紮實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有序組織開展實地勘察、現場查驗等線下前期工作。推行項目代辦、承諾制辦結機制,為簽約落地項目提供全過程、個性化、精準化服務。圍繞疫情期間全市重大項目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不斷檔」,項目辦理全部推行線上運行,數字證書線上申請、郵寄到家,對涉及疫情防控、城市運行、生產復工和重點民生的項目,主動對接、超前服務,做好第一時間採購文件編制、公告發布和電子投標。


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加強財政收入管理,努力做大財政蛋糕,積極爭取更大規模的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資金和外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全力推動已列入計劃的中央預算內資金和地方政府債券儘快撥付我市並投入項目。積極與駐呼各金融機構對接,做好政金企對接座談會各項準備,拓寬重點項目融資渠道。制定並嚴格落實債務化解方案,確保完成今年的化債任務。


做好重大項目儲備。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和沿黃流域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緊緊圍繞建設現代乳業、大數據高科技、新型煤化工石油、煤電新能源、矽產業、現代生物製藥、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生態環保、文旅「十大產業鏈」,謀劃儲備一批高質量發展項目。結合產業園區和物流園區規劃調整,大力推動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園區轉型升級,為大項目、好項目搭建良好載體,創造更多新的增長點。爭取呼包、呼鄂城際鐵路和呼朔太高鐵項目列入國家中長期規劃。抓住國家即將加大疾控及應急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機遇,針對我市實際和短板,迅速謀劃儲備和啟動一批相關項目。做好城市軌道交通二期3、4號線和機場線的建設規劃編制及報批工作。


穩定促進居民消費

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容。發展壯大健康、養老、撫育、家政服務業,努力彌補疫情期間的缺口。四類地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儘快恢復餐飲、住宿、批發、零售等領域經營活動,促進消費回升。三類地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逐步恢復。


擴大實物商品消費。增加綠色食品、藥品、衛生用品、健身器材等產品供給。穩定汽車銷售等傳統大宗消費。引導傳統零售企業提升網絡營銷能力,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加快社區菜市場等便民消費設施建設,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深入推進農產品進城等農村電商發展。


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順應疫情催生的「不見面、不接觸」等新需求,推動城市供應鏈、冷鏈物流、智慧物流、城鄉高效配送、電商與物流協同發展,進一步釋放網絡消費潛力。積極擴大信息消費,培育網絡診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線上文化娛樂、影視及智能家居等新興消費業態。鼓勵快遞企業創新業態形式、擴大服務範圍,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


全力穩外貿穩外資

積極參與國際協調合作。支持外經貿企業抓緊復工生產,全面落實減免稅及緩交稅政策,加大貿易融資支持,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全力保市場、保份額、保訂單。積極拓展企業疫情防控急需物資進口渠道,協助解決防控物資快速通關和物流運輸等問題。


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對受疫情影響無法如期履行或取消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企業,指導企業及時申請辦理與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幫助企業維護合法權益。


提高服務水平。指導企業及時調整近期貿易促進活動,引導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參加網上廣交會、華交會和境外展會。做好分類指導和政策諮詢,為我市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外債創造條件,拓展企業境外融資渠道。


穩定經濟社會發展預期

加強經濟運行監測研判。認真落實《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員會財經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強化全市經濟運行調度分析和監測研判的通知》要求,精準研判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及疫情影響,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及時發現解決苗頭性問題,加強信息共享,定期分析調度,提供決策參考。提前謀劃政策預案,提高政策響應效率,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期間能源供應保障、市場價格異常上漲等工作應急預案。


加強輿論引導工作。積極主動做好疫情信息通報,加大權威信息發布力度,加強政策措施宣傳解讀,公開透明回應群眾關切。堅持以振奮精神、凝聚力量為導向,以正面宣傳為主,深入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宣傳自治區和市委、政府在防控疫情、穩定投資、服務企業、保供穩價、保障民生等方面出台的政策措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輿論支持。


維護安全穩定局面。將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工作統籌考慮、同步推動,持續推進「冬春百日安全生產大檢查專項整治活動」,為集中收治定點醫院(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呼和浩特市第二醫院)、疑似病例集中隔離區和重點企業提供安全指導服務。要突出重點,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地區屬地責任、行業部門監管責任。統籌抓好掃黑除惡、信訪維穩等方面工作。


《意見》要求,各牽頭領導要在市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的統一調度下,牽頭抓總。各責任單位要強化協同聯動,各旗縣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要健全相應工作機制,全市上下同心協力,共同推動全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紮實有序開展。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醫療防控組、物資保障組、社會管控組要高度關注疫情防控風險和經濟運行風險,進一步強化風險監測和分析預警,引導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提前做足準備、有效應對風險。


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緊盯工作重點,統籌工作任務,狠抓工作落實,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切實把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措施抓實、抓細、抓落地;督導檢查組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督導檢查、考核問責機制,對在疫情防控和推進重點工作中表現突出的,要及時給予表彰獎勵,對於工作作風不嚴不實,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履職盡責不到位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轉自:北方新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u4odXABgx9BqZZI2w2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