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西區「愛老幸福食堂」率先在全市投入運營以來,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方便群眾為關鍵,採取實時、實地、技術相結合的監督方式,高標準打造了「15分鐘」助餐送餐配餐服務圈。經過調查顯示,西區「愛老幸福食堂」的建立,讓廣大老年人享受到了政策溫暖,滿意率達95%以上,實現了財政資金「小投入」撬動民生「大效應」的良好成效。
筆者從城西區民政局獲悉,截至目前,城西區共投入政府財政資金102萬元,已建成「中央廚房」3個,幸福食堂6個,助餐點38個,累計就餐老人3.7萬餘人次,日就餐最高峰值人數達989人,平均日就餐人數由6月的123人提升至9月的560人,有效緩解了高齡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
為確保老人「吃的滿意」,轄區的「愛老幸福食堂」狠抓菜品質量,在食材製作上,針對老年人身體特點和時令季節變化,充分考慮老年人用餐特點、習慣和禁忌,提供個性化流食、素餐、無糖餐等,做到低油、低鹽、低糖清淡飲食,食材較為綿軟;在菜品選擇上,擴大菜品的選擇面,每餐至少供應6樣菜品供老人選擇,確保老人吃上最滿意的飯菜;在菜品質量上,大葷菜品不加入其他素菜,只供應葷菜,保障飯菜質量物有所值,確保老人吃的滿意、吃的舒心。
為達到老人「吃的便利」的效果,西區「愛老幸福食堂」優先在老年群體居住密集的小區或樓院中設點,並在一樓設置幸福食堂、助餐點,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黨和政府送上的「幸福的味道」。同時,建成城西區智慧養老服務平台,打造「區、鎮辦、社區、小區」四級助餐送餐配餐網絡體系,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通過手機微信點餐、熱線電話點餐、預約工作人員上門服務三種方式實現點餐到家。
為了讓老人「吃的輕鬆」,「愛老幸福食堂」運營商準備大菜譜,精準對接老人用餐需求準備餐食,於每周三之前公布下周菜譜,讓老人就餐心中有數。並且各幸福食堂、助餐點配備適老化餐桌176張,適老化餐椅704張等,更好地提升老年人就餐品質,贏得了轄區群眾的一致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