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後一個月,父母可以孩子做什麼?緩解他們情緒,學習報志願

2020-06-11     布丁媽媽私享會

原標題:高考最後一個月,父母可以孩子做什麼?緩解他們情緒,學習報志願

人人都說高考是道獨木橋,相信所有的高三家長一樣,在孩子步入高三時就內心產生焦慮。特別是距離高考還有最後一個月的時候,失眠,惆悵,擔心,急躁,敏感,還有不知所措,甚至還有後悔。

往年的高考都是在6月的7號和8號,過完五一小長假,天氣還不算太熱,但作為高三孩子的家長,他們心沒有一天不是燥熱的。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特殊的長假,2020年的高考應該已經拉下帷幕。這些天我遇到很多家長吐槽,當初期待著能多延期些日子,現在卻盼望趕快結束早早考試,他們實在熬不下去了。

高三一年,學校里每天在都在高度緊張中,孩子們跟著老師們,一步步系統地進行複習、刷題 、查漏補缺,作為家長只有在吃喝拉撒上關心孩子。

但是,到了最後一個月,焦慮的不是孩子,反而是家長們。今年高考因為延期,相信作為家長的你,應該更加焦慮。還有一個月,家長到底該如何做,哪件事情最重要呢?

最後一個月,孩子們的狀態大部分都很穩定,不穩定的反而是家長們。這個時候,不焦慮的家長几乎沒有,爸爸媽媽每天雙雙對愁眠,不是擔心孩子進入不了衝刺狀態,就是擔心孩子高考發揮失常。

作為家長,調整一下心態,靜下心來,只需要做這三件事情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幫助。

一、消除對孩子的各種擔心,多給孩子鼓勵

距離高考還剩一個月,天氣又越來越熱,孩子晚上會休息得好嗎,在學校吃得好嗎?走讀的孩子,爸爸媽媽應該夜裡會起來好多次,偷偷地看他一眼;住校的孩子家長,也是每天都盼著能去看孩子一眼。

爸爸媽媽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孩子已經早已適應了這種緊迫,最後的一個月反而讓他們鬥志更強大,全力以赴在高考前的最後一個月進行衝刺。他們在蘊含豐富經驗老師的帶領下,使盡全身力氣,向著自己的目標加速奔跑。他們心裡別無雜念,只想著努力多刷題,抓住每一分每秒,連呼吸都散發著考試的氣息。

兩年前,親戚家的孩子每天晚自習十點半下課,當時親戚就在學校旁邊租房陪讀,孩子每天走讀大概五分鐘到家。簡單吃點東西孩子就會迅速回臥室學習,因為早上五點半就要起床去上早自習。

親戚看著孩子每天那麼拚命,晚上都要命令孩子好多次關燈睡覺,但是孩子就是不聽,後來發現老是嘮叨,反而在影響他的思路,於是就悄悄陪在客廳,等孩子洗刷後再睡。

最後一個月,孩子會在老師的指導下,定下各自的衝刺計劃,有效地查漏補缺。在學校里,同學們都在拼,氛圍就在那裡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們的所有精神和精力都被影響著不自覺地繃在一起,所以即便是學到深夜又早起,也不會感覺到累。

所以說,家長在最後這一個月,只要讓孩子吃好不生病,默默地陪伴著,就是最大的支持和幫助。

高考結束後,相信大部分的高三家長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會睡上一天一夜不起床,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怕,因為他們猛一鬆弛,全身心都在休息。

二、緩解焦慮狀態,不要影響到孩子

想要讓臨近高考的家長們不焦慮,也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因為你的焦慮而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如果爸爸媽媽每天都可以和孩子見面,必須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學會緩解,並且給孩子營造一種輕鬆快樂的氛圍。

父母多給孩子做一些他們愛吃的飯菜和水果,吃飯時可以講一些開心有趣的事情,比如他們喜歡的明星或事件等。

父母一定不要在這個時候再和孩子討論學習的事情,還有最後一個月,雖然他們很明白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但是,不能讓他們因為父母的嘮叨而產生反感心理。

這個時候,孩子可以說就是在拚命,箭在弦上,你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舉動,都會導致他的心情突變,全線崩潰而前功盡棄。

當孩子主動和家長討論高考的事情,未來想去的學校,不管孩子有沒有那個能力,此刻家長不要打擊孩子,一定要給予鼓勵和加油,告訴孩子高考題變數大,說不定就考到你的強項,超常發揮也是很常見。要順著孩子的話語方向走,給他們希望,讓他們更有勁頭。

三、學習如何填報志願,是家長需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

距離高考最後一個月,家長有一件重要事情需要做,就是研究一下本省的高考錄取政策,及報考方法。都說七分考三分報,關鍵的報考,不要因為家長的失誤,讓孩子與好學校失之交臂而後悔。

去年,一個親戚家的孩子,高考分數出來後不太理想,按照歷年的統招分數線,估計只能進入一所普通的211大學的一般專業。但是,他提前研究了各種高考政策及填報志願技巧,利用國家專項,進入了一所比較有名的211大學的王牌專業。當然國家專項僅僅對於一些貧困地區,但是,同樣的道理,統招報志願也是很有學問和技巧的。

最後一個月的時間,家長可以用心鑽研一下如何報考,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自己了解透徹,才能做到有把握,到時候才不會措手不及。

高考考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學識,還有他們的心態,更重要的還有家長的默默做法,父母不要在孩子最應該鼓勁的時候發出一些不和諧聲音,影響孩子的正常壓力狀態。

最後一個月,家長把所有的寬容都留給孩子,不要去計較過多孩子的行為,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還有30天,父母請放平心態,和孩子一起衝刺吧,加油!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fq6o3IBnkjnB-0z_s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