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專家:科學佩戴口罩 倡導社交文明(視頻據四川觀察)
祝小平介紹相關工作情況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26日訊(記者 文驥 李丹 攝影報道)3月25日15時,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場新聞發布會。
目前全省183個縣(市、區)都處於低風險地區,我省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後,還需要戴口罩嗎?
發布會上,省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預防醫學主任醫師祝小平表示,佩戴口罩要講科學,不用時時、處處、人人戴口罩。
祝小平說,全省183個縣都處於低風險地區,防控形勢穩定向好。關於科學佩戴口罩的問題,大家都非常關注,在這裡講一個基本原則,便於大家掌握。總的來說,佩戴口罩要講科學,該戴的地方必須戴,不該戴的地方不用亂戴,不用時時、處處、人人戴口罩。不該戴時戴口罩,往往是恐慌或壓力所致,既不方便工作生活,又是物資浪費。基本的原則是,在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情況下,可不戴口罩。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建議大家隨身攜帶備用口罩,裝在小塑料袋裡,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或者身邊有人咳嗽、打噴嚏等,可自行佩戴口罩。
「我們的新聞發布會,從網絡新聞發布會又恢復到現場新聞發布會,這也是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一個體現。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當你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還是應該戴上口罩就近到醫院就診。」祝小平表示,除了科學佩戴口罩,普通公眾仍需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多通風、不隨地吐痰,注意咳嗽禮儀等,保持良好作息規律,加強鍛鍊,注意營養,增強體質。這些不管是疫情期間還是平時生活中都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