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聞網訊(盧慧、記者)當下「重在疫情防控」,長遠「要在經濟發展」。2月13日,記者從市工信局採訪獲悉,我市緊扣「疫情防控打勝仗、經濟發展緊跟上」目標,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推動工業企業開工復工,千方百計降低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影響,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兼顧、兩促進」。
築牢疫情防控底線,把好企業「安全關」。把疫情防控放在優先位置,是企業復工復產堅持的底線思維。制定完善的防疫舉措是復工復產的第一道安全關,從嚴落實疫情防控和健康保護措施,堅決做到復工前「六個必須」,即必須制定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生產方案、必須建立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必須排查全體職工假期期間流動情況、必須對企業所有區域進行消殺防疫處理、必須做好物資儲備工作、必須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復工日「四個到位」,即聯防聯控承諾到位、職工檢測到位、人員管控到位、防疫知識宣講到位;復工後「四個堅持」,即堅持嚴格人員出入廠、堅持廠區消殺防疫、堅持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堅持每日報告制度,確保兩個「不再有」,即不再有新的外部輸入、不再有新的內部擴散。連日來,全市工信系統樹牢「一盤棋」思想,加強聯防聯控,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生產期間,督促各工業企業堅持每日全體人員測量體溫;堅持每日上班前、下班後消殺防疫;堅持對每日進出人員和車輛登記、消殺防疫;堅持每日向屬地政府、村(居)和工信部門報告情況,確保做好復工期間的疫情防控。
保障企業復工需求,穩住經濟「定盤星」。只有穩住經濟平穩運行,疫情防控才更順暢、更有戰鬥力。統籌考慮企業復工復產各項需求,市工信局精心準備、周密部署,全力抓實抓細企業復工生產和項目建設。按照「分類安排、把握標準,審核把關、規範運行」的要求,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復工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做好企業生產煤、電、油、氣、運生產保障以及米麵油等生活必需品供應要素保障工作,全力推進企業復工生產,力爭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2月10日,我市合力泰全面復工復產,因春節和疫情影響積壓的訂單釋放,各廠區生產車間機器轟鳴,正忙碌地生產作業,加班加點保產出,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標。按照「突出重點、對照標準,抓緊準備、規範啟動」的要求,大力實施「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進一步樹牢「項目為王」理念,聚焦「5020」等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重大產業項目,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目前,全市優選了20個重大產業項目強力推進,納入省重點調度的8個,投資總額均在20億元以上,其中50億元及以上項目有6個,極大穩固經濟發展「壓艙石」。
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精準施策「穩預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為切實有效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企業發展,市工信局牽頭研究制定了《關於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開闢綠色通道、加大金融支持、穩定企業生產、減輕企業負擔四個方面,精準制定18條硬核舉措支持企業發展,並利用「贛服通」和「網際網路+」手段,開展不見面審批、在線招工等,竭盡全力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渡過難關,緩解企業壓力、穩定發展預期。疫情期間,對企業未及時繳納社會保險費(含補繳以前年月欠費),可在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補繳,逾期期間免收滯納金和利息;對因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以延期、續貸以及再貸款優惠利率等方式予以支持。「政府的支持,給我們吃了『定心丸』,相信防疫戰能打贏,生產經營指標也能贏。」吉安立訊智造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