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
日行南徑斜暉里,割稻陌阡車馬遲。
處暑,
即為「出暑」,
是炎熱離開的意思。
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
處暑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
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此時的天氣有以下特點:
1
氣溫降低
處暑過後,
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
太陽輻射減弱,
氣溫開始走低。
1
秋高氣爽
處暑期間,
每當冷空氣影響中國時,
就會產生大風雨水天氣,
每每風雨過後,
特別是下雨之後,
人們會感到明顯的降溫。
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1
秋老虎
入秋之後,
儘管晝夜溫差變大,
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
特別是秋後久晴無雨時,
暑氣更加逼人,
民間素有「秋老虎」之說。
民間素有以下處暑習俗:
01
出遊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
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處暑過,暑氣止,
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
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
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
其中就飽含「出遊迎秋」之意。
02
開漁節
對於沿海的漁民來說,
處暑以後是漁業收穫的一個大好時節,
每年處暑節氣,
在我國東南沿海省份,
有每年處暑舉辦開漁節的傳統。
開漁節時候,
原本帆檣林立、千舸錨泊的靜態海面,
瞬間成為機器轟鳴、汽笛長鳴、
百舸齊發的活躍場景。
而每年的八月底九月初,
也適逢濰坊開海。
開海後,一大波新鮮肥美的海鮮
即將「攻陷」您的味蕾。
03
吃鴨子
老鴨味甘性涼,
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
做法也五花八門,
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
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
04
煎藥茶
此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
每當處暑期間,
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
先去藥店配製藥方,
然後在家煎茶備飲,
意謂入秋要吃點「苦」,
在清熱、去火、消食、
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