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真實演藝現場還原,期待地搓搓手!
2020 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在影視行業亦如此。都說今年是業界「寒冬」,特別是上半年,隨著疫情的發展,許多影視劇開機率降低,對於演員來說,這意味著演員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他們很難找到合適的角色。
演員面臨著很難接到合適劇作的困境,對於導演來說,同樣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新鮮的面孔,和更有能力、潛質的演員。在這個時候,《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播出,無論是對演員還是導演來說,都是一次機會。
演繹渴望大片
40位演員詮釋40種渴望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由陳凱歌、爾冬升、趙薇、郭敬明四位導演一起甄別、激發、塑造演員,最終發掘並向行業輸送優質、有潛力的優秀表演人才。本季節目既有成熟演員的加盟,又有主持人、喜劇演員的加入,再加上流量新人,基本涵蓋了所有類型的演員。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大片)
今天,節目公開了 40 位演員的渴望大片,每個人都表現力超強。此次獨家大片以「演員的 40 種渴望」為主題,通過大膽獨特的拍攝手法來詮釋演員的個人魅力。
演員是怎樣一個職業?他們需要不斷尋覓合適角色,因為每次殺青後都是新的開始,每年都可能是瓶頸期,他們要時刻準備就位,等待機會,等待被看見、被選擇。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大片)
在這組渴望大片中,40 位演員在玻璃背後展現出 40 種不同的渴望。玻璃蒙上了一層水霧,又或是凝結成一層密密麻麻的水珠,朦朧之中使畫面更具戲劇感。這一層玻璃就仿佛一層阻礙,玻璃的一側是光鮮亮麗卻異常擁擠的演員市場,就如同擠滿乘客的車廂,玻璃上凝結著水汽,而另一側或許就是每個演員所追求的對於表演的理想。
他們在玻璃的這一側表達著自己的渴望,渴望衝破這層阻礙。
黃奕演繹的渴望大片極具視覺震撼力。在遍布玻璃的水汽之後,堅定的眼神依舊直擊心靈,內心的渴望絲毫沒有被遮掩。平面拍攝就能帶來如此震撼的視覺感受,更讓人期待她在節目中的表現。
作為跨界選手,張大大的渴望大片也極具表現力。張大大在玻璃上描繪出帶有個人特色的「大」字,掌心拍在阻隔著他的玻璃之上。文字與人的重疊讓整體結構更有層次感,從視覺上更具震撼效果。作為演員被認可、被記住或許就是張大大內心最直接的渴望。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大片)
戲齡較短的男團成員 UNINE陳宥維、UNINE何昶希、 時代少年團-丁程鑫等年輕一代的演員也帶來了驚喜,通過「眼神殺」將表現力發揮到極致,不服的眼神是渴望,執著的眼神是渴望,眼中泛起的水霧亦是渴望。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大片)
在變幻的聚光燈下,在布滿水汽的玻璃之後,渴望大片讓不同戲齡、不同風格的演員通過自己的方式傳達對表演的渴望,這種渴望或許無法用確切的言語傳遞,他們用自己的表演能力表達著求生與求勝的慾望。
重現真實行業環境
如何評價演員有「戲」
在渴望大片的全力助力下,讓人更加期待《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會有哪些精彩刺激的環節!本季節目採用了全新「搶角」的環節, 首創「SAB 市場定級」賽制,邀請了真正一線的製片人,讓他們根據自己最真實的感受來為參加節目的 40 位演員評價 SAB 三個級別,演員評級越高就享有越大的選擇權。
從「導演選角」轉變為「演員搶角」,真實還原行業生態。影視行業素以「殘酷」而聞名,一個「角色」本就有眾多演員爭搶,這正是行業縮影。
監製邱越女士和發起人大鵬導演,在發布會上用「三個真相」分享了本季節目與眾不同的地方。 「不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因為這「不公平」是各行各業的人都會面對的一個生態,和演員們一樣,評級越高就享有越大的選擇權,評級靠後的演員甚至只能看著別人選走自己想演的角色。
第二個真相就是 「有選擇,反而壓力更大」, 本季設置的劇目具有超高挑戰性,大多數是觀眾們熟知的經典劇目,或是近期引發眾多討論的熱播劇目。 演員們儘可能地想要去完成自己的這次突破,但是能不能成功就要看節目中的表現了。
第三個真相:「火藥味,真話是火也是藥」,導演們並沒有因為表演難度高而對演員們心軟,依然秉承著「嚴師出高徒」的理念,演員演不好就得「挨罵」。但是通過這些火爆卻有效的「藥」,演員們能夠真正獲得成長。
《演員請就位》的監製邱越女士表示:「這個節目其實是一個平台,是一個能夠讓真正對表演保持著初心、保持著使命感的優秀演員展現自己實力、找到機會的平台,同時也是一個讓中國頂尖的導演能夠看到青年演員的優秀,能夠看到青年演員新的面貌的平台。」節目將在今晚八點開播,演員們將在每一次的競演中,發現自我,挑戰自我,讓自己的渴望照進現實。
編輯:yunqing
撰文:肉鬆
特約攝影師:攝影師Gabrielle
設計:Mirth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