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7成的網民余月收入不足5000元

2019-10-12     讀財研習社

現代社會正在進入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傳統的價值觀念會受到新的觀念的衝擊,收入可能成為了社會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標誌。

根據CNNIC發布的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雖然國內網民數量大幅飆升,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60%+,但依我個人來看,可能並不止這麼少。

我們今天關注的焦點是另一條信息:超過7成的網民余月收入不足5000元

換句話說,在全社會看重收入指標的情況下,5000元依然是大多數工薪階層的收入門檻。

以我個人的工作經歷來說,傳統行業的工資水平有高薪,但可能只要少部分,而新興的網際網路行業,5000元在一線城市應該很好拿的,二線城市可能稍微困難些。

看到這個數據,我們並不會有任何的驚訝和焦慮,但社會公眾人物的傳導的價值觀卻讓人憤懣。

比如新東方俞老師關於工資比別人低,就是浪費生命的言論。

說實話,國內收入開始上升也不過這幾年時間,而移動網際網路的崛起帶動的自媒體,一股腦的在煽動「金錢」恐慌和焦慮。

我們不可否認,年輕人剛入職場,橫向對比收入可能真的沒有多少,但如果對比我們的父輩,這筆錢可能就不算少了。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收入都是隨著工作經驗、閱歷的提升逐漸提升的,雖然現在不斷倡導一種中年危機,但更多在一些追求腦力年輕化的行業,比如網際網路行業。

經濟大環境不好,用人企業就希望通過節省人力成本來提升企業效益,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出現一些聲音,何況網際網路企業的創始人,遠比傳統企業的風頭更盛。

年輕人月入幾千元並不是浪費生命,也不丟人,如果未來抓住機會,可能會有很大不同。

如抖音帶貨一哥賣口紅,誰能想到他曾經僅僅是導購員,在市場化經濟下,雖然紅利越來越少,但依然有很多可以抓到的機會。

比如過去幾年的自媒體,辛苦一點也可以賺幾千元的。

應該說,這是一個功利的時代,也是一個能抓住機會的時代。

如果能在主業外,創造一份副業收入,逐漸沉澱下來,也不失為一種方式。

我接觸的一些網際網路程式設計師,利用業餘時間接一些項目,雖然收入不高,但勉強可以抵消一些日常消費、租金或房貸的支出。

現在很多人都在焦慮,都再傳導焦慮,但並不給你一個解決焦慮的方式,雖然沒錢很困難,但在沒錢情況下還帶著負面情緒,對自己幫助並不大。

生命是自己的,少賺錢時多積累,多賺錢時不浮躁,好好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X-qxG0BMH2_cNUgO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