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發熱症狀又不知該不該去醫院...
不願出門看病,去了醫院又擔心與其他患者接觸...
我沒去過武漢,也沒接觸過發病患者,可我咋越看自己的症狀越沒底...
父母歲數大了,有呼吸道症狀,不想輕易折騰老人到醫院,拿不定主意...
這些糾結,您近期是否都曾經有過?
發熱門診在線諮詢平台
告訴您,到底咋回事?
「我沒接觸過武漢人,就出去買過東西,1月13日開始咳嗽,昨晚發熱37.3,我是不是被感染了,不敢去醫院,我該怎麼辦醫生?」市民張先生這幾天因為自身不適,在家惴惴不安。
登錄哈醫大二院發熱門診在線諮詢平台後,張先生得到了來自哈醫大二院感染科顏炳柱副主任醫師快速有效的答覆,「從臨床表現上看,不符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特點,因此無需擔心和緊張,可以先觀察,自我隔離,持續監測體溫,應2個小時測量一次。」得到了醫生的專業答覆,張先生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了。
1月30日下午14時,哈醫大二院發熱門診線上諮詢平台正式上線。剛剛上線一天,哈醫大二院五名感染科醫生,通過平台共接診患者500餘人,接受諮詢2000餘條次,受到了市民們的紛紛點贊。
據了解,諮詢人群主要分為三大部分:有近80%的市民是有輕微症狀,但不符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特點;有15%是有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合理用藥即可;剩下5%是沒有任何症狀,但心裡十分恐慌。
顏炳柱副主任醫師針對市民諮詢的主要問題,進行如下科普介紹:
1、體溫多少度是發燒了?
答:體溫是人體四大生命體徵之一,根據測量部位的不同,體溫的正常值也是不同。臨床上一般採用腋窩測溫法,將體溫計夾於腋窩下,5分鐘後讀取測量值,範圍為36.1~37攝氏度。口腔測溫法,將體溫計放在舌下,閉嘴三分鐘後取出,正常範圍為36.3~37.2攝氏度。直腸測溫法適用於嬰幼兒,不能配合腋窩及口腔測溫的小孩,方法為將體溫計插入肛門,三分鐘後取出,正常值要比口溫高0.3~0.5攝氏度。體溫(腋窩)超過37.3以上醫學上稱之為發熱。
2、如何鑑別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一般來講,感冒患者經常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狀,但乏力、發熱、咳嗽等症狀都不太明顯,多數患者都有一定的誘因(著涼和勞累)。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流感的病人症狀比較嚴重、發病急,在發病的第1-2天就出現明顯的高熱、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痛、乏力、食慾下降等一系列的症狀。
患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多數病人,起病相對比較緩,尤其是在發病的前三天,會有低燒、畏寒、咳嗽(以乾咳為主),部分人還會有腹瀉等症狀,往往不太嚴重。隨著病情的進展,症狀會在第5-7天有所加重,出現明顯乏力、呼吸困難等。
3、作為普通群眾,如何預防感染?
首先,不要恐慌,要相信政府、相信醫護人員。其次,要做好相應的日常防護,這點是至關重要的。佩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地方,家中經常保持室內通風(只掃30分鐘),加強預防意識。如有不適及時就醫,去醫院一定要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再者,輕症病人要居家隔離,最好單獨生活或者獨立的房間,好好休息,配合治療。重症患者(如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要及時到醫院就醫,按照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要求去做。
進入哈醫大二院發熱門診在線諮詢平台方式:
1、關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平台」公眾號,點擊下方「醫療服務」,進入「發熱諮詢」或微信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諮詢平台。
2、進入平台後,出現可選擇醫生列表,點擊醫生,即可進入諮詢介面。
3、點擊「馬上諮詢」,進入進入諮詢介面。
4、輸入個人信息、諮詢問題(症狀、流行病學史),上傳檢查檢驗結果,提交並立即支付(0元),然後等待醫生答覆。(並非實時回復,提供志願服務的醫生會在忙完本職臨床工作後及時回復,請您耐心等待。)
5、醫生答覆後,如患者還有諮詢內容,可以繼續提問。諮詢完畢點擊「結束諮詢」,並對醫生做出評價。以往諮詢內容可以在「已完成問診中」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