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版武俠劇」,江湖眾生相都在裡面了

2019-09-01     剁椒說電影

近期高分好劇接連大結局,《長安十二時辰》、《小歡喜》算是椒叔夏日裡的最喜歡的兩部劇了。

每周就指望著那幾集過活,現在完結之後,又陷入了劇荒。

好劇很多,但是好的國產劇就很少了。

年代劇需要做到布景符合時代,現代劇需要做到不脫離現實。

不出戲,這三個字就已經刷掉了一批湊數的作品。

或者是有足夠的亮點掩蓋住劇集其他的短板,能讓人印象深刻。

但是這類劇集則少之又少。

好在刷了許多新劇之後,今天就讓椒叔淘到了這麼一部的良心劇:

《老酒館》

劇集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民國時期到抗戰時期,一個特殊的時間點。

此時的東北處於日本的殖民統治下,各方勢力盤根錯節。

大街小巷都能聽到日語,隨處可見日式居酒屋。

一群闖關東的北方漢子們來到大連開酒館謀生計。

這家老酒館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成了龐大的信息中轉站。

一出出生動有趣的江湖戲碼在此上演。

劇中主演都是老面孔,各大高分影視作品中都有過亮相。

飾演男主陳懷海的陳寶國,飾演谷三妹的秦海璐自然不必多說,都是作品獎項拿到手軟的實力派。

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配角。

曾出演過《仙劍3》猥瑣男趙無延的蕭松原老師。

造型依舊是30歲的樣子,但這次扮演了一個磨刀匠,脫離了喜劇角色添了一些悲劇色彩。

還有《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孚剛剛放下復仇大計,這邊就成了老酒館中的小夥計。

另外,鞏漢林飾演的評書先生也是劇中一大亮眼角色。

他靠一張靈活的嘴皮子在好漢街上立身,但也因為口不擇言而惹禍上身。

抿幾口酒,醉意湧來,借著酒勁說了一出「水滸傳」。

客人點的是武松醉打蔣門神,他卻稀里糊塗的說成了怒殺潘金蓮。

不僅掃了別人的興,挨了一巴掌,連帶著自己的飯碗也丟了。

「民國版武俠劇」,江湖眾生相都在裡面了

鞏漢林本身的曲藝功底加上生動的表演,讓這麼一個油滑的評書先生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給劇集帶來了不少江湖氣息和喜劇色彩。

陳懷海、三爺、評書先生、老警察等各色人等,有善有惡,有悲有喜

他們齊聚老酒館講述著自己的故事,組成一幅立體的民國江湖繪卷。

雖說涉及人物眾多,劇情卻絲毫不雜亂。

台詞也是字字斟酌,可見編劇下了大功夫。

以陳懷海一行人初到好漢街與警察的交鋒為例,劍拔弩張的氣氛都藏在了各自的話語裡。

他們踏進買下的鋪子卻看見了一具屍體,結果第二天的老警察上門查案,屍體消失。

這才明白過來,他們被下套了。

要想息事寧人,必然少不了大出血。

三爺說的各種黑話表明,他們一定經歷過這種仙人跳的騙局。

因此也為之後陳懷海設計破局,跟老警察談判做了鋪墊。

這場懸疑氛圍十足的交鋒戲,精彩! 憑藉著出色的人物刻畫和精妙台詞,《老酒館》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可。

在同期開播的劇集中,收視率位列第一。

一眾主旋律獻禮劇集中,它依靠過硬的高收視率打響了第一炮。

作為一部偏嚴肅向的正劇,《老酒館》這份雙網收視率第一的成績單,的確驚人。

只要製片方能用心拍出一部高水準的劇集,觀眾自然會買帳。

無論現實題材、歷史題材等不受關注的類型作品也好,觀眾追劇和評判標準是依據好看與否來決定的。

《小歡喜》、《長安十二時辰》的火爆已經證明這一點,沒人願意去看那些粗製濫造的濾鏡MV。

而《老酒館》將緊隨其後,用作品質量證明了觀眾的品位從未降低。

要知道劇集裡可是一個流量明星都沒有參演啊。

椒叔在刷劇的過程中一直琢磨著一件事。

《老酒館》的表現形式是多年前很熱門的單元劇形式

劇集以每一兩集的篇幅圍繞個別故事進行展開,展現一個個角色形象。

單元劇最大的優點在於適合表現涉及人物眾多的劇集。

這也是為什麼本劇的群像戲格外精彩。

既沒有損失配角的角色魅力,同時也推進了主線劇情的發展。

隨著故事的深入,你一定能記住其中的多個角色。

這就是單元劇的魅力所在。

像《武林外傳》同樣也是這種形式,一個同福客棧的主舞台帶出了佟湘玉等人。

角色依次登場,小章節分開敘事,令每個角色都有血有肉。

白展堂、郭芙蓉、呂秀才等角色直到現在都能讓我們印象深刻。

他們的嬉笑怒罵伴隨著多少人度過了一個個歡聲笑語的夜晚。

單元劇回歸到了電視劇最本質的那一面:

故事、人物才是重中之重

用這些基礎的組成單位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贏得對於劇集本身的認可。

但近些年單元劇變得愈發稀少,市場傾向於場景、道具、服裝的過度奢華,用華麗的視覺畫面掩蓋故事上的短板。

製作更加精良的劇集卻沒了人物角色的魅力,主角們倒更像是模特用顏值造型在吸引觀眾的注意。

好在還有《老酒館》,把曾經炙手可熱的單元劇帶了回來。

讓故事為人物服務,讓人物為劇集服務,不會顯得作品空洞無物。

小到台詞對白,大到時代背景。

《老酒館》做到了如何用近乎白描的拍攝手法呈現了一出上世紀的時代記憶。

民國版的武俠,足以概括劇集的故事內核。

陳懷海所代表的隱士奇人,評書先生所代表的平民百姓,還有官員警長、商賈權貴等諸多階層人物。

一張張不同的面孔構建出了危機重重,同時也充斥著逸聞趣事的好漢街群像。

人與江湖的故事,始終能勾起觀眾的追劇慾望。

在國產劇荒的日子裡還有這麼一部好劇出現,算是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Sx28GwBJleJMoPM_2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