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上映三天,票房已經達到6個億,這個成績非常值得驕傲。這部電影時間並不長,但是卻有幾個優點是其他電影難以追趕的。首先,這部電影是真實事件,好奇心是促使大家去觀看這部電影,增加票房的重要動力。
其次,與時下電視劇不同,它的節奏非常快。一環扣一環,並沒有任何拖延時間的時候,看完還有一些意猶未盡。特別是群演上飛機的時候,各種動作都讓人很有記憶點。這些設計和動作,讓觀眾認為每一個人物都是鮮活的,好像就是生活中擦肩而過的人。
最後,很多細節和動作不誇張,不做作。遇到《中國機長》這樣的時間,一般人是無法冷靜的。但是乘務組和飛行組的冷靜,讓觀眾大開眼界。乘務組都是些小姑娘,處變不驚真是讓人佩服。杜江這個第二機長在外面休息,最後是靠所有人的幫助才回到駕駛艙。
《中國機長》歐豪這位副駕駛因為受傷,所以後半程連眼睛都沒有睜開。但是這份毅力和身體素質,已經值得機長的那一句誇讚。其實《中國機長》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機長的作用是最大的,畢竟他全程掌舵。原型中這位機長,也是獲得了最高獎勵五百萬元。
《中國機長》杜江的作用在電影中不是非常明顯,需要慢慢發掘。他在飛機上更多的起到的是鼓勵作用,一直幫機長環節背部和手部的僵硬。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幫他們戴上氧氣面罩。不過,他進機艙釋放氧氣面罩時沒有安全帶,不知道這裡需要如何解釋?
《中國機長》副駕駛其實比較慘,畢竟壞的是右側玻璃,整個人飛出去狂吹。估計腿,身子,臉都受傷嚴重,正常人的身體根本收不住這種壓力。在真實事件中,杜江飾演的人物獲得的獎勵是兩百萬元,歐豪飾演的人物是一百萬元。而整個乘務機組,全部加起來是一百萬元。
這樣看來,杜江飾演的角色才是真正贏家。畢竟沒有真實操控,又親眼目睹了機長精彩的操控。他拿到的獎勵,比其他六人都多,只比機長少。錢不能完全衡量每個人在這場事件中的作用,但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重要程度。杜江飾演的第二機長,是比副駕駛要重要的。而且,還沒有受傷。
不過,這只是電影。可能杜江這位第二機長並沒有像電影中一樣撩妹,也沒有隻起到安慰和鼓勵作用。但是藝術作品,就算還原度再高,還是會有一些區別。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