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後,還回去看班主任的多數是差生,這是為何?優等生呢?

2020-07-05     喬龍說教育

原標題:高中畢業後,還回去看班主任的多數是差生,這是為何?優等生呢?

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上學,每天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在學校學習。和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和老師感情最深的時間段莫過於高中生涯了。因為小學和初中階段我們的年紀都還很小,尚且不懂事。還不明白老師究竟為我們付出了多少。而到了高中,我們開始懂事,年紀也增長了不少。同時面對的學習壓力也開始逐漸增大,學業也變得繁重起來。同學們學業繁重,老師同樣不輕鬆。尤其是高中班主任,為學生操心很多。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很聽話懂事,還有一些學生因為懂事得很晚,到了高中仍然調皮搗蛋,每天給老師找麻煩。不是偷偷溜出學校上網,就是早戀或者是其它班級的同學打架。這些事情,都是需要班主任去處理。站在老師的角度,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好好學習,也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同學都能把老師的話聽進去。這可能也是年少時必須要經歷的事情。只有經歷過這些,才會變得懂事成長。

高中畢業後,我們進入了大學。會發現與大學老師的情誼遠不如與高中老師。主要是因為大學老師基本上課一上完就下課,很少在課後會與同學們有交流。而高中班主任不僅在課上強調我們要好好學習,還要時常關注我們的生活。接觸的時間更多,所以感情越深厚。雖然有些同學在當時不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但如今長大了懂事了,也開始明白老師有多不容易。

畢業後有些同學會回去看望老師,而有些同學到了大學就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都說時間會沖淡一切,事實證明確實如此,有一些同學就漸漸開始忘記以前,也不再回去看老師。據大多數班主任說,一般回去看望老師的大多數是差生,成績好的優等生反而很少。這究竟是為何呢?

原因一:老師在差生身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多

優等生一般都是聽話的孩子,即使沒有老師督促,也會認真學習。很少讓老師操心,老師也知道他們會努力學習,所以平時也不太管他們。相反那些差生每天都給班主任找麻煩,有些同學甚至還要在課堂上頂撞老師。這些事情都需要班主任想辦法去解決,在差生的身上班主任花費的心血更多。有一直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總是試圖把差生們拉回正常學習的軌道,把學習成績提上去。進入社會後,差生們才明白老師當初對自己的好,更懂得感恩老師對自己的付出。

原因二:優等生並沒有像老師期望得那麼好,發展平平,所以沒顏面回去看老師

優等生因為學習成績優異,老師和家長們自然就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們畢業後能有所作為,能有出息。但是學習成績好只能說明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強,並不能代表未來的發展會很好。因為成功需要同時具備多個因素,無論是運氣,還是實力都必不可少。有些優等生髮展得很不錯,但是有些優等生卻一直發展平平,沒有太大的起色。因此覺得也沒有顏面回去看老師,無法面對他們。

原因三:優等生有了更高層次的朋友圈子

其中有部分優等生在讀完大學之後還繼續讀研讀博,取得了很高的學歷。因此他們無論是在學識還是其它方面都高於普通人。接觸的朋友圈子也都是與自己類似的人群,他們也都有了自己固定的玩伴。在事業上發展的順風順水,也不再想回到以前的圈子。因此也就會很少回去看望老師。

如今的你,還會回去看望老師嗎?在學生時代的你,是屬於差等生還是優等生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Q2VHHMBnkjnB-0zbHO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