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用了這三招:不僅招到人才,而且人盡其才

2019-06-03     微觀學社
關注「微觀學社」頭條號,每天無數優質文章,視頻課程等您來學,幫您開闊視野,管理有道、領導有方!

友情提示:關注後發送「學習」,即可獲得《2G管理工具包》哦~

一元40節視頻課程,企業問題,人生煩惱,一點就通!

作為中國最成功的企業之一,華為在延攬人才、激勵人才各盡其能方面有著其獨到的方式。

如何讓人才在良性約束下自由發揮,創造出最大價值?

如何用人才的確定性去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為保證人盡其才,華為有三道防線。

28年前,華為剛成立的時候,任正非就非常清醒的認識到,只有利益共享,才能凝聚人心。

因此他設計了一種機制,通過分擔責任、共享成果來激發全體員工奮鬥熱情。

這種分配機制中,勞動和資本比為3:1。

勞動就是工資、獎金和福利,資本收益則通過設立一個合理的底線值來獲得回報。

如今28年過去了,華為年收入達到600多億美金,公司發展壯大了,員工也得到了更大的利益回報,華為形成了一種共同價值觀,良性的機制讓激發了員工,每個人都在創造更大的價值。

如何做到這一點?一是炸開人才金字塔,與世界交換能量。二是鼓勵探索,寬容失敗。三是英雄不問出處,貢獻必有回報。

炸開人才金字塔,與世界交換能量

其實就是人才開放流通。不僅要內部開放,而且要與外部多交流。

金字塔是最穩定的建築結構。在工業時代,人才金字塔結構的優點顯而易見,有秩序、有層級、分工明確,效率高。

而數字時代,這種人才金字塔結構也有了缺點。比如它是封閉的,與外界沒有能量交換,層級嚴密,內生,不利於創新。

又比如,金字塔塔尖這麼小,只能站下少數人,容不下更多人才。

所以,任正非提出,把人才金字塔頂端炸開,無限擴大外延,使內生領軍人物倍出,外延天才思想雲集。

這樣更多華為的商業領袖、戰略領袖和技術領軍人物,能夠不斷站上來,使組織永保活力。

同時,華為的人才可以跟外部專家、科學家、國際組織、標準組織、產業組織進行交流。

這些交流碰撞就產生火花,無論被誰應用,都是有利於貢獻社會的。

鼓勵探索,寬容失敗

華為每年把收入的10%至15%投入到研究和開發中去。其中,大概70%用於開發。開發是一個確定性工作,強調保證質量、效率提升。還有30%用於研究。

研究是不確定性的工作,需要鼓勵探索。對於不確定性工作,華為設定了一個收斂值是0.5,也就是說,允許有50%的失敗。

這不叫失敗,應該叫探索!

英雄不問出處,貢獻必有回報

在華為,評價人才只有一個唯一要素,就是責任結果。

有個簡單統計,華為市場體系擔任國家CEO的崗位中,41.4%都是30歲出頭的年輕人,他們管理的業務規模是10億到100億元。在研發領域的專家中,70%也都是80後。

華為能從當年三十門四十門模擬交換機的代理商走到今天,沒有將軍的長遠眼光我們就不能走到今天。

為什麼我們後繼就產生不了將軍呢?是文化機制問題,考核機制問題。以後我們改成「獲取」、「分享」。就是我們整個考核機制要倒過來,以利益為中心。

婆婆肯定是不能替媳婦生孩子的,生孩子是要靠兒子和媳婦的努力,我們能扶起來的也未必不是阿斗,所以我們不是扶持而是選擇。

公司的內部政策也從培養制改成了選拔制,中國和西方不一樣,西方是因為沒有人,必須要靠把你培養起來擔負這個任務,中國遍地都是人,我就把最好的選來干就行了。

當然其中也會有一些戰略,但不能因此就把我們當成是救世主,從來都沒人救過我們。

我也有危機感和恐懼感,所以我們要耐住寂寞慢慢往前走,終有一天我們能找到一個正確平衡之路。

在調整的這個過渡時期,我們呼喚更多有戰略眼光的人走到管理崗位上來。

我們看問題要長遠,我們今天就是來賭博,賭博就是戰略眼光。我們不指望都有英明領袖,我們是共同來推動大家都有戰略眼光。

在華為,共同價值觀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華為依靠共同推動企業發展進程,對人才,對幹部,華為都有自己獨特的觀念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OF_B2wBmyVoG_1ZR5l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