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共青團中央
築起防疫青春長城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衝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頑強拼搏、日夜奮戰,展現了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面貌。
各地醫療救護領域團組織主動作為,組建青年突擊隊,為提供優質醫療救護服務做出努力。每一名青年醫護人員都是當代青年當之無愧的楷模。
他們中,有人主動請纓奔赴湖北、奔赴武漢,奮戰在疫情抗擊的最前線;有人堅守陣地,積極參與本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有人夙興夜寐十二時辰,築牢疫情防控牆,為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提供強有力的後勤保障。
他們的行動彰顯了共青團牢記跟黨初心、踐行青春使命的決心,發揚了「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青春力量。
四川:依託醫療人才資源,紛紛組建醫療救護青年突擊隊
成都市衛健系統共組建14支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市一醫院、市二醫院、市三醫院、市四醫院、市六醫院、區七醫院、保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萬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府青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均迅速組建了青年突擊隊,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投身抗擊疫情工作。
青年突擊隊在醫院、社區、汽車客運站、火車站等場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尖刀」作用。
在瀘州市龍馬潭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了一支由16人組成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青年突擊隊,這16人中最小的20歲,平均年齡27歲。
王芷銳,龍馬潭區第二人民醫院公共衛生科護士,90後的她在連續奮戰五天五夜後主動請纓申請加入青年突擊隊,並第一個接待確診病人密切接觸者。
25歲手術室護士劉奇,是為數不多的科班男護士,原計劃正月初四舉行婚禮,愛人也是醫院護士,兩人接到要來觀察點工作通知後當即決定取消婚禮,趕赴一線。
丁曉琪,醫院10名突擊隊員中最小的一個,還是一名剛拿到結婚證的軍嫂,本打算過年回家商量辦婚禮的事,但身為ICU的一員,覺得自己有義務挺身而出,當天晚上,沒有告訴父母,自己悄悄報名前往一線。有人說:「你就一名聘用護士,那麼積極幹嘛。」她說:「死神面前搶人,我是一名軍嫂,我更是一名白衣天使。」
四川大學團委、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團委積極動員青年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並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增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派遣的醫療隊中,以35周歲以下的青年醫護骨幹為主體,組建成立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赴鄂青年突擊隊」。
突擊隊由醫院原團委副書記徐原寧擔任隊長,共有包括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感染科、內科等專業的青年突擊隊隊員96人,其中35周歲以下青年共有94人,在全體醫療隊成員中占比71.76%。
突擊隊隊員中,共青團員17名,隊員們充分發揮多學科協同作用,搭建多學科團隊,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武漢防疫一線衝鋒在前,主動承擔並高質量完成醫療救護等急難險重任務,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河南:鄭州人民醫院團委成立發熱門診、鄭東院區、南部院區三支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
鄭州人民醫院團委積極響應號召,在省、市團委的指導下,成立了發熱門診、鄭東院區、南部院區三支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目前共有100人,其中共青團員34人,隊員大多都是90後。
發熱門診青年突擊隊有18名成員,一部分是感染性疾病科的醫護人員,另一部分則是從其他臨床科室積極遞交「請戰書」的團員青年中選拔的。這支隊伍建成後磨合迅速,每天都進行嚴格培訓,在最短時間內形成了「戰鬥力」,並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斷梳理診治流程,總結經驗,為打贏防疫阻擊戰積蓄力量。
鄭東院區青年突擊隊的主要戰場是鄭州高鐵東站,每天都有約30名隊員從早上5點到晚上12點持續在高鐵東站的多個出入口進行值守,每日排查人數近2萬人,每個隊員平均每天在崗位上要不間斷工作9個小時以上。
在鄭州南站高速口「把關」的是南部院區青年突擊隊,年齡最小的隊員2000年出生。他們承擔的是24小時不間斷的值守任務,對進入鄭州的人員進行發熱排查、登記、健康指導等。他們的工作位點在室外,除了要經受高負荷工作,還要耐受寒冷和身體不適的考驗,面對挑戰,沒有人選擇退縮。
山東: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組建發熱患者服務隊和突發事件應急隊兩支青年突擊隊
疫情發生以來,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團委迅速組建了發熱患者服務隊和突發事件應急隊兩支青年突擊隊,行政後勤科室青年職工爭先報名參加。
自大年初二以來,突擊隊員們紛紛放棄休假時間,一直值守在工作崗位上。組長作為第一責任人帶領隊員為無家屬發熱患者辦理就診卡,並對發熱患者分診;其他隊員分樓層協助做好普通患者分診、測量體溫工作,每日對費用查詢機和自助報告機進行消毒。
同時,醫院已經分兩批組建了醫療救援隊出征湖北,救援隊共有8名優秀青年醫療人員,他們在黃岡一線日夜奮戰,已收治百餘名病患,將自我安危放在身後,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
甘肅:省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成立急救青年突擊隊誓與疫情共進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全省急救戰線的主力軍,甘肅省緊急醫療救援中心90餘名青年急救人員成立了青年突擊隊,在關鍵時刻勇挑重任,迎難而上,積極投入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
他們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到轉運第一線,負責患者的轉運及現場救治。疫情發生以來,突擊隊已累計轉運發熱及疑似患者79人。隊員們紛紛表示,疫情防控形式嚴峻,突擊隊一定不負重託,不辱使命,誓與疫情共進退,全力以赴做好防範及轉運工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忠誠盡職!
廣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貢獻青春力量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團委積極動員廣大團員青年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迅速組建團員青年「戰疫」突擊隊,投身抗疫第一線。
「武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武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由5名青年團干、團員組成,已於除夕夜隨醫院第一批支援武漢的醫療隊20人一起奔赴武漢。在隊長李青的帶領下,青年突擊隊一直在對口支援的漢口醫院隔離病房奔忙著。
1月26號,醫療隊接手呼吸科病區,為了讓患者有更舒適的環境,突擊隊員在完成一輪護理工作後,擼起袖子變身「全能護士」,動手清潔隔離病區。儘管武漢的冬天很冷,但穿著多層防護服、戴著沉重護目鏡拖地、清潔病房,她們依舊汗流浹背。
十幾天來,無論日班、夜班,她們毫無推脫,義不容辭,點到名字就上。在值班期間,她們要輸液、拿藥、加藥、送藥,接補液、執行各種長期治療及臨時醫囑、監測體溫及生命體徵,派發口服藥及一日三餐、補充物資等。
由於缺乏護士鞋,往往一個班工作6個小時後,她們腳都磨起了泡,臉上都是被口罩勒出的道道溝壑,全身也精疲力竭。為了節約防護服,每次上班她們都幾個小時滴水不沾,嘴唇也已經乾裂,雙手洗到過敏發癢出紅疹,但始終無怨無悔。
網際網路「戰疫」青年突擊隊
為減少發熱患者來院就診造成的交叉感染,提高服務效率,孫逸仙紀念醫院廣大青年醫務工作者組建青年突擊隊,開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網上免費義診諮詢窗口和非發熱網上免費義診諮詢窗口,採用科學專業的方法,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自線上義診系統開通以來,醫院各科室近百名青年醫師主動報名加入值班,為上百位患者免費診療,回答問題超過一千個。通過在線義診諮詢窗口,隊員們為有疑似症狀或特殊情況的患者、非發熱的各類長期隨訪慢性病人提供及時有效的線上諮詢,助力戰「疫」工作。
遼寧:盤錦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青年突擊隊在行動
2020年1月下旬,盤錦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這個90後、80後占大多數的科室全體檢驗人員,全部放下家中事務,犧牲春節與親人團聚機會,緊急集合,迅速成立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青年突擊隊,投入到緊張的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檢測工作中,為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青年突擊隊中,90後青年9人,其餘大部分80後。2020年1月22日,臘月二十八,本是準備年貨過大年的日子,醫院送檢的高危人群樣品如期而至。青年突擊隊啟動了檢測人員三班倒,接樣人員三班倒的24小時連續奮戰模式。
青年突擊隊迅速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檢測隊,應急隊分為4個小組,各司其職。在檢驗一線,接觸檢驗樣品的人員不能回家,除工作時間外,全部隔離在單位安排的出租房中進行休息。2020年1月24日,第一例陽性檢測結果出現,午夜時分運送至遼寧省疾控中心覆核,次日凌晨覆核結果完全一致。
實驗室檢測工作有較大的潛在感染風險,但是疫情當前刻不容緩,青年突擊隊全體人員迅速投入工作,以過硬的檢測技術從容應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隊員們身穿防護服、護目鏡、靴套、雙層手套,在實驗室日以繼夜的奮戰,8小時內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有些甚至時間更久,需要通宵工作。19天過去了,隊員們沒有高聲吶喊,也沒有壯志豪言,始終默默堅守,無怨無悔。
江西:贛醫二附院、全南縣人民醫院分別成立青年突擊隊
贛醫二附院成立
新冠肺炎戰疫青年突擊隊
疫情爆發以來,贛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團委積極行動,迅速成立了以醫院青年黨、團員為主力的「新冠肺炎戰疫青年突擊隊」,全院共計報名隊員112名,其中共青團員50餘名。
青年突擊隊成立後,第一時間投入到緊張的抗疫工作中。
部分隊員到信豐縣火車站體溫檢測點承擔旅客體溫檢測、排查、登記及疫情防控知識宣教等工作,目前已累計排查旅客11227人次,其中發熱人員175人次,所有發熱人員按照要求統一送至縣定點醫院進一步排查。
作者:快看漫畫@新生奮鬥者大一
部分隊員承擔縣城18個網格的居家隔離溫控對象的體溫監測工作,堅持每天2次上門進行監測、登記、宣傳教育等服務工作,目前已累計測量體溫4300餘人次,為轄區工作人員進行疫情防控宣傳教育18場。
隊員們還克服雨天和嚴寒等困難,積極承擔醫院轄區網格內小區封閉管控點的24小時值班工作,嚴防死守,切斷一切可能的疫情傳播途徑。
醫院院長柳震宇、突擊隊隊長王芳帶領團隊連續4個晝夜加班加點,聯合上海信息化專家團隊,專門開發了一款智能體溫監測平台小程序,實現了線下測溫、線上上傳數據、實時動態更新等功能,做到不漏測、不複測,便於主管部門隨時通過手機查看監測情況,線上進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全體突擊隊隊員在疫情防控戰疫中始終衝鋒在前,爭當疫情防控的主力軍,充分展現了全院醫務工作者團結協作、大愛無疆的奉獻精神。
全南縣:16名「戰士」的16天
1月26日,全南縣人民醫院團支部發出組建「頭雁」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的號召,數十名青年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請戰入隊。經過篩選,來自該院感染性疾病科、ICU外科、外一科和外二科等科室的4名醫生、12名護士集結成隊,在團旗下齊舉右拳,莊嚴立下「急難險重我年輕我先上,勢必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堅定誓言。
這支由1名正式黨員、2名預備黨員、13名共青團員組建的「頭雁」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平均年齡不到26歲。當晚,全體隊員便全副武裝進入隔離區域投入戰鬥。
作者:遼寧大學文學院 趙佳怡
除夕夜,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劉秋花接到返院緊急通知,離家前告訴自己的一對兒女「要加班,這次可能得有段時間不回家」,3歲的女兒不懂表達只是用力抓住媽媽的衣角,8歲的兒子一口氣羅列了十幾個同學的名字,反問道:「為什麼他們的媽媽過年都不加班?」劉秋花只是說:「因為媽媽和她們不一樣。」說著,眼淚就涌了上來,身處全縣唯一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中樞」部門的她,是第一個申請加入「頭雁」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的護士。
和劉秋花一樣,感染性疾病科護士中有一半都是年輕媽媽。「孩子容易出汗,也不知他爸記不記得給他擦」,25歲的護士黃建萍一向堅強,也會因為太思念剛滿2歲的兒子而紅了眼眶。
剛入隊,科室里年紀最小的護士鍾素芬承認,心裡也有點打鼓,「可真正進來,看到幾個姐姐一起,又不怕了。」令她意外的是,父母第一時間為自己的決定鼓舞點贊,22歲的她說:「挑戰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作者:快看漫畫@Xin_Designer
清理病房、移動設備、籌領物資、制定製度......不到半天時間,集中隔離病房和發熱門診就布置完畢,1月27日下午便投入使用。1月28日,隨著該縣第一例醫學留觀患者的收治,戰「疫」正式打響。
手套、帽子、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鞋套......每人每天必須反覆穿卸這身「標配」裝備,十幾次出入隔離病房。「整個人就像套在一個厚厚的塑料袋裡,非常悶。」28歲醫生廖軍一向動作麻利,而現在每次穿戴完畢也要花上20分鐘。體溫、打針、輸液等日常簡單的護理工作,都比往常顯得更為艱難,所有行動也仿佛被時間調慢了倍速。
除了日常醫護,所有人每天還要對病房進行4-5次打掃和消毒,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一遍遍彎腰掃地、拖地、擦桌子、抹窗戶。「原來的保潔阿姨年紀偏大,抵抗力肯定沒我們好,不能讓她們冒這個險。」第一個提出包攬「家務事」的護士是陳蘇維,因為愛人同為醫護人員,本來年後就要從感染性疾病科調整至另一相對輕鬆崗位的她,主動要求延期調整。
一天裡難得「閒」下來的時候,他們又成了「主播」,對病人從家庭一直講到國家;夜深了,還要化身「智慧哥哥」和「知心姐姐」,安撫「睡不著」的病人。
湖南:戰「疫」中的湘雅青年突擊隊
發熱門診青年突擊隊:
年三十最溫暖的背影
大年三十,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緊急充實了發熱門診醫護力量,不同科室醫護人員紛紛主動請纓,組成了一支特別的發熱門診抗「疫」隊伍。他們雖然被隔離服遮住了面龐,但是轉過身來「背」感溫暖!他們就是湘雅發熱門診抗疫青年突擊隊。
健康管理中心的李娜,瘦瘦高高看上去柔弱的她,用自己小小的身板,保障著患者健康,她放下了原本抱著家中幼小孩子的雙手,張開臂膀把自己裝進密閉的防護服里,從媽媽變成一名白衣戰士。她的愛人是一名人民警察,過年期間,也在為人民平安保駕護航,夫妻二人各自奔赴不同戰場,恪守誓言,無怨亦無悔。
作者:快看漫畫@北崎安子
燒傷科的譚樂,原本可以帶著1歲多的女兒回福建見一見孩子的爺爺奶奶,共享團聚之樂。但疫情當前,她卻偷偷退掉了去福建的機票;因為難捨分離,她狠下心來沒有去機場送別因沒有母親陪伴而傷心大哭的女兒;因為內心柔軟,她耐心傾聽因擔心病情而落淚的患者,殊不知護目鏡里也藏著感同身受的淚滴。
腫瘤科的楊青蘭,她說這是她從事護理工作的第六個年頭,報名發熱門診支援工作後,她剪去了原本美麗的一頭長髮,只為工作時更方便穿脫防護服。發熱門診工作不到幾天的她,因扁桃體發炎在家休養了幾天,但剛剛恢復後她又第一時間請纓重回崗位,與同事們一起繼續奮戰。
門診護理單元的曾瑩,在得知發熱門診有同事因故不得不回家休養時,主動申請前來一線,填補崗位空缺。然而一些同事不知道的是,她也曾做過手術,不願讓人知道,因為她害怕會因為這個原因而不能繼續與大家奮戰在前線。她笑著說:其實她也緊張和焦慮,但是她覺得作為一名護士,一定要做些什麼,當作是給自己的30歲留個紀念。
作者:閔薛蓉(中建二局)
泌尿外科的劉銀鑫,她的愛人是醫院ICU的一名男護士,今年是他們新婚的第一年。按照老家的習俗,他們原本打算過一個團圓的春節,因為心系疫情工作,她義無反顧地來到發熱門診一線,她的愛人康佳威為了讓她沒有後顧之憂,充當起她最溫暖的後勤。脫下才穿上的婚紗,她立刻換上了防護服,守護患者平安與健康。
中醫科的李育,在醫院啟動疫情應急行動的第一時間,果斷投身於一線工作,同樣是新婚第一年的她,因為這次工作的特殊性,主動要求自己一個人留在長沙,讓老公跟自己分開住以防感染。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她不敢讓父母知道自己在發熱門診上班。這個最美麗的「謊言」,伴隨著她守護人民身體健康最堅定的諾言。
乳甲外科的曾若男,這是她工作的第四個年頭,在得知疫情後,主動報名去醫院發熱門診支援,她笑著說:「自己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工作。」疫情來得太突然,她深知此時醫院人員的緊缺,在發熱門診工作一周後,主動申請與前線隊友們繼續奮戰,相信大家的力量終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骨科的趙璐,她說:「既然選擇一襲白衣,就有責任在災難來臨之際走在前面;災難當前,就應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耳鼻喉科的易廖莎,每天看到身邊的同事都在無怨無悔地工作,頻繁的倒班,面對人手的緊缺,她也主動申請與大家一起奮鬥。
腫瘤科的江琴,90後的她,過年期間一個人在長沙,這是一個沒有家人陪伴的春節。大年三十除夕夜,她仍守護在發熱門診最前線,與病毒鬥爭,為生命接力。
……
她們中的一些人,一次支援完畢,又再次請纓,讓人不禁淚下。
急診科青年突擊隊:
毫不退縮,堅守戰「疫」陣地
面對大批急危重症患者的湧入,急診科護士全體取消休假,55名護士第一時間主動報名請戰,組建青年突擊隊,守護隔離搶救室的重症患者。
隊員們有的放棄僅有幾天與家人共度佳節的機會主動請纓上崗,有的挺著六個月的身孕坐導診上夜班嚴把急診第一道關口,有的離開剛分娩的妻子不休陪產假堅守崗位,有的出班仍心系科室為大家送餐增添幾分大家庭的溫暖,有的面對疑似新冠重症患者二話不說穿上隔離服就開展工作。
儘管困難重重,有時甚至還會遭受委屈,急診科青年突擊隊始終兢兢業業,每一份首志、每個體查、每次送檢都認真仔細完成,默默堅守崗位,毫無怨言。
來源:@共青團中央 聯合網易雲音樂發起【抗擊疫情,為城市應援】原創歌曲徵集活動,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市郫都供電分公司團支部書記袁思航投稿。
作者:快看漫畫@鄭多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NdkR3ABgx9BqZZIS9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