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顧城的舊居雜草叢生,門前停放的汽車成廢鐵,兒子不知所蹤

2020-04-30     史海觀復

「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顧城浪漫的愛情故事,讓無數人趨之若鶩。我們渴望忠貞不二的愛情,渴一位滿心滿眼都只有自己的伴侶,在愛情的國度里,我們都是虔誠的信徒。

背叛、欺騙,這些詞語聽上去就讓人心感刺痛,忠誠的愛情世界裡,是不能容忍這樣事情的發生,可愛情,從來都不是一個能自己控制的東西,否則,世間也不會有那麼多遺憾的故事。

一、浪漫入骨的顧城

在眾多的愛情故事裡,顧城,尤為惹人注意。這個浪漫而又殘酷的詩人。他的一生,傳奇,但也讓人唏噓不已。1956年的秋天,顧城出生於北京的一個詩人之家。書香世家,從小耳濡目染,他的骨子裡充斥著的,都是浪漫。

他天真爛漫,看待世事簡單執拗,只用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只用自己的想法衡量世事。但生活殘酷,顧城這簡單而又被文學填滿的一生里,發生了太多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他衝動、他魯莽,在妻子謝燁面前,他仿佛一個「巨嬰」,事事都需要謝燁照顧。

可在感情里,他糊塗,不可自拔的愛上了李英……很多事情發生在顧城的身上其實有著太多的版本,但不論如何,殺妻,就是違法的。這一點,在很多人看來,也是他自作自受。畢生獻給了文學,最終卻敗給了生命。

二、荒蕪的房屋

近日,有許多網友去往顧城在紐西蘭的舊居,想感受一下這位為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詩人的過往。但可惜的是,那裡的房產早已荒蕪,顧城的舊居雜草叢生,兒子也早已不知所蹤。

很顯然,這樣的結局在顧城揮刀砍向妻子,自己弔死在樹上的時候就已然註定了。那當年,在這座孕育了文學大家的房子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三、坎坷唏噓的三人愛情

顧城也謝燁的相遇,浪漫的宛若一本小說。他們相識在列車上,顧城對這位漂亮大方的女孩兒一見鍾情。他留下了自己的地址,希望謝燁能夠去找他,謝燁如約而至。在相識之後,他們靠著寫信互訴衷情,謝燁支持著顧城的一切夢想,陪著他走過幾載光陰。

顧城仿佛謝燁的孩子般,享受著謝燁無微不至的照顧。他難過,謝燁會安慰他,他開心,謝燁會陪著他一起笑。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所有人都想離開。顧城也不例外,作為一位詩人,他無法忍受生活中充滿的是炮彈,他帶著謝燁,決定去往紐西蘭。

當年,在顧城夫婦到達紐西蘭之後,他也曾和謝燁度過了一段神仙俠侶在「世外桃源」的日子。謝燁陪伴著他四處演講,完成他的文學夢想,照顧著他的生活起居,如果事情就是順著這樣發展下去,又何嘗不是一段佳話呢?

世事始終難料。在顧城的思想里,愛情的力量是無法抵擋的。李英的出現,打破了顧城與謝燁之間的愛情。如小女孩心事一般,李英無法自拔的愛上了這個浪漫的男人。在顧城和謝燁即將離開大陸之際,她將自己的心事悉數拋出,告訴了顧城。

顧城在知曉少女心事之後,後知後覺自己早已愛上了李英,顧城說,「英兒天生就是和我一模一樣的,可謝燁不同,她是我造就的。」所以在紐西蘭的生活穩定之後,他決定要把李英接過來,跟他們一起生活。

一面離不開謝燁,一面又放不下李英。在顧城的內心深處,他渴望著三人在激流島一同度日,攜手過和平的日子。他渴望愛情的自由,卻忘了現實的束縛。試問,有幾個女人能夠接受自己的伴侶不夠忠誠,心裡裝著另一個人呢?李英受不了,謝燁也是。

這樣「表面和平,實際上洶湧波濤」的日子,終於在李英離開的那天爆發了。李英選擇跟著一個澳大利亞人離開了小島,顧城也在李英離開之後,變得狂躁不已,因為,他心裡理想的國度被打破了,他渴望的「一夫兩妻」就此破滅。

四、終是釀成一場悲劇

造就最終一切悲慘結果的事情發生在謝燁離開的那天。謝燁在顧城提出要將李英接過來一起生活的那天起,愛情就死了。她曾以為自己是顧城的唯一,她們的愛情無堅不摧,顧城親手摧毀了謝燁的信念,將李英接過來之後,謝燁無數次問自己,真的要和他們一同生活下去嗎,誠然,她是愛顧城的,可對方給予自己的愛呢?是平等的嗎?

在沒有碰到那位德裔華人之前,謝燁也曾以為自己的一生就此度過了。可是他出現了,謝燁也想要跟李英存在過的一樣,同顧城還有這位華人,三人一起生活。顧城的崩潰就在此時。他無法接受滿心滿眼都只有他的謝燁忽然之間就愛上了別人,他無法同自己妻子心裡的另一個人一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在最後那次爭吵中,他揮刀砍向了謝燁,親手砍死了自己的髮妻,隨後上吊自殺,留下了年齡尚小的兒子——小木耳。

從文學角度而言,顧城奉獻極大,留下了多少作品。從愛情的本質上來講,他是一個浪子,也是一個膽小鬼,從他接受李英的那一刻起,就奠定了這樣的結局,傷害了妻子,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孩子。

如今顧城在紐西蘭的房子早就已經荒蕪了,門前當年停留著那輛汽車,早已經成為一堆廢鐵,兒子早已離開不知所終,一代文學巨匠的荒唐故事也在此落幕。他親手摧毀了自己建立的烏托邦。「活在文學的夢裡,倒不如清醒的站在現實中。」

文/史海觀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CLByXEBiuFnsJQVhG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