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吳亦凡在東京「開」的選貨店頒個獎,會是什麼?| 年度選貨店

2019-12-28     Steppy潮流周志

作者:游離 Uli

吳亦凡在東京「開」什麼選貨店?咳咳咳,看過某奇藝最新出爐的網綜《潮流合伙人》的朋友應該都心知肚明了。

在此 Uli 還是簡單介紹一下吧。《潮流合伙人》集結了吳亦凡、潘瑋柏、Angelababy、福克斯和趙今麥五位明星藝人,他們在東京攜手經營一家名為「FOURTRY」(以中國本土潮流品牌為主)的潮流選貨店,為期一個月。

只要有吳亦凡這波頂級流量明星架勢,毋庸置疑,熱度和討論度絕對在線。不管每一個人出於什麼不同的目的討論這件事,反正這個節目連同這家店是引起我的注意了。

咱們先不討論這其中的對錯(對此如果您有想法可以在留言區各抒己見,Uli 我非常樂意和各位老司機探討探討),至少有一點好處,讓大家開始留意和探討「潮流選貨店」這盤生意究竟難不難和該怎麼經營?

(image:fashionpathfinder.tokyo)

話到這裡,Uli 突然想到 Steppy 第三本特刊《CONSTRUCT》中 BEAMS 社長設樂洋被問及管理方面問題時說的一段話。

「現在我主要負責公司的流程方針、每年公司的大方向、開店的主題把握以及處理與不同業種合作的新事業,像日常的買手業務、店鋪運營、品牌聯名,基本上交由年輕一代負責,公司旗下的每個品牌都有相應的市場部、產品部、買手團隊以及宣傳部門。」

一間人人稱羨的選貨店背後靠的是一個強大且有條不紊的工作網支撐,這可是應了那句俗話,「術業有專攻,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回顧 2019 年,是潮流選貨店/集合店發展最理想的時候。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好好聊聊,今年各大選貨店做了什麼值得讓人回味一番的事吧!

(image:artalert-sapporo.com)

2019 年,BEAMS JAPAN 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正式進軍北美地區,在紐約 Nordstrom 與洛杉磯 Fred Segal Sunset 開設 Pop-Up 期間限定店鋪,活動至 2020 年 1 月結束。

(image:superfuture.com)

看到這不少朋友可能會不以為然,進軍北美地區有什麼值得稱是個「勇敢的決定」呢?

1976 年發展至今,日本選貨店 BEAMS 的發展可以用「驚天地泣鬼神」這一俗語來概括,單單是它的支線,就足夠讓人懵圈。再加上 BEAMS 每一年的合作 list 水蛇春咁長(聯名對象很多,名單很長的意思),我倒是從中認識了不少「筍盤(好東西)」,例如以美式休閒風格為主的日本品牌 KAPTAIN SUNSHINE 就是其中之一。

KAPTAIN SUNSHINE 2019FW (image:KAPTAIN SUNSHINE)

闊身的剪裁和美式機能風的設計概念,看似簡單之餘上身層搭卻十分出彩。Uli 最喜歡的當然是每季品牌出品的 lookbook,完全就是一本精良搭配圖鑑。

KAPTAIN SUNSHINE 2019FW (image:KAPTAIN SUNSHINE)

但可能考慮到受眾群體和地區氛圍等因素,儘管如今 BEAMS JAPAN 在潮流圈收穫不少擁躉,它從未跨出亞洲地區開設店鋪,僅有旗下品牌 BEAMS PLUS 與 BEAMS COUTURE 在海外有店鋪代理銷售。

這一次的舉動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實則 BEAMS JAPAN 花了 43 年才正式決定踏出這一小步。所以接下來 Uli 把這個 2019 年年度「攻堅克難」獎頒給 BEAMS JAPAN 大家應該沒有什麼異議吧?

(image:japangoodsfinder.com)

一間選貨店能否運營得風生水起,長遠的發展計劃和高瞻遠矚的生意 sense,兩大條件,缺一不可。在這方面,今年尤其要表揚在紐約原店址隔壁開設了 KITH Kids 全新店鋪的 KITH。

(image:Kith)

店鋪陳列的商品除了 KITH Kids 童裝、adidas YEEZY 500、Converse 、Nike 等各式各樣的童鞋外,Uli 發現店鋪還「摻入」了各式各樣的潮流藝術兒童玩具。比方說有來自美國的拼圖品牌 Mudpuppy,其母公司 Galison 是一家著名的出版公司,多年來一直與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知名插畫師合作,所以 Mudpuppy 出品的畫風也是走藝術路線的,無形中讓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藝術和審美 sense。

(image:ins@Kith)

另外一個 Uli 覺得非常有意思的這款木製的 Cubebot Areaware Toys ,它們是由紐約 David Weeks Studio 設計的,保留了舊木玩具的形態及粗糙質感,老少咸宜。

(image:ins@Kith)

「小孩子和女人的錢是最容易賺的。」,Ronnie Fieg 大概也深諳此理,趕在最好的時代做了一個最明智的決定。2019 年年度「老謀深算」這個獎,我想非 KITH 莫屬了。

每一間公司都會有拚命三郎(工作狂)和蛇王(偷懶王),同理,在選貨店領域一樣存在「拚命三郎」和「蛇王」。在我心目中,2019 年「拚命三郎」獎毫無疑問是由 Dover Street Market London 摘下。

(image:egi.co.uk)

至於為何,看到這大一堆聯乘 list 你就明白了。在 Dover Street Market 倫敦門店 15 周年聯乘企劃「MONOCHROMARKET」中找來了涵蓋時裝和街頭不同領域等超過 60 個單位展開合作,來了一場華麗的聯名盛宴。

(image:ins@doverstreetmarketlondon)

BTW,Nike DSM Special ISPA Jacket 和 sacai gem collection 這兩款單品入選 Uli 心目中「MONOCHROMARKET」企劃最佳名單。尤其是 sacai gem collection 這款宮廷+街頭風無縫銜接的外套,話不多說,我已經在加油存錢了。

(image:ins@doverstreetmarketlondon)

11 月 22 日 東京涉谷時尚潮流名所 Shibuya PARCO 正式重新營業,帶來了多間原先沒有的全新品牌及店鋪。聽到這番消息,大東老師像打了雞血一樣,不停在我耳邊叨叨說一定要去看看。

(image:Toshiyuki Togashi)

而在 193 間入駐店鋪里,由藝術團隊 NANZUKA 負責的 2G 引起了我的注意。

2G 分為「Gallery」、「Select Shop」與「Art Toys」三部分,一方面 2G 確實是令大眾一次性接觸到多個藝術家作品和舉辦藝術展覽的全新地方,但另一方面在「Select Shop 選貨店」,如果真的讓你逛店,除非是對藝術確實超感興趣,否則我想能認認真真逛個 30 分鐘已經很了不起了,另外藝術之間,尤其是在服飾上,一般來說聯名來聯名去玩的花樣大同小異,可以說是今年「最「無聊」」的了。

(image:2gtokyo.com)

2019 年有新的選貨店創立,也有舊的選貨店面臨淘汰。10 Corso Como SHANGHAI 以及日本第一家選貨店 SUN MOTOYAMA 的閉店(點擊我回顧)成為 2019 最讓人感到可惜的事情。

(image:smartshanghai.com)

想當年因為 CdG 和其合作推出胸前一組 1234567890 的 Tee 讓我記住了這家源於米蘭的買手店 10 Corso Como。後來在 2013 年在上海南京西路開了門店,成為 Uli 當時能近距離接觸時尚潮流文化的最大機會。

10 Corso Como SHANGHAI 的閉店也意味著正式退出中國市場,這一度引發人們對於買手店泡沫的擔憂。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家義大利極具標誌性意義的買手店最終也只證明了其在中國的水土不服,而且與管理層的頻繁變動和品牌戰略層面的懶惰不無關係。但不管怎樣,今年年度「最讓人惋惜」獎得主,10 Corso Como SHANGHAI/SUN MOTOYAMA 無疑了。

(image:herblester.com)

說完令人傷心的事情,那接下來 Uli 就來聊點開心事吧。譬如說購置某些日本品牌服飾再也不需要找代購或飛去日本啦,因為今年那家只賣日本品牌的日本買手集合店 STUDIOUS 海外第二家分店(第一家海外分店 2017 年開在香港開在了上海新天地,皆大歡喜。

由谷正人於 2007 年成立的 STUDIOUS 至今在日本已有逾二十家店鋪,「From Japan to the World」的品牌宗旨早已宣告了品牌的野心藍圖——衝出日本衝出亞洲,走向世界。而在上海分店一共引進了 200 多個日本品牌的服飾,以後甚至會更多。

(image:herblester.com)

STUDIOUS 的特別之處就是相較於其他日本選貨店販售來自世界各國的商品,它堅持僅販售日本的服飾品牌,當中就有我近期頗為欣賞的京都男裝品牌 RAINMAKER。

(image:ins@rainmaker_kyoto)

東西元素合併,正式和隨意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大概是對 RAINMAKER 服飾最好的詮釋。Uli 印象最深刻的是設計師最愛將日本傳統的 kimono 元素結合時裝/正裝,碰撞出有趣的視覺效果。

(image:ins@rainmaker_kyoto)

另外 RAINMAKER 的面料也是值得深究的一點,在這我就賣個關子,如果有機會大家不妨多多關注這個牌子。

(image:ins@rainmaker_kyoto)

每一年我們都會綜合品牌的表現,評選一個年度最佳品牌。放在選貨店領域,如果要評選出一個年度最佳選貨店,大家會選哪家呢?如果是 Uli,對不起,各有千秋,我選不出來,但可以提名一個單位為 2019「年度黑馬」。你們猜猜是哪位?

Tada...就是長谷川昭雄今年和日本知名的網絡雜誌 HOUYHNHNM 合作創立的單位——AH.H。早前 Anti 同學對這個單位已經來了場全方位剖析了(想回顧的朋友請點擊我),而在 Steppy SOLO 也曾推過兩三款 AH.H 里介紹的單品,一上線就已經售罄。

(image:ah.houyhnhnm.jp)

看到這裡部分朋友可能會對 Uli 有點質疑,AH.H 有實體店嗎?它不是一個網絡單位而已嗎?

OK,確實如此。目前來看 AH.H 沒有實體店。但你們發現了嗎,現在網上漸漸地出現了不少潮流媒體平台對 AH.H 的報道,而且長谷川昭雄的帶貨能力絕對不輸任何一位明星流量小生。

(image:ah.houyhnhnm.jp)

在翻查 AH.H [email protected] 時 Uli 還留意不僅僅是服飾,長谷川昭雄的推薦還涉及食物、餐具、日常家品等 lifestyle 層面的東西。例如講述男生的烹飪中介紹到一把切麵包的餐刀,來自日本著名刀具品牌具良治(GLOBAL)。

(image:ah.houyhnhnm.jp)

有人可能會說切個麵包還講究用什麼牌子的刀具?長谷川昭雄卻認為,「普通の包丁でも切れるけど、このほうが綺麗に切ることができる。(即使是普通的刀也可以切割,但是它可以切割得更漂亮)」,這大概是我們和長谷川昭雄的區別吧,我們在生存,別人是在生活。

(image:ah.houyhnhnm.jp)

可想而知,從服飾到 lifestyle 層面的東西,在這,Uli 就先把話給撂下了,接下來 AH.H 開實體選貨店的可能性高達 80%(如果不是,那...大家也別當真嘛,個人見解而已)。

(image:ah.houyhnhnm.jp)

再看回國內的選貨店,今年也是「多事之年」。大家最為熟知的 element 一馬當先,在今年 9 月 28 日開設了全新線下店鋪 —— element 中山公園店,引進了更多全球優秀的戶外和機能服飾、配飾、用品和工具等,這一舉動無疑給國內的實體服飾店打了一劑強心針。

對於我來說,實體選貨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每一次到店購物,都能收穫一些小眾但又優質的品牌。

最近我又在 element 店裡發現了一個神奇的日本機能時裝品牌 MINOTAUR INST.。品牌擅長將機能、高質量的面料應用在服裝上,每件衣服的布料、細節都極為講究,看似簡單卻飽含了太多設計師的心血。

(image:ins@minotaur_inst._official)

從選貨種類的豐富到店鋪的擴張,element 在這一年裡邁出了一大步,我猜「運籌帷幄」獎這波是穩了吧?

既然說到這了,那如果給吳亦凡在東京「開」的選貨店評個獎,會是什麼呢?

僅憑 Uli 一己之見似乎有點主觀臆斷,所以我小採訪了幾位老司機,順便讓他們說說今年讓他們印象深刻或「大出血」的選貨店,給大家來點硬貨。

2019 年你曾到訪過哪家選貨店令你印象最為深刻或讓你「大出血」?

2019 年有到過位於東京日比谷的日比谷中央市場街(Hibiya Central Market)。位於遊樂頂的商場之內當中以理髮廳、餐廳、眼鏡、服裝、書籍到裝置藝術組成的選貨店,甚為驚喜。背後的推手當然厲害,各方面的配合十分出色,絕對是值得各位到東京旅行時參觀的選貨店之一。

如果讓你給吳亦凡在東京「開」的選貨店頒個獎,會是什麼?

我冇睇過,呢個真系答唔到。

2019 年你曾到訪過哪家選貨店令你印象最為深刻或讓你「大出血」?

一開始去 Graphpaper 店鋪是衝著有售 Lemarie、和「極簡風格」而去的,同時 Graphpaper 自家出品的針織也是日本時髦人所推崇的。進入店內感覺置身於一個獨立的藝術空間,立刻就會接收到 Graphpaper 所設定的「世界觀」。

2019 年你曾到訪過哪家選貨店令你印象最為深刻或讓你「大出血」?

大出血的應該就是昨天去的阿 wing 的店(Cherish 古著店)了,不算大出血,只是每次去都會遇到有趣的東西,忍不住買一些。

如果讓你給吳亦凡在東京「開」的選貨店頒個獎,會是什麼?

最佳貢獻獎,將中國的潮流品牌推向國際舞台。

2019 年你曾到訪過哪家選貨店令你印象最為深刻或讓你「大出血」?

理論上是沒有的,但若然要有也可以,除了是每次到東京都必去的 HIGH! STANDARD 之外,印象最深的還是新加坡的 Surrender 吧,雖然說店裡販售都是一些當紅的、街知巷聞的品牌(如 OFF-WHITE\\AMBUSH\\NBHD\\WTAPS 等),不是我的菜,但是從整體來說,裝修風格、陳列擺設到單品選貨,Surrender 也有著潮流選貨店應該有的樣子,到新加坡還是蠻值得一逛吧,不過話又說回來,習慣了日元 x 0.65,在新加坡要 x 5,真的沒有什麼消費慾望,所以不存在大出血一說,哈哈!

如果讓你給吳亦凡在東京「開」的選貨店頒個獎,會是什麼?

第一集在朋友家看了兩分鐘看不下去,所以...

如果讓你給吳亦凡在東京「開」的選貨店頒個獎,會是什麼?

最「喪」潮流使者。

其實這是一個又褒又貶的詞彙。潮流使者,算是一個褒義詞,肯定它對於潮流文化的推動作用,讓更多人圈外人認識到潮流這件事情,或者開始去了解,去跟風,去喜歡,消費群體大了,這對於推動潮流圈發展來說,是一件好事;何為最「喪」呢?與其說是一檔潮流綜藝節目,還不如說是一檔打著潮流幌子帶貨賣廣告跑流量的綜藝節目,縱使圈內媒體 KOL 都在報道,但懂的人自然懂,真心熱愛潮流文化的人,相信看過《潮流合伙人》的,無不感到聞風喪膽,逃之夭夭,故為最「喪」。

2019 年你曾到訪過哪家選貨店令你印象最為深刻或讓你「大出血」?

中目黑雲集了眾多選貨鋪,但唯獨 BAMBOO SHOOTS 多次令我的錢包失守,皆因它們經常會和 Porter、Mountain Research、ROKX 等品牌推出不一樣的別注,對於喜歡戶外的朋友來說真的很難抵抗。

如果讓你給吳亦凡在東京「開」的選貨店頒個獎,會是什麼?

你們開心就好。

如果讓你給吳亦凡在東京「開」的選貨店頒個獎,會是什麼?

「最佳綜藝產物獎」,FOURTRY 這家「店」打著潮流的名號,做著與潮流關係不大的真人秀。僅是前幾集已經暴露明星們只認識當下熱門的款式,而對品牌、設計師的認知基本為零。當然這也不妨礙這檔綜藝的火熱,畢竟光是當作娛樂消遣,也是個挺好看的吃播。

最後的最後,對於吳亦凡在東京「開」的選貨店,根據目前放送的內容 Uli 暫時想給一個「最不接地氣」獎。

原因嘛,請大家翻開第三本特刊《CONSTRUCT》中 BEAMS 社長設樂洋的採訪,也就是 P193 中最後兩個問題的回答,如果你懂 Uli,我相信能 get 到。

(沒有入手《CONSTRUCT》但又想知道的朋友,麻煩下方掃碼購買,嘻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BP1S28BMH2_cNUg19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