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如何培養孩子耐心和專注力?爸媽應該這樣做

2020-09-07     育兒小娜

原標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如何培養孩子耐心和專注力?爸媽應該這樣做

導語:一次去商場,看到一個四歲左右的小男孩坐在椅子上穿那種可以拼成動物形狀的小珠子,這種珠子我玩過,不僅考驗耐心,還要考驗專注力,常常大人都會半途而廢。而這個小男孩已經穿了一大半了,眼看就要完工了。禁不住好奇,就前去打探情況,

原來這個小孩真的才只有四歲,所有珠子也都是自己穿上去的,只有不明白的地方才需要媽媽指導一下

"他才四歲呀,怎麼有耐心穿完一串珠子?"內心咆哮完不禁想到自己家的女兒,女兒快三歲了,做什麼事都沒有耐心,

看書的時候明明給她讀《小雞球球》,她卻自己跑去翻《小睡鼠波波》,就連她最喜愛的看動畫片,也常常是看一會兒這個又馬上調到別的頻道。

她這樣沒有專注力,做事沒耐心,讓我很犯愁她以後上學會不會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大家都知道,專注力越好,做事的效率就會越高。記得上學的時候班裡有一個學霸,每次老師講課都聚精會神的聽講,但是下課從來不看筆記、不複習,只是預習一下下節課要講的內容,然後就跟同學該玩玩、該鬧鬧,但他每次考試都會考第一。那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用心複習的同學很氣憤,

明明我比他更努力,為什麼就沒有他考得好?

這就是專注力的問題的,老師講課的時候專注力好的同學可能會理解95%以上的內容,而專注力差的可能連40%都理解不了,這就是為什麼自己更努力卻還是贏不了別人的原因。

孩子的注意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另一部分靠後天的培養。很多家長在無意識中就毀壞了孩子的專注力,比如孩子正在自己拼積木,你非要跑過去說媽媽幫你吧;或者孩子正在打掃衛生,你覺得他笨手笨腳,過去一把搶過掃帚;還有對孩子沒有耐心,總發火等也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我們要對孩子有耐心,鼓勵他們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

專注力不好的孩子對以後的工作和學習會有很多不良影響,不僅會影響學業,還會帶來情緒上的挫敗感。

專家認為,3到12歲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最佳時期,而且越早越好。

那麼保護孩子的專注力不受破壞,家長該如何做呢?

1、

不要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其他的事情。

現在很多家長喜歡一邊玩手機一邊帶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受重視,我們完全可以放下手機抽出幾個小時的時間專門陪孩子,等孩子玩累了、不想玩了我們再專心做自己的事情,這樣做事更有效率,也會讓孩子更開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重視、被需要。如果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別的事情,孩子有時候也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切勿教會孩子一心二用。

小編在這裡再給大家推薦1套提升寶寶專注力的遊戲書:

《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訓練書》

兒童全腦思維遊戲書 益智書籍12冊,

專門設計的兒童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書中通過

遊戲、閱讀

等方式提升寶寶專注力。

通過童趣的畫面和簡單的小遊戲,吸引孩子加入思考中,發散孩子的思維,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和觀察力

點擊下方即可

2、

不要總打斷孩子,讓孩子自己做主。

很多媽媽生來就有一副優越感,總覺得自己說的才是對的,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渴望獨立,可媽媽卻怕他這也做不好、那也不會,總是試圖打斷正在探索的孩子,讓他朝著自己安排的方向發展。家長要留給孩子選擇的空間,不能朝著你既定的方向出發,如果孩子沒有自由,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探索的興趣,對什麼都提不起慾望,更別說培養專注力了。

3、

給孩子設定目標,讓孩子獨立完成

平時可以給孩子設定幾個小目標,比如幾天讀完一本書,幾個小時搭完一個積木,孩子按時完成後可以適當地給一些獎勵。這樣有助於提高孩子完成目標的興趣,心無旁騖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完成目標的同時鍛鍊了自己的專注力。設定的目標必須是孩子感興趣的模塊,而且完成的過程中家長不要插手,只有在孩子有困難的時候給出相應的指導。

結論:你也在為孩子的專注力而發愁嗎

?做一個開明的媽媽吧,對孩子的喜好不干涉但不縱容,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尊重孩子意見,不打斷孩子,少對孩子發火,也許你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ANTanQBd8y1i3sJ0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