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新聞發布會。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偉介紹,目前全省已籌集下撥2020年度首批中省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近36億元。
據了解,目前吉林省共有城鄉低保對象96萬人(城市44萬人、農村52萬人),城鄉特困人員8.43萬人(城市0.74萬人、農村7.69萬人),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63人。同時,全省已籌集下撥2020年度首批中省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近36億元。
疫情發生以來,全省新納入城鄉低保對象7238人(城市2899人、農村4339人),新納入城鄉特困供養人員213人(城市32人、農村181人),累計對城鄉困難家庭實施臨時救助2.13萬人次,月均發放價格臨時補貼2600萬元,月人均發放標準不低於25元,有效保障了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偉介紹——
3月20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貫徹落實〈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的實施方案》,提出了5個方面、17條具體落實措施。
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包括及時足額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殘疾人發放救助金和補貼;及時為優撫對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建立鄉村兩級日常巡查機制,及時為受疫情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城鄉居民給予相應救助;加強貧困人口救助幫扶,建立健全救助對象與貧困對象比對機制;及時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納入相應救助範圍5項措施。
做好陷入臨時困境外來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包括加強部門配合,加大巡查力度,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做好受疫情影響生活困難外來人員臨時救助;加強救助管理機構和托養機構的管理,做好消毒防護,維護安全救助環境3項措施。
做好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生活照料服務工作。包括落實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特別是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責任,實行日報告制度,村(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每天聯繫一次;對居家隔離的孤寡老人、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含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老年人以及重病重殘等特殊困難人員開展特殊對象關愛保護服務,主動走訪探視,幫助解決日常生活難題2項措施。
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社會救助管理服務。包括履行主動發現責任,對生活困難需要救助的,主動協助申請並及時給予相應的救助;簡化優化社會救助程序,做到村(社區)審核、鄉鎮(街道)審批、縣級民政部門備案,當日申請、當日審批;發揮公開電話和網絡投訴舉報平台作用,確保困難群眾在防疫期間求助有門、受助及時3項措施。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包括定期調度落實情況,及時掌握各地工作動態;建立市(州)級民政和衛生健康部門確診對象定期比對機制,每半月開展一次信息核對;嚴肅查處作風漂浮、敷衍塞責、推諉刁難、弄虛作假、不作為和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等問題,強化資金監管,對非主觀故意將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救助幫扶範圍的,可免予追究相關責任;加強輿論引導,及時宣傳黨和政府保障基本民生的惠民政策和有力舉措,提高社會公眾知曉率,並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4項措施。
(二三里編輯 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