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春林(中)叮囑環衛工人做好安全防護。
賀春林是集美區環境衛生中心主任。疫情發生後,為了集美區7000多名環衛工人的安全,他多方聯繫防護物資,叮囑大家做好個人防護。同事們說:「他總是挂念環衛工人,是環衛工人的大家長。」
「他身上有雷厲風行的特點,做事情很認真」
賀春林1983年入伍,1999年底轉業到集美區環境衛生中心工作。面對這次疫情,具有34年黨齡的他堅守一線,幫助大家解決實際困難。
「越是困難的時候,他越是站在一線。2016年颱風莫蘭蒂登陸時,他連續幾夜都沒有休息。這次疫情來臨時也是如此。」與賀春林共事近20年的張世民說:「環衛是一個大家庭,他就像一個大家長,盡心盡力為大家做事。」
疫情發生以來,他時刻關注集美區的情況。集美區有7000多名環衛工人,他們起早摸黑,每天面對各種生活垃圾,風險性很高。每名環衛工人每天工作需要2個口罩,需求量很大。疫情初期,各作業單位紛紛反饋口罩庫存告急,賀春林急得睡不著覺,他打電話向上級部門反映,甚至打電話到口罩生產廠家。在他的努力推動下,環衛工人防護物資有了保障。「他身上有雷厲風行的特點,做事情很認真。」張世民說。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是廈門市定點隔離治療醫院,每天產生20桶左右生活垃圾。為配合醫院,賀春林在第一時間協調作業單位,讓作業人員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保障院區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集美區還有幾家定點隔離觀察酒店,為了保障環衛工人的安全,賀春林向相關部門協調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物資,為環衛工人提供安全保障。
現場做好後勤保障服務
把對市民影響降到最低
有一天,一位環衛工人發熱被送去隔離。賀春林得知情況後,叮囑大家做好安全防護,嚴格操作流程,杜絕發生感染。事後發現這位環衛工人只是普通感冒,他才鬆了一口氣。同事陳俊偉說:「在個人防護上,為了大家的安全,他要求很嚴格。遇到轉運車輛司機沒有戴口罩,沒穿防護服,他都會批評提醒。」
2月16日,全市舉行消殺工作。賀春林接到通知後,和同事們研究預案,匯總車輛,制定線路。為了將消殺對市民群眾的影響降到最低,賀春林與上級部門和相關單位一起,確保消殺工作安全有序。
消殺當天,賀春林提前來到液體灌裝現場,與參與工作的駕駛員開現場會。他提醒司機,現場碰到路邊的行人要停下來,儘量將對民眾的影響降到最低。開完現場會,他又到灌裝車輛旁與技術人員確認消殺液濃度,直到全部車輛灌裝完畢,他才離開現場趕回單位。
「人雖然返回單位了,但還是不放心,一直等到所有的工作結束了他才回家。」陳俊偉說,「這段時間他很少休息,很多時候都在現場為環衛工人排憂解難,做好後勤保障服務。」
(文/圖 廈門晚報記者 陳滿意 通訊員 詹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