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中國寄槍、把華為快遞誤寄美國,聯邦快遞哪來的膽子跟中國找茬

2019-08-19     環球人物雜誌

|作者:阿曄 隋唐

頂風作死!聯邦快遞竟然敢給中國公司寄槍!

昨天,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通報,福建某運動用品公司收到由美國聯邦快遞公司承運的一美國客戶寄出的快遞包裹,內有槍枝。目前,福州警方已將槍枝暫扣,並正式立案,展開調查。



短短3個月內,聯邦快遞在對華業務中已經出現了好幾次令人匪夷所思的「失誤」:不是擅自將快件轉運至美國,就是阻礙包裹寄入華為在美國的辦公室。更離奇的是,被運錯的包裹全跟華為有關。而一旦事發,聯邦快遞就立馬甩鍋給員工,表示這只是「誤操作」……

中國網友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7月底,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公布調查結果,狠狠打了聯邦快遞的「臉」,明明就是故意找茬,還非得裝無辜,可真夠難看的!

按理說,鬧到了這個份上,聯邦快遞最近就應該「夾起尾巴老實做人」,結果,它竟然繼「轉運門」之後搞出了更嚴重的「涉槍門」。

一家美國快遞公司敢成天給中國找不痛快,到底有什麼了不得的背景?

從士兵到「郵差」

如果對聯邦快遞的創始人弗雷德·史密斯有所了解,不少人會覺得他的經歷似曾相識——

父親早逝,由母親拉扯大;

年幼時患有骨骼疾病,經過多年治療才得以痊癒;

之後逆襲成為運動健將;

參加越南戰爭,成為優秀的士兵……

網絡上一度盛傳,史密斯其實就是《阿甘正傳》中阿甘的原型。



弗雷德·史密斯

1944年,史密斯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其父是托德屋連鎖餐廳及迪克西灰狗巴士公司的創辦人,這個富二代的童年跟阿甘一樣不好過——4歲時喪父,10歲之前飽受骨骼疾病折磨。

但之後他開始逆襲:15歲時成了一名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並學會了開飛機,甚至成了一名業餘飛行員;18歲時進入耶魯大學就讀,在大學期間寫了一篇經濟學報告,概述在計算機信息時代下的隔夜快遞服務,這份報告的內容後來成為了聯邦快遞營運的構想……

1966年,史密斯拿到了經濟學學士學位,但他並沒有從事相關行業,而是跑去當了兵。他兩次參加越戰,獲得過銀星勳章、銅星勳章和兩枚紫心勳章。

退伍後,史密斯的人生選擇再次出乎大家預料。他沒進政壇,而是選擇把大學時的構想變成現實,做起了物流企業,這才有了今天的聯邦快遞。史密斯也被譽為「創造了一個新行業的人」。

大眾總是熱衷於討論他的這些傳奇經歷,將他塑造為一個相當勵志的傳奇大佬、商業奇才,但很少有人提到他的另一面——

史密斯背靠美國政府和軍界。他與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美國前國務卿克里是「骷髏會」的同時期成員,私交甚篤。

而這個「骷髏會」一般被認為是進入美國上流社會、資本集團組織的敲門磚和通行證。

史密斯的發家過程,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背靠大樹好乘涼」。

當其他快遞公司怕賠本,不敢買飛機送郵件時,史密斯的聯邦快遞一出手就是兩架噴氣式飛機,還從華爾街拉到了9600萬美元投資,創造了美國商業史上單項投資最多的紀錄。



1971年,史密斯成立聯邦快遞,併購入了噴氣式飛機。

1973年,聯邦快遞正式運營頭一年,巨虧。之後兩年,狀態依舊沒什麼好轉。

為了抵償公司債務,史密斯賣掉了自己的私人飛機,甚至偽造律師簽字,從家庭信託基金中提取本屬於他兩個姐姐的錢。他的兩個姐姐知道後勃然大怒,並在1975年1月將他送上法庭。但當年年底,史密斯就神奇地被宣告無罪釋放。

更逆天的運氣是,一旦股東們懷疑史密斯描繪的美好明天時,總有人及時為他提供運轉資金,他可真真是個「融資天才」!

就這樣堅持到了1977年,聯邦快遞開始盈利並上市,接著在美國國內獨領風騷。但史密斯並不滿足於此。他開始開拓海外市場,過程再次讓人咋舌。

當時,別家快遞公司都不看好史密斯的這個決定,一方面是買大型飛機的成本問題,另一方面是各國海關通過手續的問題。

結果,這些棘手的難題到了史密斯那裡,都不叫事兒。

如果說解決融資問題還不能說明什麼,那解決海關問題可是讓人見識到了史密斯不同尋常的背景,畢竟搞定各國海關可不是聯邦快遞這樣一家企業能夠協調得好的。

從1990年到1992年,聯邦快遞3年虧損額超過10億美元,那麼些年從美國國內賺來的錢還不夠填補海外虧損,股價大跌。

當時,史密斯緩解聯邦快遞資金壓力的辦法就是賣飛機。在這種情況下,董事會其實是有權解除史密斯的總裁職務的,但並沒有人敢動他。

進入21世紀,聯邦快遞海外業務逐漸起死回生,史密斯也變成了一個商界神話,巧的是,這時的美國總統正是其好友小布希。

不難看出,史密斯的發家史背後有著美國軍政兩界的影子,那麼現如今,聯邦快遞為他們服務似乎也不足為奇。

「精準失誤」

難道是因為創始人的軍方背景,讓聯邦快遞在近一年來數次對中國企業「精準失誤」?

今年5月28日,路透社曾用一條新聞引爆中國輿論——美國聯邦快遞公司日前將兩個從日本寄往華為中國公司的包裹轉運至美國,並試圖轉運另外兩個由越南寄出的華為包裹。

當時正值美國將華為列入管制「實體名單」,而聯邦快遞作為世界業界龍頭,不偏不倚地在那個敏感時刻出現了「失誤」。

中國前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當時在記者會上直言:「我不知道對FedEx(聯邦快遞)來說,這樣的事情是不是經常發生?如果是,對這樣一個大公司來說實在是不應該。如果不是,那FedEx需要解釋清楚為什麼類似事件最近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在華為身上。」

對此,聯邦快遞在微博上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我們對於少量華為貨件被失誤轉運表示抱歉。我們確認,沒有任何外部方面要求聯邦快遞轉運這些貨件。」

世界範圍內平均每天交付給聯邦快遞1500萬個包裹,但被寄錯的恰好就是風口浪尖上的華為包裹;世界之大,但為華為寄錯的包裹恰好就「誤入」了與中國企業(尤其是華為)摩擦不斷的美國。

嚯喲,緣分真奇妙。

當時聯邦快遞的「拙劣」表演,甚至引起了國外網友的憤怒。

「讓人噁心。現在知道究竟是誰在監視了。也許華為早就知道電子郵件不安全才用的包裹,現在就連包裹也……」

「天哪,我只知道美國總是指責華為是受中國政府控制的,但是現在美國總是給人家舉例子。」

「這不是很有趣嗎?現在聯邦做的事正是美國政府一直在指責中國做的啊。」

更為諷刺的是,曝光過美國「稜鏡」計劃的斯諾登很久以前就表示,美國政府確實擁有「物流攔截」能力,而英國政府當年對美國稜鏡項目的調查結果也顯示,美國國安局還有直接滲透和劫持「供應鏈」的能力。

快遞與物流安全是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有企業膽敢在這個領域「耍花槍」,那麼等待它的只有滅亡。



不作死就不會死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用在聯邦快遞身上非常應景。

在上次「誤寄」事件發生之後,中國商務部在5月31日宣布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

這個名單就像小時候班幹部抄在黑板上的「違紀名單」,不光丟人,還能讓你得到「特別關照」。在外界猜測中,聯邦快遞是這份名單中的「頭號熱門」。

隨著商務部消息宣布,聯邦快遞的財報很快「應聲」落地。

上個月初,聯邦快遞公布了2019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美國很多企業的財年是從七月一日到明年的六月三十日)。據財報顯示,2019年財年第四季度凈虧損為19.7億美元,相較於去年同期凈利潤為11.3億美元,同比下滑157%;財年凈利潤與上財年相比更是暴跌了88.18%。

雪上加霜的是,華為發言人喬·凱利表示:「最近的一些經歷表明,通過聯邦快遞發送的重要商業文件沒有送達目的地,將必須重新審視與聯邦快遞的合作關係。」

這似乎表明聯邦快遞正在失去中國市場。難道聯邦快遞也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要「一年虧他幾個億」?

對於這事,聯邦快遞CEO在接受採訪時曾委婉地表達過無奈:「面對美國商務部拿巨額罰款威脅,快遞公司必須自己檢查每個包裹內容是否符合美國進出口管制規定。」

後來,聯邦快遞甚至還把美國商務部告上了法庭。

這一切,似乎是在表明「聯邦快遞坑中國企業,全是美國政府逼的」,但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說好的「市場自由,不受美國政府控制」呢?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據專家分析,由於貿易環境的不明朗,聯邦快遞2020年的業績可能還將繼續受損。這恰好說明了那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聯邦快遞,你可長點心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3wurmwBvvf6VcSZkQo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