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9年,中國有超過一萬人選擇在全國各地踏上切胃的手術台。
根據《大華北減重與代謝手術臨床資料資料庫2019年度報告》,在這些接受減重手術的人群中,女性占了超過七成,年齡中位數為 31 歲。
準確地說,切胃手術,應當叫做腹腔鏡胃袖狀切除術,簡稱LSG,是一種以縮小胃容積為主的術式。醫生會在手術過程中切除胃底和胃大彎,只保留大約1/3的胃,以此達到減重和緩解2型糖尿病的目的。
切胃手術適應症人群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三度肥胖及以上的病患,BMI指數超過了35kg/m²。
第二種,是沒有達到病態肥胖的大體重人群。他們想要做手術,需要另伴有明顯的代謝綜合徵或合併征,比如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或 多囊卵巢綜合徵。
切胃手術今年被討論了很多次,這得益於娛樂圈金牌經紀人楊天真引發de 全網討論。
減重136斤的網紅Ariana Omipi這項手術其實早就被國內外很多減肥人士嘗試過,紐西蘭網紅Ariana Omipi,在減肥復胖的折磨下活了25年,最終選擇切胃手術。
Ariana一直是個肉乎乎的姑娘,雖然胖但仍然樂觀積極,直到一次體檢發現健康亮起紅燈,她從2013年開始了曲漫長的減肥之路:
第一次,Ariana通過運動與生銅飲食方法,一年時間減重50公斤。但當她停止減肥後,胃口卻變得更大,兩年不到的時間裡就又復胖了。
2016年,Ariana開始了第二次減肥,因為有過成功的經驗,她這次同樣減重成功。但僅僅幾個月後,她再一次復胖了,甚至一度達到自己體重最高點。
當她準備再次依靠老方法減肥時,醫生卻告訴她,此路不通了。因為她每次減肥,都是突擊訓練式,導致膝關節勞損,汗腺也有問題,一出汗就起疹子。最重要的是,她有異於常人的飢餓感,總是處於一種吃不飽的狀態,生酮飲食已經不適合她。
最終,在醫生的建議下,Ariana驚醒了切胃手術。做完手術並堅持一年的健身減肥,她總共瘦了68公斤,這一次,她也終於沒有復胖。
Ariana的成功似乎給了很多人希望,但切胃減肥的案例並不只有這一個。
3個真實的故事
新京報前段時間發表文章,講述了幾個切胃減肥的案例,似乎更具客觀性,也更具有參考價值。
>>>> 身高一米八七體重200斤的白霖:
中日友好醫生減重外科住院部里,運動康復師帶著病人做術後恢復鍛鍊
因為收縮壓達到了150mmHg(輕度高血壓),滿足高血壓合併症的症狀,所以白霖進行了切胃手術。而支撐他挺過那場長達4小時手術的動力是,他想成功考取藝術院校。
如今手術過去兩年,白霖獲得想像中的新生,反而覺得自己的人生失控了。不僅沒有精神做功課,連吃飯、上廁所這些事都帶給他無盡厭煩——吃飯留給他的選項只有湯湯水水,馬桶則讓他回憶起從嗓子深處湧上來的酸味。
>>>> 術後瘦了35.5斤的艾美麗:
艾美麗手術4天後,換藥時拍下的創面照片
艾美麗是適應手術的第二類人群,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徵,具有未來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潛在風險。
艾美麗記得,當時和她一起做手術的病友們,大部分都是20到25歲的小姑娘。而現在,術後三個月的黃金減重期已經過去,原先190斤的艾美麗一共瘦了35.5斤。
手術後白霖和艾美麗似乎都達成了自己的一個願望,減重。但實際上她們原本可以通過更正常的途徑控制體重,因為不需要切胃手術救命。
>>>> 我那個切胃4個月的朋友:
除了通過網絡、新聞報道了解到的切胃手術人群,我的朋友Judy是我唯一認識的進行過切胃減肥的人。
Judy手術已經過去4個月了,體重從最初的73.5公斤變成現在的54公斤。對於這個結果她是滿意的,只是現在的她再也不能正常飲食了。
我問她是否後悔了,她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說以後再也不能和我一起吃東北人最愛的小燒烤喝啤酒了。
對於一部分人,切胃減肥是一項必須進行的手術,因為對她們而言,只有手術才能繼續生存。但對於另一部分人而言,這似乎只是為了快速減肥而做的一次任性嘗試。
正確的認識下切胃手術
正如開頭我們講過的,切胃手術不是憑空出現,現在之所以屢次引起討論都是因為楊天真那場引人注目的手術。 如果是因為疾病不得不選擇這樣的方式,尚可理解。但對於另一部分人而言,單純希望通過這樣實現「躺瘦」願望,似乎讓人難以理解。 我在刷抖音的時候就發現一個網紅帶著#楊天真切胃#的話題,在抖音大肆宣揚正常人切胃的種種好處,放言「無後遺症無副作用」。更藉此販賣焦慮,字裡行間都表達出「女人漂亮就不會得到老公和婆婆的尊重」。
目前,減重手術仍沒有被劃為中國手術的標準術式。「《中國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指南(2019版)》只是確定了建議手術的人群與胃部切除的大小,」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與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存川說,「但真正在肚子上開三個孔還是五個孔、用不用引流管尿管、術後應該如何恢復,是靠主刀醫生和自己團隊的經驗。」王存川透露,目前委員會正在申請減重手術成為標準術式,預計在明年年初通過。
胖或瘦,從來不是對立的。任何人都應該理性的面對自己的體重,正視自己的健康,而不是被所謂的主流審美所帶著走。
這幾天網上沸沸揚揚的 #大潤發 女裝尺碼建議表# 事件,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拒絕身材歧視,身材纖細或豐腴都不應該成為被嘲諷、被輕視的原因。
想減肥、想更好的身材,目標應該是讓自己更健康,而不是單純的盯著體重秤上的數字。
追求身材的勻稱,追求身體的健康,用合理的辦法來減肥,這才是正確的減肥手段。而一些並不被推薦提倡的方法,說是能減重,倒不如說是在「自殘」。
參考資料:
https://mp.weixin.qq.com/s/A7MpFPlJQ6cx4EbAYe_Khg
https://mp.weixin.qq.com/s/s4azBKUUQy7eXkLyo4UCuw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1LCwHUBjdFTv4tA2k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