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小別離》圍繞出國留學,講述了孩子中考時期的故事。最近,它的姐妹篇《小歡喜》來了,圍繞高考升學,這次它關注的是孩子教育和父母的自我成長。
三組家庭,在面對高考時,都是如臨大敵,父母們都是卯足了勁圍著孩子轉,「高考是你人生最關鍵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打贏了,你一生受益,打不贏,你終身遺憾啊。」
這部劇除了黃磊、海清這個經典的組合,同時還請來了陶虹、沙溢、詠梅、王硯輝等實力派演員,還有一群年輕的鮮肉以及王櫟鑫、任重、徐梵溪等熟面孔,陣容上讓人很期待。
借童文潔和宋倩的口,第一集就點明了這部劇的主題,「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
先來看看三組家庭吧,方一凡家是典型的「虎媽貓爸」組合,因此主要的矛盾點集中在兒子和外甥成績差異引發的問題。
英子是離家家庭的孩子,她跟著媽媽生活,單親母親宋倩把希望都寄託於女兒身上,對待女兒秉承著嚴師出高徒的風格,有時候過分的嚴厲導致孩子出現叛逆心理,這一家的主要矛盾是女兒和強勢母親的相處方式。
季楊楊家就更嚴重了,因為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他從小跟著舅舅長大,高三時父母突然回來,面對突然「空降」回自己生活的區長父親和母親的關切,他總是無所適從,父子之間小心翼翼的相處並沒有為這段關係換來「和平」。
學霸與學渣、父母和孩子對立以及離異家庭等矛盾問題都在這部劇中出現了。
八姐看這部劇的時候,真的是覺得極其真實啊,劇中這些場景不正是我們和父母相處時的真實寫照嘛。
因為是在高三這個大背景下,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格外敏感,常常是劍拔弩張。高考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望子成龍的父母當然是寄予厚望,為了孩子能夠考好,他們什麼都願意做。
高三開學前的暑假,靠近學校的小區,裡面有一半的人都在搬家,一半的人搬出去,一半的人搬進來,中間還有著大量的中介和看房的人。這就是真實的高三生活,為了孩子,無數的父母辭職陪讀,為了節約時間,舉家搬到學校附近。
然而,這些焦慮都是父母的,孩子可不一定是這樣啊。
童文潔的孩子方一凡,他就還是愛玩愛鬧,每天只想著追女孩、拍視頻,還和同學打架,考試成績倒數。學霸在廢寢忘食看書,學渣方一凡還是玩得很開心,壓力不存在的。
還沒開學,童文潔就被叫到學校,老師建議讓孩子蹲班降級,所以,一場戰爭不可避免,從學校回家的路上,童文潔開啟了轟炸模式。
「媽,我錯了。」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的,我就不該生你!」
「你腦子裡天天在想什麼?你現在高三,不再是高一高二了,你對得起我嗎!」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連罵人都不帶髒話的。
不過雖然媽媽嚴厲強勢,但好在還有個溫和的老爸,黃磊老師飾演的方圓,平時最愛逛花鳥市場,很會「和稀泥」,在兒子和老婆之間充當著調節者的角色。
總體來講,這個家庭雖然嚴厲,但是也很有愛,所以才會培養出天馬行空、機靈活潑的方一凡吧。
宋倩為了孩子就更拼了,為了孩子上學,她辭去學校工作,在家一邊幫學生補課一邊盯著英子的衣食住行。
為了女兒的健康,每天燉著藥膳;擔心有噪聲,給女兒的房間加了厚厚的隔音牆。除了學習,禁止英子做其他任何事。
女兒考全年級第二,但成績比之前進步了,英子想讓她高興,結果她的反應是:都考第二名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宋倩應該是絕大多數父母的縮影吧,把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壓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是一切,用愛綁架著孩子,「你可是媽的一切」「我都是為了你好。」
不過,好在英子還有一個逗比的爸爸,擔心孩子壓力大,常常找理由給孩子送喜歡的東西,支持女兒的興趣愛好。
哈哈哈哈哈,沙溢老師真的是自帶喜感,明明是壓抑的家庭劇,結果他一出場瞬間就變喜劇了,場面很歡樂。
季楊楊和父母之間的首要矛盾,倒不是高考,完全就是三觀的碰撞。桀驁不馴的少年和嚴厲的父親一見面就是修羅場。
因為從小沒有生活在一起,孩子和父母之間有著巨大的不適應和隔閡。
目前這部劇豆瓣評分8.1,看得出大家都還是比較認同這部劇。
父母對孩子的愛究竟什麼樣是對的,在前途和興趣之間如何把握平衡以及什麼教育才算是成功的?也許沒有沒有標準答案,一千個家庭都有一千種模樣。
而這劇在我看來最好的一點是足夠真實接地氣,劇中人物就像身邊的親朋好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酸甜苦辣也同樣發生在我們身邊。
孩子不易,可家長也是第一次當家長,關於教育和成長,一直是我們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生活這門課,每個人都在努力學習。生活不只是歡喜,也不全是苦難,煩惱有時,歡笑有時,但最終他們都跟生活達成了和解,所謂的「小歡喜」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