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東陽日報『助農直通車』欄目,在你們和其他相關單位、熱心市民的幫助下,短短几天時間,我們就賣出300多隻雞鴨鵝。」3月23日下午,湖溪鎮財喜水產養殖場負責人蔡財喜給記者打來電話,想通過媒體向社會各界表達謝意。
蔡財喜是一名致力於打造高品質農產品的新東陽人,在我市從事水產、禽類養殖已有多年。今年,因受疫情影響,他家的一批高品質雞鴨鵝滯銷,每天光玉米就要吃掉500多元。了解到養殖場的困境後,3月18日,本報「助農直通車」欄目刊發了《新東陽人急售雞鴨鵝》一文,並在東報微信公眾號、浙江新聞客戶端東陽頻道推送相關內容,受到了眾多熱心市民的關注。
從3月18日開始,蔡財喜的手機就成了熱線。熱心市民紛紛來電,或諮詢禽類價格,或問詢到養殖場的道路,或訂購產品。從早上6點到晚上11點多,電話響個不停。最多的一天,蔡財喜接了兩百多個電話。有的市民到養殖場現場考察後,果斷購買雞鴨鵝。不少家住市區的市民,則留下具體地址要求送貨上門。為此,養殖場臨時雇了4個人幫忙殺雞宰鵝,蔡財喜則每天中午、晚上兩次開車送貨到市區。雖然有時因路上耽擱,或因個別買主沒及時接電話而誤了下一家的時間,但大多數市民都表現得較寬容。「儘管售價較高,但高品質農產品深受市民青睞,粗略一算,這幾天已賣出雞鴨鵝300多隻,為我們挽回了一部分損失,非常感謝相關部門和熱心市民的大力支持,這也更堅定了我走高品質農產品路線的信心。」
蔡財喜表示,從3月23日下午開始,電話逐漸少了;為方便零星的市區客戶,養殖場將在東永路東白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放置冷櫃,有需求的市民可去那裡取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SSC3EBfwtFQPkdN_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