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學化,會讓娃輸在起跑線上,可很多幼兒園和家長都在做

2020-09-24   沛澤媽讀心理

原標題:幼兒園小學化,會讓娃輸在起跑線上,可很多幼兒園和家長都在做

我家二寶今年4歲,在一家私立幼兒園讀了一年後,我果斷給孩子退園,轉到一家公立幼兒園,其實我始終對公立幼兒園情有獨鍾,因為公立幼兒園是不會教小學知識的,而且我家老大就讀了三年公立幼兒園,我對公立幼兒園的教學內容非常認同。

只是公立幼兒園名額太有限,去年給二寶報名時,網絡出了點問題,導致報名失敗,之後我們一直在與幼兒園溝通,堅持了一年多,終於等到了一個中班的名額,前兩天剛辦好入園手續,過了十一,二寶就可以開啟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了。

我執意要給孩子轉到公立幼兒園,是因為在我們這裡只有公立幼兒園才不會教小學知識,私立幼兒園基本上都是小學化,不少幼兒園從中班開始就教孩子學拼音、寫字,最晚大班也會教。

我家二寶就讀的這家私立幼兒園,每天都會留家庭作業,要寫拼音,背古詩,還要打卡,將孩子背誦古詩的小視頻發到班級微信群里,我看過孩子的田格本,數字「1」寫得歪歪扭扭,賦予了靈魂一般,更別說讓他寫拼音了,我的態度是孩子願意寫就寫,不願意寫就算了,這本身就是強人所難,孩子要寫成成型的字體至少也要到5歲,現在孩子的手部力量不夠,精細動作也沒發展到可以支撐他寫出一個漂亮的漢字。

對於背誦的古詩,我會嘗試讓他背,他不會背,我會和他一起讀兩遍,利用睡覺前,或者上學的路上的時間,從來沒有嚴格要求他一定要背誦下來,也沒給孩子打過卡,那天背《江南》,群里有家長說把孩子背哭了,我家二寶當時也不會背,我沒太在意,給他看了《江南》這首詩的小視頻,圖畫與語言相結合,前兩天,他突然就會自己背誦了,這讓我有些意外。

最令我不理解的是,原本每天中午12:30上床睡覺時間,現在向後推遲了半個小時,有時會更晚一些,這段時間會讓孩子通過閃卡識字(通過手機可以看到幼兒園的情況),這與我想像的幼兒園的手工課、塗鴉課、摺紙課、音樂課完全不同,這完全是小學化模式。

於是,我選擇給孩子退園,我希望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多年以後回憶起幼兒園生活,他能記住很多美好的東西,比如,他親手種下的種子開了花,他和老師一起動手包粽子、做湯圓,他和同學們一起在籃球場上投籃,學校組織遠足活動……

那天,我家老大還跟我聊起他在幼兒園的趣事,他跟老師說不喜歡吃大胖肉(肥肉),老師就用勺子把大胖肉割成小塊,告訴孩子,「現在大胖肉變成小胖肉,就可以吃了」,還記得每周三的午餐會有雞腿,還記得幼兒園的義賣活動……這才是童年該有的色彩與快樂。

幼兒園小學化為何成常態

教育部不止一次三令五申,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幼兒園不得提前教小學知識,可除了公立幼兒園堅決貫徹執行外,私立幼兒園都不會照做,不是私立幼兒園非要和政策對著干,是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

我家老大兩歲多就讀幼兒園了,在一家私立幼兒園讀了一年半(三歲半,進入公立幼兒園),這是一家連鎖幼兒園,他的教學理念和課程都不錯,但招生卻不是很景氣,因為很多家長都反映這家幼兒園什麼都不教,上小學後跟不上,成績明顯落後於其他私立幼兒園畢業的孩子。

最終,這家幼兒園頂不住壓力,為了生存,在大班開設小學課程,教孩子們寫字、拼音、算術,現在這家幼兒園的收費在當地數一數二,卻人滿為患,非常火爆。一些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時,都會詢問或者打聽幼兒園教什麼內容,從這所幼兒園畢業的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吃力嗎?

我有一個朋友,更能折騰,孩子開始就讀私立幼兒園,一年後轉入公立幼兒園,從孩子上幼兒園中班開始,就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讓孩子學拼音,因為她有前車之鑑,當初大女兒上一年級的時候就非常費勁,拼音學不好,不想讓老二再重蹈覆轍。

相比其他家長,我可謂是反其道行之,所以,身邊的朋友都不理解我,「讓孩子早點學點知識不好嗎?」「公立幼兒園就是玩,白花錢,等上小學就看到差距了」,我不作回應,一笑了之。

公立幼兒園招生,不會擔心生源問題,而私立幼兒園生存是第一位的,家長則是私立幼兒園賴以生存的基礎,所以幼兒園要滿足家長的需求,才能獲得生源,現在的家長普遍焦慮,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能早點學儘量早點學,能多學點就多學點,於是,評價一個幼兒園好不好的重要指標就成了孩子會寫字了嗎?會做算術嗎?會背幾首古詩了?學會拼音了嗎?於是,幼兒園會拚命地推出小學學習內容,以吸引家長前來報名。

過早學習小學內容,才是真的輸在起跑線上

讓孩子過早地學習小學內容,無非就是希望孩子能先人一步,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這樣做恰恰是南轅北轍。

首先,讓孩子的思維固化,缺乏想像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指著天上彎彎的月亮,問幼兒園的小朋友和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中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孩子會說「彎彎的月亮像小船」,答案整齊劃一。而幼兒園的小朋友給出的答案會五花八門,異想天開,他們會說像香蕉,像眉毛,像耳朵等等。

學習可以讓孩子增長知識,但同時也會造成孩子思維的固化,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知識不如想像力,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則環繞著世界。過早讓孩子的思維固化,不利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其次,過早讓孩子學習超出自己年齡範圍的事情,會增加孩子的挫敗感

5歲孩子才適合開始寫字,我們讓孩子4歲就開始,孩子的能力達不到,我們卻要強迫他這樣做,這會讓孩子感到吃力,若做不好,再被父母批評,孩子會越發覺得自己很笨,很有挫敗感,同時也會討厭學習,在孩子還沒有上小學,就已經開始厭學,豈不是得不償失?

孩子的成長和莊稼一樣,是有時令的,揠苗助長,貽害無窮,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猶如跑馬拉松,不是指贏在前100米,就能笑到最後,父母要有高瞻遠矚的意識,要為孩子長遠的進步與發展著想。

當然,現在很多私立幼兒園都教小學知識,公立幼兒園又很難進,那怎麼辦呢?這種大環境或許不是我們一個人能改變的,但至少我們不能逼迫孩子,讓孩子含淚背古詩,訓斥孩子字寫得歪歪扭扭,順勢而為,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在玩中學,快樂中學,才能讓孩子既體會到學習知識的快樂,又能讓孩子的小腦袋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