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播的新綜藝《做家務的男人》里,嘉賓朱丹提起她生活里的一件小事,跟同是嘉賓的傅首爾形成兩種不同的觀點。
朱丹說,她的丈夫周一圍跟她結束冷戰的方式,是過來撒嬌抱抱,然後告訴她:「我現在是在給你台階,如果你不走下來的話,待會兒這個台階就沒有了。」
朱丹有些自得地說:「我是有智慧的女人。」所以她順著下來了。
但傅首爾卻覺得,如果是她,會被激怒。
甚至回過頭品一品周一圍這三句話,用最普通的平淡語氣,也會有一種驚悚的威脅感。
換個角度,如果這三句話是冷戰時女生反過來對男生說的,也會令人十分不適。
通常為了生活小事冷戰時,需要其中一方先退一步,給對方一個台階下,結束僵局。
但這個台階怎麼給,還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錯誤示範
雖說是給台階,直接隨便「給」肯定是不行的。
像周一圍那樣直愣愣的「台階理論」,對於不吃這套的女生來說,反而會讓場面變得更難看。
從把事情搞砸的維度來說,另外幾種「給台階」的方式也有類似效果。
第一種,最常見也是最容易激怒人的——「我錯了,行了吧」。
單說一句「我錯了」不會讓人生氣,單說一句「行了吧」也不至於激化矛盾。
但這兩句連起來,激怒對方的指數就會爆表。
這種情況下,對方大概只會想讓你趕緊把台階搬走,咱還就真不打算下來了!
可以與「我錯了,行了吧」匹敵的,還有一句「差不多得了吧,還沒完了?」
不瞞各位,看到這兩句話梨只有一個想法
歸根結底,這兩種給台階的方式,都自帶一種「我今天不想吵架所以先服個軟,但實際上我當然是沒錯的,你不要再接著無理取鬧」的高高在上感。
當你決定給對方台階時,代表你想結束吵架,那首先就要有一個求和的態度,而不是擺出一副我最寬容的架勢,順便陰陽怪氣地諷刺對方在無理取鬧。
這不是求和,也不是給台階,這是引戰,是火上澆油。
還有一種:對方還沒下來,台階被搬走了…
梨的一個朋友,和男友吵架後想要給對方一個台階,買了杯奶茶。但對方沒有第一時間喝掉,晚點喝完了後跟她說:「寶貝這個奶茶好好喝哦!」
結果她又不理男友了,因為男友的這個反應給遲了…
說實話,女人這種短暫如煙花的台階還不如不給,萬一對方沒第一時間感恩戴德地順著台階跑下來,第二次爭吵或冷戰就又爆發了。
當你想要給對方一個台階時,首先要做好對方不下這個台階的心理準備,不要哄著哄著自己就生氣起來了。
另外一種常見的——假裝自己是一隻鴕鳥。
具體操作為:爭吵後不管對方是不是還在生氣,自己這兒先翻篇了,直接裝作無事發生的樣子把吵架話題岔開:誒我認真跟你說個事兒啊不鬧了…
這種方式最大的風險在於——
還在生氣的那方會產生「我還在生氣你怎麼跟沒事兒人一樣?」的感覺,這種感覺越強烈,怒氣值越高。
把問題直接埋起來從來都不是一個好方法,埋起來的問題依然存在,顧左右而言他也並不是給對方台階,而是最直接的逃避。
正確示範
那麼,吵架時「給台階」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樣呢?
第一種,也是最簡單的一種:小小的可愛的肢體接觸。
雙方吵架的時候,嘴上在冷戰,身體可以誠實一點。
比如用手指頭輕戳對方(一下兩下三四下都可以),主動拍拍對方肩膀......一點小小的肢體接觸,可以不動聲色地拉近彼此距離,化解冷戰時的尷尬,什麼都不說但卻表達出了和解意願,可以稱得上最可愛的「台階」了。
而且這些小動作沒有性別壁壘,男女都可以放心使用。
另外——沒話找話,披著「新話題」的外衣,釋放「我們和好吧」的信號。
梨們一定在冷戰中聽過或說過這些話:
遙控器在哪兒?
看見我的手機了嗎?
晚上吃什麼啊?
這些日常話題用在冷戰中,可以說是所有關係里的「默契台階」。
跳出爭執的內容,展開一個新話題,不是逃避溝通,而是先讓雙方回到一個能夠對話的平面上,再開始交流。
還有一種,能看到心思和行動的「給台階」方式——送點對方喜歡的小東西。
因為小事吵架?那就通過一些小東西來表達和解意願吧。
《親愛的,熱愛的》里,就有兩人吵架的經典橋段:
佟年:你不了解我,我不能吃芒果我吃芒果過敏,我喜歡吃的是草莓。
韓商言:你過敏為什麼非要吃?
佟年:因為是你給我削的。
韓商言:你不跟我說我怎麼知道你不能吃芒果?
說到這裡,女主已經又生氣又委屈了,韓商言以一句「我們不要吵了,各自冷靜一下吧」為結束語便獨自出門了。
此時雙方便陷入了冷戰,之後韓商言帶著草莓、草莓蛋糕、草莓馬卡龍.......各類與草莓有關的小零食回來了,沒有過多的解釋,送出小東西的同時順其自然地終結了冷戰。
或者,另外一種更為巧妙高級的求和方法——向對方求助一些小問題。
比如讓對方幫你收一個快遞、嘗一嘗菜的味道或者拉一下衣服拉鏈......
這些問題自己也不是不能解決,但在冷戰時帶點糗態的微微示弱,給對方一個能幫助或嘲笑自己的機會,展開對話的同時還能順便增進感情,這樣的「台階」簡直一舉兩得。
不過話說回來,以上也就只是大機率下的情侶吵架狀況。
情侶的關係本來就比較複雜,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外人怎麼也做不了絕對正確或錯誤的判斷。
比如朱丹,幾乎每一次上熱搜,都在全民勸分又放棄中收場。
前排網友對她的評論,她都一一回復了,態度和今天的熱搜詞條一樣:
梨倒不覺得一定要她接受節目觀眾的觀點,一定要厲聲指責這段婚姻,畢竟日子是他們倆自己在過,他們過得去就行了唄。
只不過既然她樂於分享周一圍「高段位」的和好模式,普通人自然不禁想像著套用在自己身上,感到十分不舒服。
這種不舒服也不是只此一家,昨天還有一些網友也原地發散,創造了一些drama的求和好方式,比如發來一段自編自演的沙雕視頻:
有些女生說,很可愛呀看了會笑出來,就原諒他了;也有些女生說,一看那個和稀泥的樣子就更生氣,氣到想直接把他刪了…
大多數時候,情侶之間有獨特的相處方式,不同於父母朋友。許多人在戀人面前,甚至會展現出所有熟人都不認識的一面。
這基於他們之間的默契和相互了解,以及能夠彼此包容忍耐的程度。正如朱丹會覺得被周一圍這三句話「吃得死死的」,傅首爾和彈幕會被激怒。
所以說,冷戰這個事兒,關鍵看你想不想結束,也看對方給的台階,你受不受用罷了。
監製:Roro
編輯/撰文:Tsing/孟孟/誰端/Jia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