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省監獄局:戰疫「她」力量

2020-03-11     清朗天空

清朗天空

感受法治新生態

她們不提困難,因為她們深知,她們只是全國無數抗疫鬥士中的一員;她們不提奉獻,因為她們深知,自己就是矗立在危險前沿的堅盾;她們更不提艱苦,因為她們早已習慣,在細碎的時光中堅守,用愛指引新生路。

江啟森 巾幗「領頭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每天堅守崗位,鬥志昂揚,不知停歇,她強大的內驅力從哪裡來?她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深愛著這份事業,守護高牆的安全穩定就是我們的使命。在這非常時期,我們絕不能讓疫情流入高牆之內。」對監獄事業的熱愛,對疫情防控的堅定信心溢於言表……她就是省女子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江啟森。

非常之時行果斷之舉,匯聚大力量。時間先則贏先機,組織強則戰必勝。疫情爆發之初,江啟森憑著職業警覺性和抗擊非典的經驗,敏銳察覺到防疫事態的嚴峻。在1月22日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全監上下聯動工作體系,打響防疫一盤棋阻擊戰。正月初二晚以最快速度落實上級實行監獄全封閉管理防控部署。女子監獄這支紀律部隊在她的集結號令下,演繹了一幕幕「召之必回,回之即戰」最美逆行。

在疫情防控部署工作中,她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部廳局部署要求,行動迅速、貫徹到位、落實徹底,明確正確的工作方向,圍繞防疫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未雨綢繆,下好先手棋。如,封閉執勤模式一啟動,她就立即要求成立A、B、C各個執勤編隊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用堅定的政治性和紀律性統領隊伍,形成凝聚力和戰鬥力。為了穩定警心,打贏這場阻擊戰,她叮囑政工部門要在民警中成立互助小組,封閉執勤和輪崗隔離的民警互相幫助,從工作、生活到家庭、子女,儘可能為在崗民警解除後顧之憂。春節期間,全國防疫物資變得異常緊缺,她敏銳意識到防疫物資儲備是戰「疫」至關重要一環,及時組織生衛科、醫院進行口罩、消毒液、體溫計、消毒工具等防疫物資採購,並向省疾控中心等部門申請支援,為一線防疫人員提供物資保障。「寧可摸排範圍擴大,不可錯過一人」,為第一時間守好人的防線,她迅速組織政工部門對全監民警職工、離退休人員接觸史進行多次全方位、地毯式排查,為執勤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在疫情防控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她以優秀的領導才能、果決的貫徹執行力,成為女子監獄隊伍的主心骨。

非常之時扛非常之責 書寫大擔當。「守土有責,必須擔責盡責,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江啟森要求落實各項防疫措施要嚴上加嚴,細上加細,實上加實,不容有絲毫的懈怠和麻痹。自疫情發生以來,每日9:00她都準時到達會場,主持召開疫情防控專班會議,在會上,她除了指導全監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檢查各部門落實防控措施情況外,還梳理了防疫工作中出現的短板,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堵塞漏洞,對於急需解決的困難問題,都在會上親自予以協調解決,並在會後督促落實,一刻不松地抓緊抓實抓細。

為打好疫情防控戰,她制定了疫情防控預案、防疫物資管理、用餐管理、外來人員管理、進監物資管理、刑釋對接、民警紀律作風、督導檢查等一系列管理規範,進一步細化防控措施,真正做到科學防疫、規範防疫、依法防疫。

江啟森明白,疫情防控不是一個單位孤立的嚴防死守,而是全社會凝心聚力,共克時艱。為此,從防疫工作一開始,她就主動加強與當地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聯繫,督促生衛、政工、獄政部門落實與屬地開展聯防聯控各項工作對接。在防疫期間首批新犯收押工作中,她在系統內率先提出對新犯進行核酸檢測,得到當地政府的積極支持,為女監提供防疫用品和核酸檢測。目前刑釋人員隔離銜接也得到當地政府支持與配合。她在聯防聯控工作中主動作為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

疫情是面鏡子,照出的是擔當,江啟森以女性的堅韌和智慧,指揮若定,不讓鬚眉,體現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的擔當與堅定信念。

非常之時顯非常之氣 彰顯大情懷。作為監獄長,江啟森平時事務繁忙,與家人聚少離多。只有在春節長假期間,她才能陪陪年邁的母親和外地求學的兒子。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她就幾乎以監獄為家,每天堅守在工作崗位,涉及事關防控工作重要與緊急事件,無論是白天還是深夜,她都第一時間傳達到位,第一時間部署到位,第一時間解決到位,做到「三不過夜」,上級精神傳達不過夜,防控措施落實不過夜,防控問題解決不過夜。如今,她又在高牆一戰到底,把對母親和兒子的牽掛和愧疚藏進心底,用忠誠和擔當的情懷書寫為女兒、為母親的另一種大愛。

她深知「己正後能正人」,日常帶頭做好隔離防護工作。為避免與隔離備勤人員接觸,疫情期間,她從未回備勤樓,夜間都是在辦公室打地鋪休息。日前,監獄全面實行戰時執勤模式,封閉執勤在她認為就是對每位監獄人民警察拼體力、拼意志、拼業務、拼思想的時刻,為充分發揮「一把手」帶頭示範作用,把抗擊疫情、共克時艱的責任和信心傳遞到一線民警,她迅速組織應急處突隊,並率先進行CT檢查和核酸檢測,第一時間進入監管區坐鎮指揮,與監區一線民警並肩作戰,開啟了全封閉隔離執勤的征程。

群雁高飛頭雁領,頭雁振翅雁群疾!正是有這樣一位巾幗書記率先垂範的風發銳氣,才凝聚了女子監獄這支隊伍「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團結齊心,關鍵時期,站得出來;危急時刻,豁得出去。在她的帶領下,全監上下工作熱情不減退、任務標準不降低、發揚作風不懈怠、持續作戰不減員,為守護高牆,確保安全穩定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張雲 17年後再戰「疫」

2003年的春天,「非典」SARS病毒在神州大地肆虐。那年,作為入警不足三年的「小民警」,女子監獄民警張雲在抗疫一線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

17年後的今天,張雲已經成長為一名分監區長,她再一次衝鋒在前,用一戰到底的勇氣與決心,詮釋了一名監獄基層黨員幹部的忠誠與擔當。

思想做表率。在監獄開始進入封閉執勤模式後,張雲毫不猶豫,主動請戰,她說:「我是分監區長,我有抗擊非典時期封閉管理的經驗,我請求先上。」三監區出於警力部署的考慮,將她安排在工作難度、強度最大的第二批封閉執勤。她二話不說,接受組織的安排,將家中兩個孩子託付給年過七十的父母照看,大年初七就開始進入監獄封閉備勤。2月14日,監獄實現首輪換防後,張雲帶領她的團隊從第一批的戰友手中接過接力棒,開始枕戈待旦的戰「疫」征程。在接到監獄轉為全封閉執勤模式的命令時,她當即表態:「請組織放心,我們會繼續堅守崗位,保證圓滿完成任務!」她迅速行動起來,僅半天時間就調整好分監區民警情緒狀態,還爭取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為監區負責人分憂解難。

安全我堅守。從早上六點開始,一直工作到深夜。對於張雲和她一同封閉執勤的戰友們來說,這已經是工作的常態。此次封閉,監區領導是剛調來不久的教導員,其他兩個分監區領導都是副分監區長。作為老分監區長,業務全面手,張雲總是默默補位。集思廣益做出「防疫有我·和諧共進」主題特色防疫教育活動方案,主動分享給其他兩個分監區,通過「做一次動員」「比一次安全」等「八個一」活動,在監區營造出「微笑面對、奮力抗擊、和平過渡」的監管氛圍。疫情防控期間,因人員不能集聚,為了監內各項應急處突預案演練順利開展,確保安全,她向監獄建議通過「PPT+沙盤推演」的模式開展特殊預案演練,使每位民警都能熟練掌握處突流程、措施和崗位職責,促進了監管安全。在分監區警力極其緊張情況下,張雲科學合理安排警力,有序組織開展各項工作,圓滿完成監獄、監區下達的任務。

莊偉瑋 木棉的剛毅與柔情

一戰到底——「不破樓蘭終不還」。抗擊疫情,是一場時間、毅力、體力和心力的較量。接到封閉執勤任務後,作為八監區的封閉執勤的領導,莊偉瑋深感自己肩上重大責任。穩定軍心才能帶好隊伍,打好這場攻堅戰。她召集監區的民警,進行戰前動員:「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氣和決心,像石榴籽一樣緊密團結在一起,打起十二分精神,齊心協力,堅持到底。」她的沉著冷靜感染了民警,增添了她們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為了緊繃民警安全意識這根弦,她常常在晚上休息時間,召集監區執勤民警開展警示教育,通過案例剖析的方式,向大家講明為何手機不能進監,為何要執行瞪眼模式等制度設置背後的緣由,深入淺出的教育讓年輕民警受益匪淺,大大提高了大家對監管安全隱患的認識和抵禦能力。

為了緩解長時間的封閉執勤給民警帶來的壓力和緊張情緒,作為監內第二臨時黨支部青年委員的莊偉瑋,在黨支部的指導下,注重發揮青年的生力軍作用,加強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向青年民警發出倡議書,號召她們做擔當先行的疫情抗擊者,做青春激揚的健康守護者。工作之餘,她積極組織開展「每日運動秀」「每周讀書會」等活動,鼓勵大家通過運動、讀書等方式緩解壓力,保持樂觀心態。

堅守陣地——「高牆就是我們的主戰場」。「越是非常時期,越是要依法管理,嚴格落實制度,圍繞中心,干好主業。教育改造工作是我們的主業,每一個改造任務都是一場戰鬥,不管條件多艱苦,不管困難有多大,一個陣地都不能丟。」面對任務重、警力少、困難多的現狀,莊偉瑋衝鋒在前、親力親為,有效地調動和三個分監區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她深入到各分監區進行「心心相映」主題講評,專題宣講鍾南山、李蘭娟等抗疫國家衛士的事跡,引導罪犯常懷「感恩之心、團結之心、好學之心」,激發罪犯愛國向善的熱情;她深入摸排由於受疫情影響產生不良情緒的罪犯,帶領團隊逐一談話並聯繫疫情區家屬,穩定罪犯思想情緒;組織罪犯開展表決心活動,製作心愿卡,書寫暖心家書,編排節目,通過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推進各項教育改造活動,促進罪犯遵紀守法,積極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抗「疫」前線——守望的木棉與橡樹。2020年2月2日,是個被年輕人戲稱為「千年一遇的好日子」,這天恰好是莊偉瑋38周歲生日,也是她結婚12周年的紀念日,這也許也是她人生中最特殊、最寂靜的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她與同是監獄警察的丈夫在各自的崗位上執勤堅守,她也不敢往家裡掛電話,因為臨行前婆婆再三叮囑:「沒事千萬別打電話回家,不然小蘋果(她3歲的小女兒)聽到媽媽的聲音會哭的。」當夜,她再讀舒婷的《致橡樹》,深情地寫下《木棉與橡樹》:

你是懸鐘山上的那棵橡樹

我是精嚴山下的這株木棉

同是一身藏藍

愛與使命同在

為夫妻 當同甘共苦

為戰友 必生死相助

我們共擎藍天

我們同沐風雨

我們的根緊緊抓握

同一片熱土

共同守護著

我們深愛著的祖國

王夏容 宣言後面的責任與奉獻

「防控疫情,我們要衝得上、頂得住、打得贏!」這是女子監獄生衛科副科長王夏容(主持工作)對抗疫情的宣言。1月31日,她和第二批輪值民警,收拾好簡單的行囊奔向「戰場」。在A崗一線,她是臨時黨支部委員,改造口的責任科長,還是肩負幾千號罪犯生活衛生保障的生衛科領導,會議室、監舍、車間、伙房,處處都有她的崗位,她就像陀螺一樣每天轉個不停,風風火火,卻毫無怨言。

身兼數職的「多面手」。疫情防控和監管安全都必須做到「萬無一失」,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漏洞,否則就是「一失萬無」。做到「兩手抓,兩手硬」,是王夏容放在心上的頭等大事。

一旦疫情流入監內,監內爆發疫情怎麼辦?王夏容必須要未雨綢繆,做最壞的打算和萬全的準備。她多次組織研究討論制定應急預案,常常到深夜還在反覆推敲,一次次的修改完善,一次次的沙盤演練,終於制訂了詳細周全的預案。

白天,她要走遍監內的八個監區,每個監區都要認真巡查,多渠道收集摸排獄情,查看防疫知識的宣傳普及是否到位、罪犯體溫日檢制度是否嚴格落實、一次性廢舊口罩是否按要求統一回收處理、下水道是否定期維護……她一天多次與監獄醫院聯繫,及時掌握全監罪犯發熱情況,並保持和當地疾控中心的通訊暢通。

晚上,她到監舍幫助監區、分監區解決罪犯的違規問題,根據不同罪犯的違規行為,與監區、分監區民警分析研究教育對策,指導她們透過表象找根源,捕到關鍵、抓住時機、攻其弱點,鼓勵分監區民警迎難而上,手把手傳授經驗方法,關鍵時刻親自上陣,確保了監管安全。

防疫一線的「好管家」。確保罪犯生活物資保障到位,是防疫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特殊時期,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消毒水等防疫物資來之不易。每天她都要打上百個電話爭取物資,當各項物資協調到位,她又要張羅物資發放。這是一件精細活,她帶隊制定物資分配計劃,嚴格按照監獄黨委確定的「優先保障四類人」原則,組織科室民警詳細登記統計、認真把控。面對生衛科的「精打細算」「斤斤計較」,民警們由衷地敬佩。

「王科長,伙房廚具維保的師傅被限制出行來不了,伙房蒸飯箱與切菜機損壞無法運行了怎麼辦?」「王科,下水道疏通的師傅們也不能來了,下水道又堵了怎麼辦?」對講機里的難題一個接一個,她從容應對,立即組建監內罪犯維護隊,特殊時期實現自力更生,形成常態化維保,讓日常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防控就是責任。確保防疫工作萬無一失,把每件小事全力做好,就是對所有民警和服刑人員的生命安全負責任。」她事無巨細,無私無畏擔當起了女監防疫一線的「好管家」。

「各監區,明天降溫,通知民警、罪犯注意添衣保暖!」 「各監區,帶上保溫桶到伙房領薑湯!」 對講機又響起她日漸沙啞的聲音。

總是「失約」的媽媽。「孩子,媽媽又要失約了。媽媽工作到了最關鍵最吃緊的時刻,媽媽決定繼續留下來,相信你會理解媽媽的。」「嗯,雖然我心裡有些難過,但我知道單位比我更需要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聽著電話里兒子故作輕鬆的話語,王夏容不禁淚目。想起自己的小家時,她滿懷愧疚:兒子即將中考,疫情突襲,學校複課時間未知,青春叛逆的孩子能否自覺學習,不擅家務的丈夫能否照顧好小家?

監獄黨委考慮到這些因素,中途安排她轉為C崗回家陪伴,但她考慮到手頭的事情千頭萬緒,覺得還是自己親自參戰比較放心,加上替換的同事也是夫妻兩地分居,孩子無人照顧,再三權衡,她選擇了留下,在監內戰「疫」到底。

歲寒識松柏,烈火見真金,王夏容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用自己的擔當、能力和奉獻詮釋著一名黨員的品質和精神,巾幗之花在戰「疫」一線火熱綻放。

林曉靜 不下火線的「鐵娘子」

正月初二,當監獄集結號吹響時,林曉靜身為入監隊隊長成為先鋒隊一員,參加首批封閉執勤。她丈夫是一名公安民警,也戰鬥在一線。初七早上,監獄考慮她夫妻雙雙在一線,讓她轉為C崗回家休整,陪陪孩子。但她想的是,疫情期間首批新犯收押將於半個月後進行,絕不能有半點紕漏,她必須堅守在崗位上。於是,她要求直接轉入B崗封閉備勤,等待著接收這批未經嚴密隔離管控的新犯。

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如何避免接收新犯帶來未知的危險;收新後,如何對新犯進行管理,這是林曉靜一直思考的問題,近半月來,與監區、職能科室進行收押新犯的沙盤推演不下百次,經反覆論證、多次易稿,終於出台了內容涵蓋全面、安排布置周密、管理科學規範的新犯收押工作方案,其間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常人難以想像。

再次轉入A崗進監封閉執勤後,林曉靜又主動要求去新犯隔離區承擔為期14天的新犯封閉管理工作,她說:「我是入監隊隊長,是這個家的家長,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我的戰友就可能暴露在危險中,我必須盡我所能,衝鋒在前,確保萬無一失。」最終,監區領導考慮到她作為入監隊隊長,日常工作的傳達和布置需要她堅守在崗位上,雖在她內心留有遺憾,但她仍不遺餘力地為隔離區兩名執勤民警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在小家和大家的選擇中,林曉靜和丈夫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整個春節,夫妻倆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戰「疫」,兩個孩子被送回順昌老家,托給老人照顧。「本來像林曉靜這樣的家庭情況,完全可以向組織提出申請照顧,然而她對困難隻字不提,一直堅守陣地。」七監區監區長張龍香說。

至今,林曉靜仍奮戰在一線。堅守,還將繼續!責任,無怨無悔!她將封閉執勤到疫情結束!

巫崢 特殊守護

「生命重於泰山,我希望盡我所能,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全力守護服刑人員的健康。」自疫情發生以來,女子監獄醫生巫崢主動加入這場防控疫情的特殊戰鬥,與戰友們一起構築了一道安全的屏障。

身兼數職 好醫生都是多面手。因為人員少、任務重,監獄醫院醫護團隊的每個人都要身兼數職,巫崢更是把自己訓練成了「多面手」。除了日常一線的診療,及時發現短缺的藥品,聯繫採購及時補給藥品,保證藥物供應等藥庫管理的活兒她做起來也得心應手。

2月中旬,監獄面臨收新犯任務。疫情期間收新犯工作是一次很大的挑戰,為了避免將疫情帶入監內,巫崢多方查找資料,多次和入監隊同事反覆溝通細節,對新犯隔離區域設定、體檢、就診流程等提出合理化建議。新犯收監後,為了減少人員流動,巫崢獨自一人承擔了所有新犯的健康體檢工作和病犯排查任務。她穿著隔離服、戴著護目鏡給每個新犯體檢和看診,為了減少進出,她連續五個多小時在隔離區忙碌,脫下隔離服,汗水浸濕了後背。

守護健康 使命感激發超能力。「我們就一個原則,哪裡需要,我們就去哪裡。」每天一早巫崢就馬不停蹄到各個分監區看診,工作壓力不僅來自看診任務的增多,還要應對特殊時期病犯更加脆弱的心理,以及更嚴的診療標準和更細緻的問診過程。疫情發生以來,一些老病犯過度焦慮,無限放大自己的病情,她總是邊絮叨著「昨天藥吃了,應該好些了吧」「降溫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和你兒子打電話家裡還好吧……」邊認真檢查患者病情,慢慢安撫著病犯的情緒。

一天晚上,她準備休息了,接到分監區民警電話,哮喘病犯劉某突然不吃藥了,民警做了一晚上工作,劉犯就是拒絕服藥。巫崢匆匆趕到分監區 ,笑著和劉犯話家常,隨著時間的流逝,劉犯道出實情:「長期用藥會有依賴和副作用,快刑釋了,回去後又對子女造成經濟負擔,索性現在就把藥斷了。」明白原因後,巫崢同她分析積極配合治療的利及用藥可能帶來的弊,告訴劉犯養成規律用藥習慣可以有效避免拖成重症帶來的經濟損失,慢慢打開了劉犯的心結,等她服下藥,巫崢拖著疲憊的身軀匆匆返回,她要抓緊休息一下,投入即將到來高速運轉的白天工作中。

戰「疫」一線的青年力量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90後的青年民警聽從黨的號令,響應團的號召,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積極投身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用責任感和行動力構築起防疫的「青春長城」。

青年齊發聲 爭做「最美逆行者」

自監獄啟動防疫時期封閉執勤輪崗模式以來,女監的青年民警在第一時間紛紛發聲,主動請纓,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我是一名青年黨員,也是一名團幹部,黨旗所指,團旗所向,共抗疫情,責無旁貸。封閉執勤,我請戰!」

「我是獄內電視台的負責人,在這個特殊時期,正是我們電視台發揮教育和宣傳作用的時機,請讓我堅守防疫宣傳一線,保證完成任務。」

守大家就是護小家。此時此刻,我如此深切地感受到這身警服所賦予的沉甸甸的責任,感受到這份職業的使命和榮光。人生難得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面前,作為一名才入職一個多月的新民警,我見證了女監民警們的柔情關懷與鐵骨擔當,我為自己是這支戰『疫』團隊中的一員而驕傲。」

青年「挑大樑」 履職盡責勇擔當

林碧花 :「我一定當好隊里的『頂樑柱』,決不辜負組織對我的考驗。」

進入A崗封閉執勤後,1992年出生的一監區一分監區分隊長林碧花臨危受命,成為一分監區的生產負責人。林碧花心裡明白,雖然自己有三年的分隊管理經驗,但要挑起整個分監區的生產大梁,經驗和能力都有很多不足。非常時期,分監區除了隊長就是她和兩個「95後」新民警,「上有老,下有小」,她只能向前,不能退縮,她向監區長表態:「請領導放心!我一定要替隊長分憂,當好隊里的『頂樑柱』,決不辜負組織對我的考驗。」

接到新的任務後,白天,她奔走在流水線上,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晚上,忙碌了一天的她,沒空給家人打報平安的電話,而是疏理、歸納、總結白天存在的問題,與分監區長討論更優的生產安排,並向在監外備勤的生產隊長請教相關業務,常常獨自整理工作筆記到深夜。通過高效的溝通協調,生產線上的嚴守質量,林碧花交出「百分百合格品」,讓合作廠家交口稱讚,領導也對她給予了褒獎。

「這次的封閉執勤鍛鍊,讓我認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也讓我快速成長了起來。有付出,必有收穫。」林碧花這樣總結道。不論分監區的工作多麼辛苦,她始終滿懷熱情,用樂觀的心態迎接每一天的挑戰。

梅楚楚 :「請領導放心,我個兒高,我能頂住」

接到封閉輪崗執勤的通知後,三分監區「90後」教育管教梅楚楚主動申請加入第一批封閉執勤的梯隊。她和另外三位「80後」「90後」戰友一起組成了先鋒隊,扛起了分監區監管改造任務的大旗。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四個年輕姑娘沒有一個退縮,沒有一聲叫苦,齊心協力,圓滿了完成了工作任務。作為團隊負責人的梅楚楚,更是用實際行動為大家做好榜樣。分監區里的雜事、瑣事她搶著干,經常加班到深夜,制定工作計劃,合理安排教育活動,消除罪犯的不穩定因素,確保分監區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黃貞貞 :「加油干!我不能辜負大家的信任」

作為首批封閉執勤的民警之一,十四分監區代理分管生產的副分監區長黃貞貞臨危受命,一肩挑兩職,成為了五監區勞動改造工作的臨時代理分管。面對這一艱巨的任務,29歲的黃貞貞坦言:「很緊張,怕自己做不好,但是我告訴自己只能加油干,不能辜負領導和同事的信任。」每天,她像陀螺一樣在各個改造現場轉,上傳下達、溝通協調、安全檢查、數據匯總、勞動評比……忙得不可開交。一天下來,經常嗓子都啞了。她說:「這是參加工作以來最累戰鬥,也是過得最有激情的戰鬥。經過了這一次鍛鍊,我更體會到了分管領導的不易,對自己的工作要求也更高了。」

吳小草 :「沒有挑戰,就沒有成長」

1992年出生的吳小草是新成立的22分監區的副分監區長。疫情之下,新成立的分監區面臨的挑戰更大、困難更多,吳小草卻迎難而上,主動申請擔任分監區封閉執勤的負責人。每天她總是第一個上崗,最後一個下線,在監區內連續執勤18天。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她以極快的速度適應新的崗位、新的團隊,和大家分工合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了分監區的安全穩定。她說:「習總書記提倡年輕人要『自找苦吃』,經過了這一次的硬仗,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吃苦的過程中我更加看到自己的不足。」

鄭鈴:「全能助手,抗疫有我。」

主動請戰,決不後退,在接到封閉輪崗執勤通知後,七分監區鄭鈴告別了家中1歲多的孩子,以一連串「正當理由」,主動申請加入輪值的第一梯隊。她發揮自己多崗位的經驗優勢和能力特長,成為了三監區首輪執勤隊伍中的「全能助手」。白天在勞動改造的現場悉心指導罪犯生產勞動,晚上罪犯休息了,她卻還在為分監區教育改造工作忙碌。除了日常崗位工作,她還主動擔任監區通訊報道員,先後撰寫了多篇通訊報道,把自己對集體的熱愛轉化為有溫度的文字。她說:「我也算是一個有十年黨齡、七年警齡的『老同志』了,越是艱難時刻,越是讓我堅定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越發懂得監獄人民警察的堅守與不易。我做的這些小事,不算什麼。」

陳倩:「我年輕,我先上!」

「雖然我只是一個『菜鳥』,但是請領導放心,我一定虛心請教、踏實工作,保證完成任務。」十分監區陳倩是2019年入警的最新一批新民警,也是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小年輕」,當她了解到分監區有民警因公出省需要隔離觀察才能返崗,便第一時間主動請求加入封閉執勤。她用熱情、樂觀、勤奮、謹慎彌補業務上的不足,堅持按規範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有力所能及的工作她搶著做,別人有需要時她第一個去幫忙,配合分監區的同事圓滿完成了執勤任務。她說:「這次的封閉執勤是一次很好的鍛鍊,不僅讓我在業務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更讓我思想上成熟了起來。每天看到身邊的老黨員、老民警默默付出的身影,我都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進步,早日成為像她們一樣能幹的人。」

這一群特殊的守護者

為拯救失落的靈魂

為捍衛法律的尊嚴

為抗擊來勢洶洶的疫情

她們用忠誠、熱血、青春

譜寫了一首響亮的戰歌

阻隔疫情

守護一方凈土

致敬戰疫中的巾幗英雄!

責編:何鏡百

審核:方琮 高奇

漳州雲霄:「不起訴+社會服務」助力疫情防控

寧德:打出「組合拳」 助力企業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

平潭:「法治雲課堂」 攜手防控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tUGzHABjYh_GJGVHMtg.html